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 鄭家純 的文章,我才知道之前有位男性作家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為「 直男行為研究社 雖然讓女生一吐怨氣,卻只會讓直男更加退縮或是仇女」。
我搜尋到該作者的粉專,發現他另寫了一篇文章解釋,表示上述標題並非他的主旨,他真正想表達的其實是
「一直攻擊直男,會讓這些原本就不擅長交際的人更退縮,不如教他們怎麼交際」。
我讀完後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蛤?」
因為在我看來,直男行為研究社的重要目的之一,正是「教他們怎麼交際」不是嗎?一個不擅長交際的男性,在看到直男行為研究社裡的各種案例之後,應該能學到非常多「不應該做」的事情才對吧?假如你都看見這麼多失敗的例子了,你還是硬要做跟他們一樣的事,那你不失敗誰失敗?
我反而覺得大家應該反過來思考,為什麼直男行為研究社會引起這麼多共鳴?難道長久以來,真的從來沒有人「教男性怎麼交際」嗎?
追求喜歡的對象時,必須給對方適度的空間,交往後也應該認真傾聽、充分溝通,總之最大的原則就是互相尊重……這些「正面」的提醒,我不認為有少過。
我不是說這些「正面」的呼籲沒有用,有些比較懂得自省的人,當然一聽就知道該怎麼做,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自省的能力嘛。好吧,既然正面講沒有用,那我們就反過來講:不要以為你花心思追求對方,對方就有義務答應、不要自以為是、不要把女性視為生養小孩的工具,這樣聽懂了嗎?
所以我認為,直男行為研究社當然有在「教男性怎麼交際」,真正的問題在於那些男性「受不受教」。
有個很有趣的地方是,我有時也會看到男性撰文批評某些女性勢利、公主病、把男性當作工具人利用,那些不尊重人的行為我當然也很反感,如果我身邊有這種女性,我也不會想跟她交朋友。
重點是,如果那篇批評女性的文章很客觀、很合理,又沒有人身攻擊,我一點都不會生氣啊!因為我又不是他們批評的對象,干我什麼事?
照這個邏輯,倘若你因為看到直男行為研究社的案例而生氣……會不會代表你某種程度被踩到痛腳了呢?
假如你覺得直男行為研究社的案例和討論看起來很刺眼,我誠心建議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狀況而不自知?如果你因此發現自己的某些行為原來在異性眼中不受歡迎,那我很高興你有被提醒到,
因為一定要先有「認知」,
才有機會「改變」呀!
最後同場加映,我朋友說他在某個平台上看到一名男性發表這種言論:
「男女約會不是為了交往,而是繁衍下一代」
像這種人,我也只能祝福他無性生殖愉快囉!
本文授權轉載自 なるみの楽しい日本語教室(周若珍・Narumi)臉書專頁
更多關係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