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丹麥人的家裡設有工作室,將家中的空間明確分割,不會在家裡其他該是放鬆的地方工作。在北歐風的擺設與氛圍營造之下,丹麥人的家成為一個和公司、學校與室外截然不同的地方。而日式作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A house is not a home」揭示了住處未必能帶來「家」的感覺(feel at home)。雖然每個人對家的印象都不同,但家普遍而言被認為應該要溫暖而舒適,與出門在外的寒冷與疲勞相對。
公私分明的空間
在外面結束一天的學校課程或工作,回到家一心求的便是休息。然而在高度競爭的社會底下,學生回到家繼續念書,上班族則常在家加班。牛津大學的社會人類學家Inge Daniels的田野研究指出,許多日本人將餐桌作為小孩寫作業的書桌。凝聚家人情感的餐桌,在日本文化裡成了辦公桌。回想自己的經驗,我有時候也會將電腦移到餐桌上唸書,為了保持專注,還會因此將餐桌附近的光線調得更明亮。然而明亮的光線或是在休息的地方工作,都會破壞舒適的氣氛,乃至於家的感覺。
北歐:家,就是以舒適為重的地方
上述研究也指出,典型的日本家庭沒有時間聚在一起。在傳統一夫一妻的核心家庭中,丈夫通常工時很長,小孩待在學校的時間也長。好不容易在晚餐時間回到家,丈夫和孩子用餐時,妻子卻連晚餐時間都得忙於家事。
相對起來,丹麥人平均工時較短。發達的社會福利以及社會主義體制之下,人們承受較低的競爭壓力,也比較不會將工作、壓力等帶回家,反而很強調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筆者先前的文章介紹過,丹麥人特殊的Hygge文化(編按:有自在、舒適、溫暖的涵義)是丹麥人生活的核心價值,也帶來一種「家」的感覺(feel at home)。家作為Hygge的一個重要場域,一方面仰賴Hygge的實作把家打造成一個舒適的地方,另一方面,Hygge也仰賴「家」來營造氣氛、隔絕世俗的紛擾。
許多丹麥人的家裡設有工作室,他們將家中的空間明確分割,就算逼不得已要工作,也只在工作室做,而不會在家裡其他該是放鬆的地方工作,像是日本學生寫作業的餐桌。而丹麥人家中的燈光通常為鵝黃色或更暗的暖色系,餐桌上經常設有蠟燭,客廳則常備非皮質的沙發以及毛毯,地板幾乎皆為木頭材質。所謂的北歐風格家具或住屋設計,即包含以上這些元素,給人視覺和觸覺上溫暖的感覺。在這些家具和擺設的營造之下,家成為一個和公司、學校以及室外截然不同的地方,也讓人回家時更有回家的感覺,更想做一些在外面不會做的事情,例如聚在一起看電影、玩桌遊都是常見的Hygge活動,而非在家中繼續為了金錢或提升職場競爭力而奔波。
日式作法的異曲同工之妙
學校與職場的高壓滲透進日本人的家庭,讓日本人很難像丹麥人這樣在家中享受長時間的放鬆與溫暖。然而這並不代表日本人就無法擁有家的感覺。相反的,Inge Daniels的研究指出現代日本家庭仍有一套典型的、營造家的感覺的方法。而且我認為這套方法有許多和丹麥做法相似之處,我將它們整理為以下幾點:
1. 光線上的昏暗、視覺上的溫暖
我在丹麥當交換學生期間,發現住家在晚間通常不開白色大燈,而是以暖色系小燈代替,哥本哈根夜間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整片的橘黃色,家家戶戶很有默契的點上了一樣色系的燈光、亮度也幾乎是同樣的內斂而低調。日本人同樣地也指出,太明亮的燈光讓人無法有家的感覺,他們甚至喜歡在窗戶上貼滿不透光的海報或其他紙張,隔絕室外的光線,讓室內變得更加昏暗。昏暗的光線似乎才能與辦公室、辦公狀態的明亮形成對比,也才可能給人溫暖放鬆的感覺。
2. 觸覺上的溫暖與室外的寒冷相對
丹麥人在家中hygge時強調togetherness,甚至經常有肢體接觸,例如在沙發上肩並肩看電影,或是在開始與結束時都來個擁抱。日本人則會透過共浴(co-bathing)和一種叫「炬燵」的用具來傳遞身體的熱量給家人。
共浴時,同性別的父子或母女在浴室內一起沖澡。透過源源不斷的熱水和蒸氣來得到溫暖的感受,也藉此來放鬆。在感到溫暖與放鬆的同時,也是敞開心胸、放下壓力的好機會。這常是一個閒話家常的場所。
炬燵也有類似的功能,它是一個能夠製造暖氣的方桌子。在共浴後,一家人常各自占據炬燵的一邊,將雙腳伸入桌子底下的毛毯裡,一方面感受暖氣,一方面也圍繞著桌子聊天或看電視,和丹麥人的togetherness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溫暖輕鬆的氛圍,也與白天在家外面的緊湊和寒冷形成強烈的對比,聊天的話題也自然支開了嚴肅和壓力,轉向輕鬆的閒聊。
3. 模糊人際邊界的場域
先前的文章提過,Hygge這種特殊的丹麥文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互動,讓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和分界不再鮮明。日本人在家中則透過共寢(co-sleeping)來去除家人之間的分界。
現代日本核心家庭通常讓父母和未成年子女睡在一起,不只不分房,甚至是睡在同一個床墊上。孩子會睡在父母中間,日本人類學家Takie Lebra形容這個狀況為「小孩可能會在爸爸那邊睡著,在媽媽那邊醒來。」對於他們來說,床成為一個沒有明確邊界的場域,也模糊了家人之間的分際,讓家人感覺與彼此更親近。
家與人的情感流動
來到丹麥以後,去到一些朋友家時實際體會到「住處」的重要。花更多心思在住處上,可以營造更好的家,讓自己結束一天的勞累後,能有「家的感覺」。
雖然日本或台灣的社會條件不如丹麥,但家似乎是一個和自身有很大關聯的場域,自己應該能發揮一些影響力,來打造自己喜歡的家。無論在什麼樣的社會,家不外乎是一個與白天的工作壓力、室外的寒冷刺骨相對的地方。所以家是溫暖輕鬆的,而這個溫暖輕鬆,能仰賴人與人、人與家具的互動來創造。
原文作者:方律元/丹麥社會觀察日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北歐社會如何營造「家」的氛圍?與日式作法的異曲同工之妙
實習編輯:鄭巧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