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偉哲

來自雲林的北漂青年,目前就讀世新大學新聞系。 期望能藉由媒體的力量讓暖陽照入社會暗處。

過往文章

台南殺警案:又再一次,死刑存廢成了當紅議題

懲罰殺人犯無法喚回逝去的親友。若我們不願正視導致暴力犯罪的原因,那麼未來,就只能眼睜睜看著更多家庭陷入哀傷和痛苦。這樣永無止盡的輪迴只是草率地把「邪惡」歸咎在某一個人的身上,而未能認清我們整體社會失敗的地方。

【專訪】法扶律師薛煒育:沒有一無可取到報廢也不可惜的人

「我一直在想國家為什麼可以殺人,以及一個人真的會壞到一無可取嗎?也許是我經驗有限,但我還沒看過這樣的人。」當然也會遇到不喜歡的當事人,讓薛煒育很想掐死對方,他會偷偷抱怨,或在心裡對當事人翻上無數個白眼。但從心理師、社工師訪談的資料中,看看當事人的父母、家人、朋友,甚至是以前教過他的師長,會發現他的人生中還是有一些比較光輝、正面的東西。

反對與廢死,林欣怡:大家期待的都是一個更安全的社會

試著練習去聽別人的擔憂是什麼,不同立場的人想法是什麼,跟我們的想法之間做討論。最後可能會有一些修改,這樣我們才可能共同往前進,不那麼堅持自己的想法。

楊大正:做自己就是盡全力保護認為對的價值

不管哪個時代,「做自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社會上生存著,就是在與其他人「共生」,最後還是要回歸到自己認為最珍貴的事情是什麼。楊大正說:「用盡全力保護好本體價值就是做自己。」當然,不可能不迷網、不搖擺、不懷疑,這些不確定都是機會,讓你可以漸漸看清自己的輪廓,找到自己可以繼續存活下來、快樂的方式,慢慢地趨近那個真實的「自己」。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十八歲有社會義務,也應有相應的投票權利

2022年的修憲複決不僅對青年重要,更是台灣民主的關鍵時刻,邀請所有朋友 11 月 26 日能一起回到戶籍地,投下十八歲公民權修憲複決的同意票,不僅是為了年輕人,更是為了台灣下一代的未來。

走入監所體會不同生活:受刑人也需要人道對待

人們精神的變革不可能脫離物質基礎來談。討論犯罪者的教化和矯治也是同樣概念,畢竟悔罪是關乎個人價值意識的事。殺人重罪刑期約二三十年以上,而犯人在獄中的生活條件往往對精神影響會累加放大。如果真心期待他們徹悟內省,更該好好審視起居環境等等內在與外在生活條件。

翁國彥X彭啟倫:精障者有免死「精」牌嗎?

精神障礙者在過去農村社會裡鎮日遊蕩,看似無人聞問,卻能與村莊的人們共同生活,互相理解包容。無論在過去的鄉村或如今的城市中,被稱為「仙人」的精障者始終存在,也沒有一套固定模式可以告訴我們,怎麼做才是絕對,但與其防備、害怕、排斥這些受到精神障礙困擾的人們,不如以理解作為起點,試圖認識他們,與他們共存。

台灣同志遊行20週年了,我們還要走多久?

「同性戀」及其他性少數族群,不只是議題或是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活動,而是身邊許多朋友每一天睜開眼睛的生命困境。期待直到有一天我們也許不必再特別舉辦同志大遊行去爭取這樣的權利,而是被人問道:「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輕輕地帶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