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如果只能選一本書來看的話,《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絕對會是讓我難以割捨的榜上名單,如果想在今年至少看完一本書的話,《蛤蟆先生》兼具童話的易讀性,小說的故事情節,自我成長類的心理學知識,以及真的宛如做完一個完整療程的心理諮商,實在是不知不覺中就能讀完且會有很多的收穫與體悟。再加上它的書名很「政治正確」的是《去找心理師》,不是心理醫師,也不是心理治療師等其他常常被叫錯的名字,更讓人感動的想大力分享。
自己的經驗也與《蛤蟆先生》相似,許多來到面前的個案,有個「明確」的議題想尋求幫助,「大概」知道心理諮商在做什麼,「期待」自己的問題能夠被解決或改善,然後在諮商的過程裡,開始「發現」諮商能做到與不能做到的事,以及自己需要與不需要去做的事。
這一切,如果在諮商之前,就先看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話,我想對於諮商的準備度與幫助度都能夠大大提升,心理師可能也會被嚇好大一跳。
心理諮商是如何進行的?
心理諮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被認為像是鍊金術般的神秘過程,但蒼鷺心理師會讓你知道,做心理諮商應該是一個自發的過程,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且心理諮商也不是一個人等待著另一個人告訴他怎麼做就好,而是以『合作』的方式,彼此真誠、開放的面對與對待諮商旅程,透過另一個人的陪伴、支持與引導,一起靠自己來摸索出處理問題、擺脫痛苦的辦法。而諮商的主要目標,也是需要由自己來做決定,也讓自己發現該怎麼做,而心理師能做的,就是從旁協助。
諮商過程中,你將獲得一個非常難能可貴的體驗,也是蛤蟆先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獲得蒼鷺完全的關注,他發現:「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告訴另一個人而不會被嘲笑或排拒,是多麼大的慰藉。不論是好是壞,這就是他的人生」。確實如同蒼鷺跟蛤蟆說會擁有他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關注,一個人的專注傾聽、同理與情感的回映與支持,那能夠帶來一種很安心的安全感,也願意在另一個人的陪伴底下,重新聆聽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諮商中,有時會需要不斷挑戰自己踏出舒適圈(雖然來諮商已經是一種跨出舒適圈的行動),因為諮商會引發一些乍聽之下可能會害怕、想抗拒,但又能幫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這些概念可能威脅我們原先的心理平衡,但卻有機會待人走向深層的蛻變,而過程往往是痛苦的。
就像是蒼鷺心理師對蛤蟆先生所說:「我想你現在也感受到了。當我們仔細檢視自己,看到的不一定都是喜歡的樣子。從現在的你變成你想成為的自己,必然要經歷行為與態度的轉變,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勇氣與毅力。這樣你應該可以明白,為什麼你會拒絕把心門打開,因為它通往一條艱苦的路。但這扇門也可能導向深刻的領悟。」
很多前輩也都曾這麼分享:「來諮商不會是一種愉悅、快樂的事情。反而往往得經歷很長一段的痛苦過程。有點像花錢找罪受吧。」有時自己也會不禁落入某種迷思之中,不過透過蒼鷺心理師的提醒,讓我們可以知道為什麼心理諮商本質上會是一種痛苦的過程,他說:「困擾通常是學習過程的第一階段,那是因為固定的界限開始被打破,你看到新的資訊,對你既有的信念與行為構成挑戰。由此產生的焦慮是讓你改變的動力,也可能會開啟你的創造力。」可能也唯有在這樣的過程裡頭,才能如同蛤蟆先生發現自己從倚賴(心理師)變成了對抗倚賴(心理師),最終走入了獨立的狀態。
在書裡讓人看的非常感動的是,蛤蟆先生藉由不斷的敘述來讓自己有機會完整檢視他的人生,看見某些人、某些事對他長時間的影響與牽引,以及自己是如何做反應的(一段自我覺察的歷程),然後他發現自己不但能夠比較理性地去面對翻騰的情緒與負向的思考,也可以為自己負責、自我掌權來面對問題與處境,這些都帶給他的自我更多的力量,讓他有力量去做改變,也能夠使自己情緒波動變小,並更能好好的理解自己與學習成長。
蛤蟆先生在經歷10次的諮商後,他也為自己的成長與改變下了這樣的一個註解:「所謂活得真實,就是誠懇地回應當下的需求,如此便能打破從童年延續的因果循環,讓真實的自我擺脫過去的束縛,在自由中成為真正的自己。他決定從現在開始要以真誠的態度面對人生與生活。」
三種自我狀態的形成與影響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裡的蒼鷺心理師,他的心理諮商取向是「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所以書裡也有很大的一個篇幅,讓我們透過這個取向對自我心理狀態的分析與了解,來增進對自己的認識。
溝通分析取向把一個人的自我狀態分成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與成人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跡所構成,包含我們小時候經驗過的所有情感。幼年時,這些基本情緒逐漸發展成更細膩、複雜的行為模式,這些行為模式成為自我的核心,融為自身的一部分,定義了我們一生的行為。其後當我們每個人碰到不一樣的情形與場景時,就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映,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感覺與行動。而當人們進入兒童狀態,他們的感受與行為都與小時候的自己如出一轍,這與實際年齡無關。
而兒童自我狀態又可以分成自然型兒童與適應型兒童,前者是依照每個人都會有的基本情緒與反應所構築而成,後者則是因為每個孩子都必須學習調整他的基本行為,來應對自己所處的狀況,讓自己生存下去,就有可能出現包括附和、取悅、道歉、依賴等等的順從行為。當自我處在兒童狀態下,將會體驗到童年的感受,包括好的、壞的。會重演過去的情緒,但完全無法學到新的東西。
「父母自我狀態」涵蓋自出生以來,我們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所有價值觀和道德觀,也包含我們人生的評判標準,左右我們對於好與壞、對與錯的判斷。我們可以把父母狀態想像成一個法官,他的職責是指控人,給人定罪,接著當然就是懲罰人。
當你處於父母狀態,基本上你會批評或教育別人。無論是哪一個,你都是在言行重複你從父母那裡學來的觀念與價值觀,而且想要表現或說給別人知道,讓別人接受你的想法。這種確信無疑的狀態,是沒有空間容納新的知識或觀念,因為舊的知識與觀念牢不可破。
而父母自我狀態又可以區分成對外與對內,對外的話就會像是挑剔型父母,總是對他人批評、憤怒或嚴厲。但對內則會形成強烈的自我批評,甚至嚴厲的懲罰自己。而如果想停下不斷批評的父母自我狀態,或許得開始學會這樣詢問自己:「你能停止審判自己嗎?你能對自己好一點嗎?你能開始愛自己嗎?」
「成人自我狀態」則是指我們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意思是在這個狀態下,我們能夠計畫、考慮、決定與行動,我們能表現理性且合理的行為。處於這個狀態時,我們所有的知識與技能都能立刻派上用場,不會被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或是被童年的感覺淹沒。相反的,我們能夠考量當下的狀況,並依據事實決定要怎麼做。
在成功人生裡,這三種狀態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都是千百年演化的結果,所以每一種狀態肯定都很重要,都對生存有價值。但成人狀態是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唯有在成人自我狀態下,我們才能對自己有新的了解。也唯有在成人狀態下,你才會思考當下的事情並評估自己的行為,或是傾聽別人對你的看法而不會立刻駁斥。
心理諮商帶來的改變
溝通分析取向同時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處於四種心理地位:「我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與「我不好,你不好」。這些心理地位反映了我們看待自己與他人的態度與方式,通常會一輩子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這些態度和觀點,變成我們存在的根本基礎。之後,我們建構的世界都是在印證與支持這些信念與預期。換句話說,我們將自己的人生變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所以,像是「我好,你不好」的人,必然自認比別人好,也通常容易發怒,或常常批評別人。而「我不好,你好」的人,則對自己評價較低,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好,常會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或倒楣鬼,也把自己一直放到這個位置上。
這些不同的心理地位會有一套自己專屬的「人生劇本」,讓我們一有機會就照本演出,讓自己有意無意的扮演該劇本裡的角色,照樣演出,甚至是不間斷的重複上演。
而心理諮商能幫助自己的,就是重新慢下來檢視自己的三個自我狀態、自己的心理地位,以及自己正在使用哪套人生劇本、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透過什麼方式在演出。然後,我想必然是多數心理師都會想問的:「你想繼續這樣下去嗎?還是我們可以擁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腳本?」
最後,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的過程中,我發現蛤蟆先生透過心理諮商不只是能夠更好且深刻的與自我產生連結,也因為與自己的重新連結,他也跟身邊的其他動物們有更好的連結,甚至帶動身邊的人有所轉變。
所以,就像是蒼鷺心理師對蛤蟆先生說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是有能力改變的,否則我也不會做這一行。」而我也相信:「每個人都能夠透過更為覺察、理解與接納自己,帶來對自己的慈悲與寬容,然後能夠有自己更為喜歡與快樂的人生。」
文/李炯德 臨床心理師
本文經心理師的深夜學堂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實習編輯:陳念渝
核稿編輯: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