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事情沒有想像中糟糕,焦慮和壓力還是讓你每天焦躁難安?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為什麼年紀越大記憶越差?安德斯韓森,作者可說是國民醫生,在瑞典的地位與《真確》作者漢斯.羅斯林相當,在瑞典主持的節目播出時甚至會出現街道清空的現象,現在就讓我們一探究竟這本書的神奇魔力吧!

焦慮和壓力原是為了生存而演化的能力
遠古時期的人類生活在野外,是需要獵捕食物與時刻注意自己變成獵物的危險,而緊張情緒帶來的腎上腺素及高度集中度正好能讓捕獵時的人類更容易存活,只是在這五百年間,人類所處的環境已大大改變,導致大腦發育已跟不上演化的速度,我們比起過去只在狩獵時感到壓力,現代人幾乎每時每刻都在感受壓力,佔據半份薪水的房貸、套牢在680的台積電、遲遲不答應求婚的女友…….
杏仁核與額葉皮質醇的戰爭
為了找到解決這兩種感覺的解藥,就得先了解大腦背後運作的方式,大腦兩邊各有一個杏仁核,控制著我們是否該為這件事逃跑或戰鬥,緊張和焦慮其實就是杏仁核一直在發出警告,例如:快點跑啊或快點進攻?所以我們感到恐慌和緊張其實是杏仁核在作祟,幸好大腦內也有兩個煞車機制去緩和刺激所引發的恐慌,分別就是額葉和皮質醇,只要提高額葉活躍度和皮質醇的濃度,其實就能拉長收到警訊和發生恐慌的時間差。像是在跟你說,等等吧!我們再想清楚一點,這套模式看似非常完美,但緊張和焦慮正好會耗損這兩套煞車機制,所以容易陷入越焦慮就越是焦慮的無限迴圈之中,

多巴胺:幫助大腦維持注意力
為什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無法專心呢?早上八點,坐在辦公桌上,開始心無旁騖的一天,解決未完成的專案、完成客戶交辦的事項,這是我們腦補的理想畫面;但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昏昏沈沈的抵達公司,慢悠悠地吃著早餐邊滑著手機上的社群軟體才是實際情況。
當我們手上最重要的事情無法讓我們產生足夠的興趣時,我們往往會試著找出更讓我們感興趣的事物,也就是更快獲得刺激的誘惑,在醫學上有種症狀就叫作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被稱作ADHD,它並不像其他症狀足夠被定義清楚,所以在資訊遍地可得的現代化社會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站在注意力不集中的位置上,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醫生還會為症狀嚴重的病患開立藥物,就是維持大腦內多巴胺(dopamine)的濃度,多巴胺是用來刺激你的大腦該做這件事或不該做這件事,而ADHD患者大腦內多巴胺濃度低於一般人以至於他們得不斷去尋找新事物來感覺到足夠多的刺激。

記憶力怎麼會隨著年紀衰退
為什麼小時候學什麼都很快,老了之後就開始健忘了?你有過這樣的感慨嗎?經過腦科學的實驗證明,這樣的說法是百分之兩百的正確,大腦會在我們出生之後,不間斷的萎縮及成長,發育新的腦細胞適應新的環境,移除用不掉的腦細胞,就是因為這個過程,所以一個人在幼年時期無法接觸到某個語言的話,長大後即使學會了,也很難像母語般流利,這個成長和萎縮的拉鋸戰,會在25歲時開始逆轉,這時開始,每年我們的腦容量就會減少0.5%,隨著腦容量的變小,用來記憶的器官:海馬迴也會跟著一起萎縮。

運動是根治的辦法
解決壓力和焦慮
腦科學的研究發展使我們發現,只要散步二十分鐘,就能為大腦的煞車機制抹上潤滑劑,這種效果還能維持二十四小時,而且只要增強運動強度,效果就會更上一層,好處還不只這些,運動時身體的反應與緊張焦慮時的反應一樣,我們會感覺到心跳加速、呼吸變得急促,所以當我們運動時感受到這種生理變化,最後卻是帶給身體正面的影響,這樣大腦就會慢慢發現,原來當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時不一定都是壞消息,那當我們下次再遇到壓力時,大腦就不會再做出如此大幅度的警告,就像是在訓練我們的大腦,別為了這種生理反應而做出壞結果的預測或不理智的行為,而且比起這些,建立美好的體態或許是個讓我們開始運動的好誘因,當我們面對壓力時,煞車系統之一的皮質醇會出現濃度下降的情況,這會影響到我們平常燃燒脂肪的效率,而運動正是提高濃度最自然的方式。
怎麼專心
多巴胺的濃度提升我們也可從運動中獲得,一項數百人參與的實驗中,只要一個人開始跑個五分鐘,大腦內的多巴胺濃度就會開始提升,提升的比例還會依著運動的強度而有所不同,隨著運動結束後,這種高濃度還能維持一整天,所以你如果在白天需要更高的注意力,那在起床之後做個有氧運動是個不錯的決定,它可以使你有更高的專注力也更容易感到幸福的事物,如果暫時無法這樣做,在工作時站著也是個溫和的替代方法。
如何長記憶
有個辦法,而且也是唯一的辦法,運動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讓大腦分泌一種保姆細胞,這種細胞可以保護大腦及海馬迴不再萎縮,一項數千人的參與的實驗顯示,只要每週三次,每次超過三十分鐘,這些人的腦容量及海馬迴竟然增加了1-2%,而且運動時會讓海馬迴的供血量提升,這恰好是我們轉換記憶時所需要的能量,假設一個場景,你剛學完彈一首歌,五分鐘內再彈一次大概都沒什麼問題,但三天之後呢?基本上我們會忘得一乾二淨,這就是我們沒有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的問題,而運動所提供給海馬迴的高供血量正是能提升這記憶轉換的成功率。
運動治百病
除了以上這幾種情況,憂鬱更是不少人會遇到的問題,憂鬱症就像ADHD一樣是個很難定義清楚的疾病,現在醫學界所知道的,就是這些患者腦中神經傳導細胞比一般人更少,這些人會對於本來有興趣的東西忽然興致缺缺會把每件事都往最糟糕的方向去想,於是抗憂鬱的藥品出現就是為了提供神經傳導細胞的濃度,可是這些藥品卻不見得對全部人都有效,主要是因為我們不確定這些患者,到底是缺少哪一種傳導細胞,而運動卻能避開這種問題,當心率開始改變,大腦就能判斷出是缺少哪一種並給予補充,一項追蹤半年的實驗,每週運動三次的分為一組,吃抗憂鬱藥的分為一組,結果這兩組的改善情況是一樣的,而且研究更顯示當追蹤期為三年,運動組的復發率比吃藥組還少一半,你可能會想為什麼運動可以改善這麼多問題,我們卻毫不知情,答案就在錢身上,那些製造抗憂鬱藥品及抗焦慮藥品的公司每年有數十億美金的預算可以行銷,但關於運動改善大腦的研究可以說是零預算,所以才會讓我們不知道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即便是這樣子,那些正在服藥的病患也不要因為這樣而斷然停藥,吃藥配合運動才是更理想的組合,這會讓病情更快好轉復發率也會降低,承如上述所提到的,運動的確會為我們帶來莫大的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維持運動的習慣,尤其是有氧運動。

運動的注意事項
◉不要運動過量,當我們肌肉承受太多損害時,身體的血液反而會拿去治療肌肉而不是用在改善大腦
◉如果跑步太難,可以用散步來替換,但不能用重量訓練,因為這些實驗都是來自有氧運動,在還沒有證實重訓能改善這些狀況時,請用散步來替代
◉坊間流行的記憶遊戲及記憶遊戲只能改善我們玩這款遊戲的能力,並無法讓我們的大腦變靈活,這本真正的快樂處方中提到維此哪種運動規律才能有效面對焦慮,談到記憶方法則談到如何把握運動黃金時期,利用運動前搜刮資訊在運動中學習,在運動之後進行記憶鞏固的方法
編輯:Garen
核稿編輯: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