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厭世代中,訊息流動高,眼看資源那麼多,路卻那麼窄,有時感覺到身心確實沒那麼多餘力,可以再裝進外界給的好與壞,就算給得再輕都是種負擔。
你有以下的經驗嗎?長期以來,在生活中、工作裡、相處下,替自己和別人貼正負面標籤:誰能幹、誰有錢、誰有才能、誰愛出風頭,誰講話銳利、誰沒個性、誰好欺負;遊走人際關係中,一再輸入關鍵字、意圖挑剔每種印象。
日子過到累、志向薄弱模糊不清時,揹著這些辛苦和困境,隨便都能挑出周遭的錯誤,舉一項優點卻要再三過濾,難免自省「究竟是哪裡出了差錯」導致生活不是那麼明朗。
人生的幽默感是被逼出來的
平心而論,人在沒有生產的時候,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於是我們費盡心力學,學如何提升自己,學如何在人生這片汪洋中求生存,學會等待機會的能耐,以消除自己對這世界的違和感。
作為一名成熟的大人,知道跟現實拼搏得頭破血流,很常無法得到想要的最佳答案,還是笑笑說「那是汗水,不是血水」才知蠻多時候人生幽默感是被逼出來的,也許我們正在經歷改變,只是不舒服程度,遠比自己想像中的還深。
有人說,這世代的人貪圖小確幸,不懂上進。
其實很多事情,包括人生選擇,是有多條路可走的,我們已經不必依循前人的路去找尋成功,在這時代追求所謂「出人頭地」已經不等於要有房有車、年薪收入高達幾位數,現在的標準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了。
現在這世代,是去追尋內心渴望往前走,相對有更多的可能性,兜了一圈會明白,是由自己定義來自己的成功,不靠別人的嘴來認識、認同自己。
我們知道努力未必能成功,但至少我們現在依然非常努力,不是他們說「貪圖小確幸、不懂上進」的人,生命的充實不在於做了多少事,是在於自己開始認真規劃、主動做了多少事,即使最後得到的結局不一定圓滿,也不至於是被迫做選擇、導致焦頭爛額、後悔做錯選擇。
本文授權轉載自 駐站作者城旭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