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自我成長生活歷史借鑒:古人都是如何表達憤怒的?

歷史借鑒:古人都是如何表達憤怒的?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前天剛好看到BBC新聞一個有趣的小報導,談論女性在傳統家庭觀念及工作壓力的雙重夾擊下越來越憤怒這件事。憤怒在一般常識的界定裡,常常認為是種負面的情緒,但我卻認為情緒本身沒有好壞,關鍵是在你的內心怎麼與之共處,以及如何有技巧地對外釋放。

恐懼不安,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傷心痛哭,為釋放情緒、療癒自己的必經過程;憤怒生氣,代表你感到自身、或是所在乎的人事物被侵犯了,所以你必須為柔軟的心裝上盔甲,挺身捍衛自己。這不正是我們活著最好的證明嗎?

但憤怒也並非無的放矢,那是無賴在撒潑,實在不符合一個文明人的自我修養,當你的內心燃起一股難以壓抑的熊熊火焰時,不要下意識地壓抑它、排斥它,而是睜起你的炯炯雙目,直視那刺人的火光,辨析情緒從何而來,瞭解我為何如此生氣,以理性去剖析自己的情緒,才是憤怒的正確打開方式。

孔子如何表達生氣?

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這是孟子談論到關於孔子為何作《春秋》的一段對話,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是個舊有秩序正在崩解的亂世,臣子弒君、兒子弒父的親情倫理大悲劇在身邊不斷上演,眼見自己所信仰的那套仁義道德價值在亂世之中被輾碎至蕩然無存,人們的心中只剩爭權奪利的野心。孔子在翻閱史冊,抑或親眼見證著他所認為不公不義的事情發生時,會有怎樣的情緒反應呢?除了如孟子所言感到驚懼不定之外,我想內心亦有憤怒吧。

因為憤怒,所以才想起身為自己所認可的價值發聲,讓亂臣賊子感到「畏懼」。但孔子也明白,當一個人要表達自己的是非善惡標準時,會有人認可你,亦會有不少人是質疑、責難的,所以才會感嘆「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孔子作《春秋》,以自己的筆記錄下歷史上所發生的事情,使他們能夠被後世記住。並透過「春秋筆法」、「微言大義」的方式,以一字表達他對這件事的善惡判斷。舉例而言,針對鄭莊公與其弟共叔段相爭的那段歷史,孔子是這樣紀錄的:

鄭伯克段於鄢。

之所以稱「鄭伯」而非「鄭公」,是因為孔子認為鄭莊公並未做到管束弟弟的責任,而是放任其多行不義必自斃(故意讓他累積罪惡點數再來收拾他的概念)。稱共叔段為「段」而不言弟,是在指責他身為弟弟而逾越了自己的本分,覬覦哥哥的君位。而稱這場戰爭為「克」則是在譏諷兩兄弟相殘宛如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短短六字,從人的稱呼到動詞的使用都有其用意存在,這就是所謂的「春秋筆法,一字寓褒貶。」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不見得會認可孔子的道德標準,但他發怒的方式亦值得借鑑,當你怒而無法直言之時,該如何表達呢?選擇用如此精準而節制的方式,去釋放自己的怒氣,既不失身分,亦能使亂臣賊子感到畏懼。而能夠如此精確的表達,源自於他對自身價值體系的清楚認知。

周潤發於《孔子:決戰春秋》飾演孔子。

韓非寫作〈孤憤〉,闡述不被理解的感受

韓非者,韓之諸公子也。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非見韓之削弱,數以書諫韓王,韓王不能用……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觀往者得失之變,故作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十餘萬言。

韓非是韓國出身的貴族公子,法家的集大成者。天生口吃,無法能言善道,不過十分善於書寫。他眼見自己的國家_韓國十分貧弱,曾多次上書給予執政上的建議,卻屢屢不被採納,在孤獨且憤怒的情況之下,曾寫作〈孤憤〉篇,剖析為何智術之士與能法之士反而不受重用。韓非所作的議論文邏輯架構嚴謹,又善用大量的典故、寓言來加強論證,曾讓秦始皇看了感嘆說:「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可見韓非的文章寫得多麼精彩。

看得深遠的人往往很難被身邊的人理解,而不被理解的人必然走向孤獨的道路,如果你選擇做個避世的隱者,這份孤獨意味著自由;但如果你是個想要匡世濟民的能臣賢士,那份不被理解的孤獨感很難不令人感到絕望,甚至憤怒。

「孤獨且憤怒」是韓非抑鬱不得志的最佳心情寫照,然而〈孤憤〉篇雖然起了個情緒化的篇名,全篇卻不見一處情緒氾濫發洩的段落,韓非將那些說不出口的憤怒,化作理性而冷靜的論述,以傳遞他的思想。

圖片來源:希文樂見

看盡官場的黑暗,蒲松齡以《聊齋》抒發

集腋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

生活在清朝的蒲松齡,也有著「孤獨而憤怒」的感覺。蒲松齡一生窮困潦倒,科舉屢試不第,直到72歲才被補為貢生。他在貧病交迫的生活中,目睹了官場的黑暗及人情的冷暖,於是將滿腔的憤怒與不滿寄託在《聊齋誌異》一書中。

以〈促織〉為例,因為皇宮裡盛行鬥蟋蟀,各級官員為了討好皇帝,強迫百姓都必須上交善鬥的蟋蟀。有一個家庭正因繳不出蟋蟀而苦惱,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一個駝背的老巫,老巫給了他們一隻極其善鬥的蟋蟀,不料卻被家中九歲的兒子不小心給弄死了,使得爹娘非常生氣,兒子在愧疚恐懼之下跳井自殺,靈魂竟然附身於那隻死掉的蟋蟀身上,才化解了這場危機,使得這個家不至於遭受官府的懲處。

圖片來源:希文樂見

《聊齋》裡面還有許多類似的故事,以戲謔的方式揭露官場現實的黑暗。清朝大興文字獄的政治背景下,如果蒲松齡直書對於當朝統治的不滿,很可能有入獄,甚至掉腦袋的風險,所以他選擇以看似荒誕的鬼神故事,抒發自己對於種種不公不義之事的憤怒之情。

無論是以精煉而隱晦的文字,還是說理嚴謹的議論文,抑或荒誕有趣的寓言故事,從上述三種古人如何表達憤怒的例子中,可以發現憤怒雖然是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情緒,但亦是我們生而為人的證明呀!之所以感到憤怒,是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仍保有在乎,還有著想要捍衛的價值或事物,於是有了必須張牙舞爪的時刻。憤怒是人天生就有,也無法迴避的情緒,但如何承擔自己的憤怒,就需要透過後天學習了。

只有學會好好表達自己的憤怒,才能將怒火變成捍衛自我的武器,而非傷人傷己的利刃。



本文經希文樂見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實習編輯:陳念渝
核稿編輯:Xeni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從冰河之下奮力上游:「三條魚」詹喬愉,第2位成功登上聖母峰的台灣女性

從小就熱愛在戶外跑跳的詹喬愉,開始登山後也曾因意外墜落至冰河。雖然左腿神經受損,但憑著對登山的熱情、復健與山友的鼓勵,她終於成功挑戰兩座8000公尺的高山,成為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

你不敢去的地方,他都去了!「融融歷險記」吳宇堯的非凡旅行冒險

在這繁華的數位時代,吳宇堯不僅是一位YouTuber,更是一位夢想家。他的每一段旅程,都是一次對未知的探索和對自我極限的挑戰。而背後所隱藏的,更有著他對夢想的熱情。透過他的鏡頭,我們可以一窺那些遠方的異國風情,同時也能感受到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讓我們跟隨吳宇堯的腳步,一同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

訪問明星到變成明星:用熱情征服藝人與觀眾的關韶文

想要了解如何從訪問明星到成為明星嗎?來探索關韶文的旅程吧!他的笑聲和熱情不僅征服了藝人,也感染了觀眾。透過他的故事找到追夢和成功的靈感。不管你是夢想者、創作者還是只是想要一些正能量,這個故事都將帶給你鼓舞。

搭上網紅崛起的第一趟班機,你不可不知的元老級團體:這群人TGOP

這群人的影片為何會有這麼多人看?除了安排細緻、橋段好笑之外,他們時常能夠抓到生活中「那些令人共感的時刻」:老師平常都是怎麼罵學生的、服務業都是怎麼禮貌的回擊顧客、過年塞紅包的叔叔阿姨是怎麼講話......這些強烈的帶入感,才是人們點擊並分享的最大原因,而也多虧導演石頭以及出身科班的一眾團員們,能夠在討論的思辯中寫出最有趣的影片劇情。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