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到汽車,交通革新所帶來的改變
鐵路發展成熟之後,公路建設自然也開始興起,兩者有著太多的相似,同樣都是為了「軍事國防」與「交通運輸」。1964年,第一條汽車專用道路「麥帥公路」通車,連結了基隆到台北路段,不僅為了提升作戰所需,也為了紓解臺北到基隆之間的交通問題;而這一刻開始,也為台灣的自用汽車市場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1970年代初期,時任政府推動的十大建設,興建中山高速公路(國道一號),則奠定了自用車普及的基礎。
福爾摩沙高速公路_國道三號的誕生!
運輸層面無獨有偶,隨著自用車越來越多,1980年後期中山高速公路的運載容量不敷所需,宛如1917年發生的滯貨事件;軍事方面,高速公路同時也兼備機場跑道、淨空時可當臨時機場使用的功能,基於這兩個立場,國家建設六年計劃裡決定了我的誕生-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國道三號)。
向著海岸線拐去的方向
然而也奇怪,我本來也是好好一條沿著山線走的公路,才到了中部就硬生生的要我拐向了海線,簡直就是海線鐵路的翻版。為了一探究竟自己的生命歷程,我於是回頭去看了1980年的《台中市綜合發展計畫》當中的「中部區域第二高速公路網初步構想」,內容提到最早在規劃我的時候有濱海線、內陸線兩條的選擇,其中因為交通量、維護費用、自然資源、空污與噪音的影響,初步評定以濱海線較為理想,也就往海線開始把我蓋出來。
有好多聲音都在反對我的誕生,像極了海線鐵路
由於路線曲折,我幾乎無法作為臨時機場淨空使用,更別提我穿越了原本清泉崗機場的基地,同時打穿了原本還算完整的大肚山軍區,讓原本北至後龍,南至竹山的軍事防線一下子被我破壞掉,提升了戰爭發生時防守的難度,也因此引來許多政治角力、利益掛勾的聲音。
我想起當年海線鐵路要興建時也引來各地的抗議聲音不斷,要不是日本人大刀闊斧,海線鐵路根本蓋不成;於是我告訴自己不要太張揚自己的能耐,只要乖乖扮演好運輸的角色就好,軍事那些重責大任就交給中山高完成就算了。我與中山高的關係就好比海線鐵路之於山線鐵路,帶著一點取代的意味,也夾雜些許兄弟鬩牆的煙硝味。通車初期,我總是著眼在與中山高的競合關係,期許能像山線、海線的鐵路那樣和平共處。而我萬萬沒想到,真正受到影響、被取代的,是海線鐵道。
時代的推進,我漸漸取代了海線鐵路的運載量,這是幾年之前大家都沒想過的事吧!
通車之後的幾年,搭乘火車的人少了;為了加快物流效率,許多的貨物運送也改採公路配送;同時期還有台61號濱海公路進來攪局,讓整個海線的城鎮中心發生了轉移。如果說海線的火車站是進入鄉鎮的大門,那我的出現就是為海線的每個鄉鎮再打開了一扇後門,弱化了鐵道的重要性,也犧牲了軍事國防的能力,在各個建設當中或許永遠都無法達到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