熵增定律丨書籍介紹
熵增定律,熵,是一種封閉、毫無動力、缺乏動機、死氣沉沉的無序狀態,就像是一個沒有任何外力對它作功的孤立系統,在這樣的系統裡,你不會觀察到任何變化。
然後再把這樣的概念放到人類身上,就像是,當一個人變得越來越保守得過且過、能力鎖死 (成長到一定水準後,能力開始停留於此)、失去內在動機不願行動,到最後他會變成一個封閉的系統,你已無法在這人身上看到任何變化,這就是「熵」的狀態。
而「熵增」就是形成「熵」的過程,因此,作者介紹了共11種熵減法則,告訴大家該如何「對抗熵增」。作者把這樣的對抗過程稱為:「有策略地變成更好的自己」。
但我總覺得這句話,會讓大家誤以為這是一本心靈勵志書,所以容我強調一下,這11種法則都是專有名詞的效應或理論,並非勵志書上的勵志標題。
若讓我用一句話解釋大概是:以「行為心理」的角度來分析這些效應與理論,並教你該如何利用這些熵減法則,去觸發自己與他人的「內在動機」。
整本書作者敘述的方式有條有理,完全沒有邏輯奇怪、脈絡不順、或是看不懂的地方。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因為每一個章節都是獨立的,章節之間並無關聯性,並且又有多達11個章節,而當每一章節內容都很精采時,會導致整本書太多重點而沒有記憶點。
但除此之外就真的沒有可挑剔的地方了,本書內容令人驚艷 (特別是一些實驗結果),應該會被我列入2022的年度推薦書單之一。
熵增定律丨以下整理我希望你也能知道的3件事情
第一件事:以後別再跟你的小孩說:「你好聰明!」
成長思維的提出者 Carol Dweck 和她的團隊曾花十年時間,針對成千上萬的孩子做了一個驚動學術界的實驗,這個實驗被分為四個步驟。
步驟1
實驗團隊把孩子們分為兩組,並準備了十個簡單的拼圖遊戲,遊戲結束後,實驗人員將結果回饋給這些孩子,但使用了不同的回饋話術。
博士把第一組稱為「智商組」,這組的孩子得到的回饋是:哇!拼對了八個,你真聰明!
第二組稱為「努力組」,這組的孩子得到的回饋是:哇!拚對了八個,你一定努力做過嘗試,難怪表現這麼好!
步驟2
實驗團隊又準備了十個低難度拼圖遊戲和十個略為困難的拼圖遊戲,然後讓兩組孩子進行自由選擇。
這一輪的實驗結果顯示:智商組為了保持自己「聰明的形象」,變得不願意冒險,大多選擇低難度拼圖;而努力組則有超過90%的孩子,為了保持「努力的形象」,接受強度更大的挑戰,選擇略為有難度的拼圖。
步驟3
實驗團隊大幅調高拼圖的難度,故意讓兩組都挑戰失敗,接著進行個別訪談。
智商組孩子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而努力組孩子則認為自己的努力還不夠。但從挑戰過程的表現來看,智商組開始變得手足無措,無法交付結果的狀態讓這些孩子陷入焦慮;而努力組卻異常投入,他們集中精力設法解決問題,比上一輪的表現更努力。
步驟4
實驗團隊把挑戰難度調整到和第一輪相同的簡單程度,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智商組成績大跌,退步了20%左右;而努力組成績則提高了大約30%。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實驗結果發現
無論男女,只要被誇聰明,他們絕大多數都會陷入固定型思維,為了保持聰明的形象,他們變得保守,不願意接受挑戰,甚至不願意學習新知識;而被誇讚努力的孩子,他們有很大機率成為成長思維的擁有者,他們積極努力,願意接受挑戰,樂於用努力去解決問題,爭取好的結果。
與成長思維模式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維。固定型思維會覺得人的特質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因為害怕被否定,擔心被嘲笑,所以面對挑戰他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挑戰。正因如此,他們往往偏向挑選自己擅長的事情,在遇到困擾時也總是會過早地放棄。
我看到此實驗直接雞皮疙瘩起來…我有個親妹妹,小我十歲,小時候就展顯無比才智,有一次媽媽出門前交代我,等一下可能會下雨,記得收衣服,結果後來真的下雨了,但我在玩電腦根本忘了要收衣服,那時妹妹還超小,一個矮不隆咚的小鬼,就這樣咚咚咚跑過來叫我要收衣服。
妹妹小時候就一直被我們說很聰明,直到長大我們還是會這樣跟她說:「哎又妳那麼聰明,一定可以的!」於是在這樣的引導下,妹妹反而長大後,經常告訴我,她不知道人生要幹嘛,她找不到任何想做的事情。
而我看到這個實驗後,才驚覺,妹妹的確總認為她的專長沒有厲害到能有什麼發展;在練習時,也會很不想讓別人看到她表現不好;妹妹也會這樣跟我說,她覺得某某事情對她來說真的太困難,她認為就算她真的認真去試,她知道她也無法領略其中。
你們有看出端倪嗎?先不討論若真的去做是否會有什麼成果,但妹妹卻已經習慣先在心中默默相信一件事的不可能。
希望妳可以明白,沒有誰是天生就對某事超級厲害,或天生就知道自己要幹嘛,一定都是先經過不斷多方嘗試,找到幾個自己有點興趣或是比較上手的事情,接著再針對這些事情投入長時間的刻意練習,透過目標設定、尋找路徑和資源、不斷犯錯、嘗試不同的策略改進,把一顆粗石磨成鑽石。
但最重要的事情是,如果妳想要找到妳想做的事情,妳一定要先讓自己相信,這件事是可能的,因為若妳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這嘗試的第一步是永遠踏不出去的。
第二件事:小心你的口頭禪有毒阿!
心理學家Carl Gustav Jung曾說過:「你的潛意識指引著你的人生,人們稱其為命運。」大家請先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接著來看看什麼是負向的期待效應。
負向的期待效應
有些人總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結果就算有時間學習,他也會因為想著「就算自己花了力氣也不會有效果」,就把時間浪費到其他事情上面。這就讓他在下一次測試中,果真應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的結論。
如何破解:改變你的口頭禪
作者的辦公室有一個女孩子,一直在做資料處理的事務性工作。她平時喜歡感嘆: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這句話乍聽只是一句網路流行語,但正是這樣的潛意識,讓她在面對機會時,不願思考、去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久而久之,錯失了很多發展進步的機會,結果就真變成一個「缺乏想像力的窮人」了。
但有一次,部門接受外部講師的培訓,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透過彼此給予回饋,找到同事間日常使用的口頭禪。結果這位女孩才如夢初醒,開始刻意避免自己講出類似的話。
經過這次的覺醒,後來公司新主管調整組織架構,設立新部門,沒想到她竟抓住這次的機會,主動接受挑戰成為商務開發助理。之後聽聞她跟著部門主管為公司引進不少新客戶,而且還破格獲得了職級晉升。
實現正向期待效應的口頭禪
下面這幾個口頭禪經常出現在商業大佬或成功人士的口中,你可以擇優選擇,然後刻意練習,讓它們為你所用。
口頭禪一:這件事情本質上…
「本質」是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這句句式能夠迫使你的大腦透過一次次的刻意練習去做深度思考。
口頭禪二:如果能再來一遍,我會…
這是一個迫使大腦進行反思的口頭禪。
口頭禪三:還有什麼遺漏的嗎?
這是一個能讓人變得聰明的句式,相當於每次在事情快收尾時再檢查一次。
口頭禪四:下面我會從三個重點來說…
這種結構化思維者口頭禪,能夠讓你變得越來越有條理、思路清晰,並且讓人信服。
口頭禪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發生了好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事情發展得有點糟糕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身邊不停地發生變化和變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擁有這項口頭禪的人總是擁有良好的心態。
口頭禪六:讓子彈飛一下子
這是一個能讓人沉得住氣的口頭禪。通常說這句話時的場景,是一項行動付諸實踐後還沒有顯著效果,此時周圍的人會開始著急,但如果你能自然地說一聲「讓子彈飛一下子」,你很有可能成為團隊中的定海神針。
第三件事:原來外在獎勵也會幫倒忙
一位老人原本在郊區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但有一群頑劣的兒童打破了社區的寧靜。
這些孩子喜歡每隔一段時間,就在老人家門口附近,把垃圾桶踢得劈啪直響,附近鄰居不論是好言勸告還是嚴厲斥責都毫無效果。不過老人可能是個世外高人,他要麼不出招,一出招就解決了問題。
老人在這些孩子又來踢垃圾桶時,拿著一疊鈔票緩緩地走到他們面前,開始發錢給這些孩子。
「每人五塊,人人有份,我就喜歡聽垃圾桶被踢的聲音,希望你們天天來。」
第二天,孩子們如期而至,果然老人又帶著錢走過來了,但這次老人只給每人準備了一塊錢,孩子們的心裡多少有點失望,就連踢的力道都變輕了。
第三天,孩子們踢了很久老人才出來,結果老人這次竟然只發給每人五毛錢,孩子氣壞了,覺得老人簡直在剝削他們,他們踢的那麼辛苦才只賺到五毛錢。從此以後,孩子們再也沒在這附近出現過。
老人的行動之所以起了效果,其中的關鍵變數正是原本以尋找樂趣的內部動機,被轉化成外部動機。外部動機短期內有效,不過隨著外部動機的減少,動機能量就會逐漸減少,直到最後趨向於零。
以上是一則寓言故事,但類似的實驗結果都已證實:在一些情況下,個體在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兼得的時候,不僅不會增強工作動機,反而會讓動機減弱。這就是德西效應。
關鍵總結
德西效應表明,如果一項活動是能讓人愉快的 (存在內部動機),那就不要提供物質刺激 (外部動機),否則當外部刺激減少、或是不增加時,在人們心中,這項活動的吸引力就會降低了。
作者丨出版社丨出版年月份
作者 何聖君、王怡
出版 和平國際
出版 2022/01
核稿編輯 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