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這本《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讀完後的心情五味雜陳,但基本上熱血居多。
這本書的作者是比爾 · 蓋茲(Bill Gates),作者在撰寫本書的當下大約是 2020 年末,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年之際。作者從一個「富人」的出發點和思維,去紀錄他如何關注氣候變遷,以及他為氣候變遷所做出的行動,分析現在地球與各個國家都必須面對與正視的問題,並在最後提出他認為可行的解方行動。
零碳排真的做得到嗎?
首先,為什麼碳排要歸零?書本一開頭,作者問了這樣的問題,無疑是一聲暮鼓晨鐘。「零碳排真的很難,但我們絕對做得到。」作者從分析現況問題開始,現在製造碳排的最大元兇就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便宜又便利,相比之下清潔能源除了普遍昂貴,又不一定那麼便利。除此之外,關於氣候變遷的問題不會只侷限在富裕社會,而是對全球的國家都有影響;現行法規往往太過超時,大眾對氣候問題的共識也不高。從歷史上來看,人類從一個能源需求轉變到另一個能源需求,往往需要很長久的時間,而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讓清潔能源逐步取代石化能源,才有可能達到 2050 年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
作者從五個角度切入,分別是佔據碳排放量最高的五大人類生活習慣:用電(27%)、製造(31%)、耕種養殖(19%)、運輸(16%)與調節溫度(7%)。作者藉由平時關注氣候議題,以及長期投資清潔能源、創新研究等的經驗,在諮詢各種業界專家、科學家之後,所發展出的現況問題觀察與解方提案。
在近代,環境與氣候問題越來越浮上檯面,大眾或許都對這個議題有所了解,但可能受困於個人的力量之小,或因為氣候問題太大,導致在思考和討論環境、氣候問題時,常常淪為紙上談兵,有所熱情卻又不知該如何著手進行改變,最後變成麻木和無奈。
但這本書除了詳細解說現今世界遇到的狀態,分析這些狀態下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並且提出「可行」的解方:這些解方是需要政府、企業、研究單位與個人共同去達成的。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這本書讓大眾看到改變的可能性,也創造了氣候議題的對話空間,這對於解決碳排放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氣候變遷、地球暖化使貧困人口的生活品質下降,而造成暖化最主要的問題是來自富國的碳排放量。」──比爾 · 蓋茲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各種地區的貧困人口。氣候災難使這些人(大多是農民)生活不易,而這些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富國便利的奢侈生活。「富人與中產階級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推手,但這些後果卻是由貧困人口最直接去承擔,他們理應獲得世界各國的援助。」因此,作者在講完各種改善碳排放量的觀察與解方之後,也討論了我們要如何協助其他地區的人,度過這一場氣候災難。
抱持「共好思維」,讓氣候越來越好
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命和職責,或許在氣候變遷上我們都有同一個目標:要讓地球變得更永續。但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每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和管道去讓地球變得更好。比爾 · 蓋茲用的是富人的思維和方式,藉由「減碳」的理想,結合現代各種進步發展的策略,投資清潔能源公司、試圖降低綠色溢價(綠色溢價:從石化/一次性/非環保的能源/產品/發明轉到永續/清潔的能源/產品/發明所必須支付的多餘成本。)、將自己的知識與觀察、解方寫成書出版,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努力,以及在一般人較沒有能力去改變的事情上做出行動。
看見作者身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富翁,卻仍為了全人類的氣候問題去思考、討論、觀察和挹注資源。我開始思考,我可以怎麼樣付諸行動,也讓環境的問題變得更好一點點?我從我比較有經驗的傳播、媒體與編輯角度為切入點去思考:我能不能做一個綠色的網路平台,讓這些永續、環境、氣候議題的資訊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被公民所理解,進而創造更多元的對話空間?但我後來思考之後,發現這件事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如果我要做些什麼,勢必要從不同的切角進入。雖然如此,但我不會停止思考和行動。
我始終認為,我們要抱持的是「共好思維」,因為地球是大家的,唯有當每個人都放下自私時,追求和平與共好,以及用長遠的眼光來看現在的發展,環境議題才能更有效地去突破和改變。
氣候變遷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比爾 · 蓋茲無疑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他在他可以做的事情上盡力去行動和改變,或許我們也可以在我們能做的事情上做出改變。我想,我可以做的,就是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與行動,去有意識地選擇各種消費模式與生活方式,分享客觀資訊給身旁的人,促進氣候議題的對話和知識普及化。
撰文:Joshua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