小人物Unbiggie
  • HIGHLIGHT人物
    鄭緯筌:好點子並不值錢,電子商務將消失

    鄭緯筌:好點子並不值錢,電子商務將消失

    昔日卡奴今日CEO   張國基:做你擅長的事,但市場需要嗎?

    昔日卡奴今日CEO 張國基:做你擅長的事,但市場需要嗎?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音樂頑童 朱頭皮: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光靠靈感就完了

    音樂頑童 朱頭皮: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光靠靈感就完了

  • BUSINESS企業
    想創業? 尋找資金的六大管道

    想創業? 尋找資金的六大管道

  • COLUMNIST專欄
    偏執又柔軟的無病呻吟:金曲歌王LEO王正代表著這個年輕世代

    偏執又柔軟的無病呻吟:金曲歌王LEO王正代表著這個年輕世代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艾兒莎專欄] 星國政府鼓勵不要念大學?台灣年輕⼈面對現今困境的新選擇

    [艾兒莎專欄] 星國政府鼓勵不要念大學?台灣年輕⼈面對現今困境的新選擇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高舉人民的法槌!反正我很閒 10大經典金句使用守則大公開

    高舉人民的法槌!反正我很閒 10大經典金句使用守則大公開

    搞品牌? 先把那個累死你的粉絲團關掉吧!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把女性當作產品?」—談夜店為什麼讓女生免費入場?

  • UNBOX開箱

    專訪林大涵:創業不是市場,永遠不會飽和。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搞品牌? 先把那個累死你的粉絲團關掉吧!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城市浪人:流浪不只是揹個包包走出去而已

    城市浪人:流浪不只是揹個包包走出去而已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 HIGHLIGHT人物
    鄭緯筌:好點子並不值錢,電子商務將消失

    鄭緯筌:好點子並不值錢,電子商務將消失

    昔日卡奴今日CEO   張國基:做你擅長的事,但市場需要嗎?

    昔日卡奴今日CEO 張國基:做你擅長的事,但市場需要嗎?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音樂頑童 朱頭皮: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光靠靈感就完了

    音樂頑童 朱頭皮: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光靠靈感就完了

  • BUSINESS企業
    想創業? 尋找資金的六大管道

    想創業? 尋找資金的六大管道

  • COLUMNIST專欄
    偏執又柔軟的無病呻吟:金曲歌王LEO王正代表著這個年輕世代

    偏執又柔軟的無病呻吟:金曲歌王LEO王正代表著這個年輕世代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艾兒莎專欄] 星國政府鼓勵不要念大學?台灣年輕⼈面對現今困境的新選擇

    [艾兒莎專欄] 星國政府鼓勵不要念大學?台灣年輕⼈面對現今困境的新選擇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高舉人民的法槌!反正我很閒 10大經典金句使用守則大公開

    高舉人民的法槌!反正我很閒 10大經典金句使用守則大公開

    搞品牌? 先把那個累死你的粉絲團關掉吧!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把女性當作產品?」—談夜店為什麼讓女生免費入場?

  • UNBOX開箱

    專訪林大涵:創業不是市場,永遠不會飽和。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主流音樂vs.獨立音樂:誰是對?誰又不該?

    搞品牌? 先把那個累死你的粉絲團關掉吧!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人物專訪]David:只要想學,到處都可以是教室

    城市浪人:流浪不只是揹個包包走出去而已

    城市浪人:流浪不只是揹個包包走出去而已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被創業耽誤的音樂人  Hana花水木:「放棄,讓我更專注。」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小人物Unbiggi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COLUMNIST專欄

「刪除臉書」的反思(下):媒體已死 ,我們需要是更好的「社交工具」

by 孫大翔
2020 年 5 月 22 日
0
0
SHARES
16
VIEWS
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Line

本文承前篇「刪除臉書」的反思: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上)

為什麼我認為「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數據會說話,2016年由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做的統計,表現了人們對於「通訊」的需求遠遠大於「社交」。

促使我開始思考的點在於其實是「透過社交媒體,我們真的有社交行為嗎?」

我們把社交行為區分為「陌生社交」與「熟人社交」兩種類型,有許多交友軟體主打的就是「認識新朋友」,比較熱門的玩法是匿名社交以及近期蠻熱門的直播(但直播更近於藝人經紀的方向)。

另一種熟人社交則越走越往單純的通訊互動為主,例如Line、Skype、Wechat、Mesenger,這類單純的通訊互動在社群媒體動盪的情況下仍然維持著穩定的成長。

比起社交媒體,通訊軟體的使用比重其實占多數(圖表製作:數感實驗室)

從「通訊」到「社群」,從「社群」再到「媒體」

通訊是兩三個人的對話行為,社群是更多人並且同質性較高的組合,但是媒體力求的卻是提供更多元更差異化的訊息和觀點。

大致上可以把它解釋成「跟幾個人對話」、「對一群人說話」以及「對世界說話」。

在我自身的觀察,「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是一個過渡期的產品,它的定位不明確、複雜而綜合,以目前市場上來看則以Twitter、Facebook為主,獲利方式也與媒體無異,就是販售廣告。

後來居上的各家產品表面上細分了社交媒體的流量,但追根究底來看它們都有著不一樣的商業模式,比起「社交媒體」來說,它們的定位更清楚是「社交工具」(Social Tool)而已。

媒體已死,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好的「社交工具」

反思這幾次臉書面臨的困境,也許社交媒體本身的定位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它創造了一個人數超級無敵多的國度,它跨越種族、性別、年齡、國籍、語言,讓我們以為我們每一次說話都是在對世界喊話。

這樣的制度把我們都變成了笨蛋。

當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討拍,拍你的多半都是笨蛋,他基本上沒想過要反對你,因為他在反對你的時候潛意識會告訴他「全世界都在看」,當他決定用留言而非私訊的方式回應你,多半代表著你們並不熟,又或者他這次的發言某程度上也想引起你以外的其他人注意,就像是在為自己的發言圈勢力一樣。

比起社交媒體,通訊軟體的使用比重其實占多數(圖表製作:數感實驗室)

社群行為會相互影響,但人天性不習慣擁抱差異化

我並不是單純看衰臉書的未來發展,而是認為社交這件事情,它從根本上就不應該以媒體的方式來經營、發展,我想這也是讓許多人對於臉書一直又愛又恨,卻摸不著頭緒的原因之一,畢竟它從來就不符合「人性」。

承前篇提出來的觀點,社交媒體的形成必需仰賴在「找到願意與自己交換事實和觀點的其他人」這個基礎上,然而當社交工具媒體化了之後,這每一段的社交關係背後往往潛藏著其它的目的性,例如誘使你購買、洗腦你的價值觀等等。

人們開始遠離社交媒體,進而對社交媒體失去信心;從我的角度來看就像是過去幾年人們對傳統媒體失去信心的歷史重新又上演了一次而已。

延伸新聞:Facebook承認監看Messeger用戶對話、信任危機拉響警報:Facebook已失去大部分美國人的心

比起社交媒體,通訊軟體的使用比重其實占多數(圖表製作:數感實驗室)

※本文經作者同意授權,原文刊載自 CallDaddy摳老北
【關於作者:孫大翔】
創業家/ 投資客/ 風險愛好者。白天唸書、晚上當爸、假日經商的多工作業員,商人的外表、文人的內在。
Instagram: @Cowbeiold
Facebook: 孫翔
Podcast(Spotify):摳北電台CowBei Talk

Tags: 媒體社交媒體社交工具社群觀察臉書
Previous Post

「刪除臉書」的反思(上):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Next Post

專訪姚仁祿:美,是用慢的眼光看世界

孫大翔

孫大翔

Branding Consultant、Businessman & Writer。文字工,媒體出身,以前做的是內容代工廠,寫的是別人的故事;現在我要做內容軍火商,專門生產能讓思想爆炸、社會翻轉的哲學。

Related Posts

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by 孫大翔
2020 年 6 月 13 日
0

網路啊!它現在仍是年輕世代的產物,如果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很懂...

搞品牌? 先把那個累死你的粉絲團關掉吧!

by 孫大翔
2020 年 6 月 13 日
0

擁有百萬粉絲就是一個品牌嗎?「最近讚數變少了,辦個活動吧!」「達...

「刪除臉書」的反思(上):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by 孫大翔
2020 年 5 月 22 日
0

「刪除臉書」的反思(上):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圖片截...

Next Post
專訪姚仁祿:美,是用慢的眼光看世界

專訪姚仁祿:美,是用慢的眼光看世界

音樂頑童 朱頭皮: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光靠靈感就完了

音樂頑童 朱頭皮: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光靠靈感就完了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

POPULAR POSTS

  • 高舉人民的法槌!反正我很閒 10大經典金句使用守則大公開

    高舉人民的法槌!反正我很閒 10大經典金句使用守則大公開

    1 shares
    Share 1 Tweet 0
  • 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53 shares
    Share 53 Tweet 0
  • 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 鄭緯筌:好點子並不值錢,電子商務將消失

    11 shares
    Share 11 Tweet 0
  • 「下課後更好學習,學生應該多玩社團。」——嘉藥科大副校長王嘉穗

    0 shares
    Share 0 Tweet 0

熱門標籤

Facebook Youtuber 人物專訪 創作 創業 劇評 卑鄙源之助 反正我很閒 夢想 媒體 室內設計 專訪 專輯 小編 工作 性別平權 教室 教育 斜槓 斜槓世代 書 次文化 流浪 物化女性 特約專欄 獨立製作 社交 社交媒體 社交工具 社會影響力 社會觀察 社群 社群觀察 粉絲團 網紅觀察 美學 群眾集資 職涯 臉書 自學 舒適圈 補習 軟實力 非營利 音樂

小人物Unbiggie

  • 關於小人物
  • 廣告刊登
  • 合作提案
  • 贊助我們
合作請洽:ad@unbiggie.com

© 2020  始記策略傳播(股)公司 版權所有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ISSUES各期雜誌
  • TOPICS專題企畫
  • 關於小人物

© 2020  始記策略傳播(股)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