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工作400個小時,如果把假日也算進去,平均一天工作13.3個小時,請問會是什麼樣的生活?
答案是,沒有生活。
百萬訂閱Youtuber 九妹 Joeman 以《一個月工作400小時的人生》,入圍了第四屆走鐘獎「最佳影片獎」,雖然最後惜敗九天玄女廖麗芳,但我誠心推薦這支20分鐘的紀錄片。
先聊案主蟻人
大叔我是個電玩魯蛇,什麼電玩都能難倒我,因此沒什麼資格談電動。但我還是認識了兩個實況主,一個是 Argao學長,一個是我的案主。
Argao學長是我老婆的表哥,我認識他超過20年,一路以來都是個真誠又歡樂的傢伙,心情不好抖內他一下,他會給你銷魂的30分鐘。
至於我的案主,那就更不得了,他叫蟻人。蟻人來找我的時候,正好卡在隧道中段,前後都是出口,因此進退兩難。蟻兄從小就喜歡打電動,然而會打電動跟當實況主的差別,就像會念書跟會教書一樣,完全是平行宇宙。更何況,他一點也不好笑,也不太會喇賽,而且破關時間超級久,在粉絲眼裡,是個無法送出笑聲與智慧,才貌皆失的男子。
蟻人說,他當初覺得實況主好像很好賺,開台後才發現自己像個笨蛋。因為他不知道原來聊天這麼累,不僅要對著鏡頭裝嗨,跟空氣尬聊,而且還要花一堆錢買新遊戲。最重要的是,他必須一直保持開台狀態才能活下去,因為只要一關台就會被同業超車,一整天下來,他寧願去坐台也不想開台。
但就在他快要放棄的時候,上帝開了一扇門。那晚,他一如往常地沒勁,觀眾也一如往常地冷淡,沒想到開台不久後,蟻人出現了類似中風的神情。他的雙腿感到一陣酥麻,定睛一看才發現,整條腿都是螞蟻,而牆邊還有個雄偉的螞蟻窩。於是他做了兩件大家都會做的事,罵髒話,彈跳,這兩件事不斷在畫面中交錯,從頭到尾都沒人在意電動的勝負,大家只想看他崩潰,甚至還有人幫他報警。於是在那個混亂的夜晚,警方、除蟲員、房東、社區主委以及隔壁阿桑同時擠進鏡頭裡,組成了復仇者聯盟,而他成了蟻人,然後拿到開台以來最多的抖內。
那天凌晨他徹夜難眠,因為他不知道,要去哪裡找第二個螞蟻窩才會有這樣的熱度。因為他很清楚,大家根本不想看他打電玩,也不想跟他互動,只想看他被螞蟻侵犯後花容失色的樣子。
於是他來找我,不知道該不該繼續當實況主。看完影片之後,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可以離開鏡頭,但那支影片要留下來。這應該就是他沒再跟我約下一次的原因了。
好賺的光鮮外表下真實的實況主
《一個月工作400小時的人生》這支紀錄片,講的就是全台總觀看時數第一名的電玩實況主,蝦愛橘子的故事。
一般人對實況主的印象大概就跟蟻人一樣,三個字,「很好賺」。在大家的想像裡,幾乎都某個戴眼鏡的傢伙,只要坐著打電動,跟人抬槓噴口水,錢就進來了。更糟的是,這種印象居然跟心理師差不多,而且心理師還不用會打電動,錢就進來了。這支影片,會讓大家知道,實況主到底好不好賺。
首先是時間成本,這是實況主最現實的支出,一旦開台,就必須持續曝光,代價是捨棄人際關係與生活細節,而蝦愛橘子更是箇中翹楚。他每天開台,平均一天13個小時,全年無休,因此他的生活動線很單純,房間與便利商店,兩點一線,每天重複折返,就像個不斷練習畫直線的孩子。
再來是物理成本,蝦愛橘子很寵粉,標榜暖心正能量,跟蟻人那種要死不活的風格完全不同。但寵粉的代價,就是必須時常更新遊戲與抽獎。前者不用說,一個月賺來的錢,有將近四分之一花在更新遊戲上,某種程度上就像藝人的治裝費或電競選手的設備支出。但是抽獎,才是他最狠的一環,跟我們這種有出版社贊助新書不同,他是動真格地自掏腰包買手機,而且是哀鳳。 由此可知,這個人毫無成本概念。
最後是健康成本,由於長期熬夜,缺乏運動,不僅體重飆升,美名肝帝的他,肝功能也出了問題,於是影片結尾停留在他的健檢報告上。至於結果如何,我們留個懸念,等你按下播放鍵。
跟一般紀錄長片不同,這支短片只有20分鐘,片長與呈現方式都非常舒服。在心理治療的會談現場,要扭轉一個人的刻板印象,第一步通常是讓他理解對向的世界,想像力是最常使用的方法。而紀錄片的作用,則是讓這一步走得更遠,讓理解更迅速地發生,畢竟影像是最直接的佐證。
要理解一個人的立場,就必須先當他的眼睛。
因此,這部片不是要戳破幻想,但也不製造幻想,而是讓我們知道,很好賺的背後,究竟是由什麼累積出來的。橘子的故事,既是實況主的血淚實況,亦是自媒體狂潮的文化縮影,在鏡頭一開,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名十五分鐘的世代,我們必須攤上什麼風險,才能換取被注視一刻鐘的機會。在九妹的鏡頭下,他毫不避諱地呈現了這十五分鐘帶來的利弊,紅利與代價全都端上檯面,但入場與否,你必須自行判斷贏面。倘若這支片早些面世,蟻人看了之後,或許會重新決定是否跳坑。
畢竟單靠想像,代價會被抹平,紅利會被突顯,印象則會逐漸偏斜。心理師很好賺,但他的厭世指數可能比一般人還高。設計師很好賺,但他們根本沒時間扒一口飯。工程師很好賺,但他的行事曆沒有紅字。賣滷肉飯很好賺,但他凌晨三點就要起來備料。
很好賺的背後,都有一個不太容易的過程,就像影片後段,橘子媽媽說的那段話。對父母而言,看著孩子五年沒和家人外出,體態不斷擴張,健康卻正在流失,最後只透過一個介面生活,無論如何都不可能視若無睹。於是他老爸用自己的帳號上線,混進粉絲裡面,只為了叫他早點睡。對於這件事,橘子媽媽說道:「他雖然是台灣第一名,但看他這樣生活,我還是會眼睛痛。不過我認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存在,這是孩子的生活跟生命,我們做父母的,不一定要認同,但至少要學會尊重。」
接近尾聲時,一個問句突然插進畫面,它問道:「為什麼你要過這樣的生活?沒有其他選擇了嗎?」
橘子沉思了一下,緩緩說道:「因為我覺得開實況蠻開心的,這是我喜歡的事情,所以我做了選擇,選擇犧牲其他事。」
心甘情願,才是讓一個人往400個小時裡鑽,最重要的理由。賺錢是附加的紅利,工時延長也是因為頭洗一半不能停,但能用另一種形式與群眾交流,並因此得到認同與滿足,這種成就感,或許才是那把鑽頭。
世界很大,而我們看得太少,很多職業會困住我們的想像力。認同與否是一回事,但能多一點理解,不會是壞事。
本文經 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授權轉載
實習編輯:梁銓
核稿編輯: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