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線鐵道百年】1925年-反對興建海線的地方仕紳

海線鐵道百年通車展

最早的城鎮中心是一條長長的街道市集,從早到晚都充斥著人群,向外延伸著一塊又一塊的稻田,還有無盡蔓延的大片土地,一望無際的平原是苗栗難得的景致,這裡是「苑裡鎮」。

苗栗號稱山城,大多數的城鎮巧妙的藏身在一座座綿延山景之中,看似群山圍繞,但只要翻過身旁的小丘,迎面而來的又是無垠壯闊的大海;而苑裡鎮受到房裡溪沖積的影響,是這座山城裡難得的平原區,加上可以輕易取用未受汙染的大安溪水源,讓這裡盛產的稻米頗負盛名。北勢庄比鄰苑裡街,一條最熱鬧的街,苑裡車站最早就是選址在這裡的… …。

突然的徵收,促不及防,但是小小村民要怎麼反抗日本人?

1918年的一個午後,總督府一聲令下說要徵收,要把原本的稻田、土地改建成鐵道、車站,又說要蓋大座大座的倉庫來存放稻米、蔗糖;看著那規劃圖,鐵道橫躺在稻田中央,將會把平原區硬生生地切成兩半,車站、倉庫儼然就像平地長出的一座座小山丘擋住了視野,苑裡這塊難得的平原地在總督府的眼下顯得滄海一粟。消息一傳開來,附近的街坊鄰居當然都非常反對,但面對日本人的高壓手段,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抗爭、協調,好不容易終於把車站的位置落定

當時有能力與日本人溝通的都是有勢有錢的人,而當日本總督府想要台灣人配合做什麼事情,也需要透過這些人來協助。然而自己賴以維生的生活環境要被破壞、改建,任誰都會生氣反抗,更別提在苑裡鎮坐山擁地的仕紳們,鐵道真要蓋起來他們可是首當其衝,想當然爾,要在北勢庄蓋車站的想法碰到了許多挑戰。經過多次的溝通,又把苑裡車站選址移到房裡城東門外,也遭地方人士反對,最後再移到西勢庄東側,現址位於低窪的荒塚邊。

沒人知道火車會帶來的是好事還是壞事,現在才說後悔,真的有點太晚了~

土地是守住了,但車站蓋好之後卻有點後悔。火車站成為地方貨物集散門戶,周邊很快的發展了起來,商業重心也有了轉移,原本這裡盛產的木炭、帽蓆、稻米都曾經透過人力挑到三義去運送,現在只要挑到苑裡車站,大大的推動了地方的工商活動發展,甚至影響了後來的市區改正計畫(都市計畫),原本熱鬧的北勢庄被鐵路分割成兩邊,發展受限,因此漸漸沒落了不少,房裡街也因為火車站發展而衰退。

苑裡因為車站開始變得不太一樣,熱鬧起來了!

受到影響的還有鄰近的鄉鎮,例如苑裡以北鄰近的通霄鎮,藏身在山坡地之中,大家看到苑裡這麼一片平原都好不喜歡,人人都好想要搬過來。而通霄是木炭的盛產地,山坡地數十甲,每十年可以燒一次木炭,每次燒完的木炭賺的錢大概足夠買苑裡2甲的土地,在苑裡—通霄的鐵路通車後,交通的時間大幅縮短,也使的許多通霄人乾脆直接買下苑裡的土地,一下子讓苑裡人口增加,車站周邊又更加熱鬧了起來。

[回展覽首頁]

小人物雜誌
小人物雜誌
一個社會的進步,是當我們不再去小看身邊的每一個人。 透過 #人物專訪 與 #專題報導 ,探討躺平世代的幸福感與無力感。 我們相信,#每個人的故事都有價值 , 做一個論述世代價值的風格媒體。 #活在當下 | #無畏變化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Related Article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