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環境《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地球的永續是我們的責任

《如何避免氣候災難》:地球的永續是我們的責任

初讀這本《如何避免氣候災難》,讀完後的心情五味雜陳,但基本上熱血居多。

這本書的作者是比爾 · 蓋茲(Bill Gates),作者在撰寫本書的當下大約是 2020 年末,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一年之際。作者從一個「富人」的出發點和思維,去紀錄他如何關注氣候變遷,以及他為氣候變遷所做出的行動,分析現在地球與各個國家都必須面對與正視的問題,並在最後提出他認為可行的解方行動。

零碳排真的做得到嗎?

首先,為什麼碳排要歸零?書本一開頭,作者問了這樣的問題,無疑是一聲暮鼓晨鐘。「零碳排真的很難,但我們絕對做得到。」作者從分析現況問題開始,現在製造碳排的最大元兇就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便宜又便利,相比之下清潔能源除了普遍昂貴,又不一定那麼便利。除此之外,關於氣候變遷的問題不會只侷限在富裕社會,而是對全球的國家都有影響;現行法規往往太過超時,大眾對氣候問題的共識也不高。從歷史上來看,人類從一個能源需求轉變到另一個能源需求,往往需要很長久的時間,而我們必須盡快採取行動,讓清潔能源逐步取代石化能源,才有可能達到 2050 年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

作者從五個角度切入,分別是佔據碳排放量最高的五大人類生活習慣:用電(27%)、製造(31%)、耕種養殖(19%)、運輸(16%)與調節溫度(7%)。作者藉由平時關注氣候議題,以及長期投資清潔能源、創新研究等的經驗,在諮詢各種業界專家、科學家之後,所發展出的現況問題觀察與解方提案。

在近代,環境與氣候問題越來越浮上檯面,大眾或許都對這個議題有所了解,但可能受困於個人的力量之小,或因為氣候問題太大,導致在思考和討論環境、氣候問題時,常常淪為紙上談兵,有所熱情卻又不知該如何著手進行改變,最後變成麻木和無奈。

但這本書除了詳細解說現今世界遇到的狀態,分析這些狀態下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並且提出「可行」的解方:這些解方是需要政府、企業、研究單位與個人共同去達成的。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這本書讓大眾看到改變的可能性,也創造了氣候議題的對話空間,這對於解決碳排放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氣候變遷、地球暖化使貧困人口的生活品質下降,而造成暖化最主要的問題是來自富國的碳排放量。」──比爾 · 蓋茲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之下,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各種地區的貧困人口。氣候災難使這些人(大多是農民)生活不易,而這些罪魁禍首之一,就是富國便利的奢侈生活。「富人與中產階級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要推手,但這些後果卻是由貧困人口最直接去承擔,他們理應獲得世界各國的援助。」因此,作者在講完各種改善碳排放量的觀察與解方之後,也討論了我們要如何協助其他地區的人,度過這一場氣候災難。

比爾 · 蓋茲撰寫的《如何避免氣候災難》

抱持「共好思維」,讓氣候越來越好

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命和職責,或許在氣候變遷上我們都有同一個目標:要讓地球變得更永續。但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我們用的是不同的方法,每個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和管道去讓地球變得更好。比爾 · 蓋茲用的是富人的思維和方式,藉由「減碳」的理想,結合現代各種進步發展的策略,投資清潔能源公司、試圖降低綠色溢價(綠色溢價:從石化/一次性/非環保的能源/產品/發明轉到永續/清潔的能源/產品/發明所必須支付的多餘成本。)、將自己的知識與觀察、解方寫成書出版,他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努力,以及在一般人較沒有能力去改變的事情上做出行動。

看見作者身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富翁,卻仍為了全人類的氣候問題去思考、討論、觀察和挹注資源。我開始思考,我可以怎麼樣付諸行動,也讓環境的問題變得更好一點點?我從我比較有經驗的傳播、媒體與編輯角度為切入點去思考:我能不能做一個綠色的網路平台,讓這些永續、環境、氣候議題的資訊更容易被看見,也更容易被公民所理解,進而創造更多元的對話空間?但我後來思考之後,發現這件事已經有很多人在做了,如果我要做些什麼,勢必要從不同的切角進入。雖然如此,但我不會停止思考和行動。

我始終認為,我們要抱持的是「共好思維」,因為地球是大家的,唯有當每個人都放下自私時,追求和平與共好,以及用長遠的眼光來看現在的發展,環境議題才能更有效地去突破和改變。

氣候變遷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而比爾 · 蓋茲無疑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他在他可以做的事情上盡力去行動和改變,或許我們也可以在我們能做的事情上做出改變。我想,我可以做的,就是藉由改變生活習慣與行動,去有意識地選擇各種消費模式與生活方式,分享客觀資訊給身旁的人,促進氣候議題的對話和知識普及化。

撰文:Joshua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陳意晴|以土地為師,謙卑遊走山海與藝術

她遊走於山海、穿梭於土地與巷弄之中,嘗試用實驗藝術與感官的視角去探尋新的可能性;她走入社區與地方、遠赴離島深入部落,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與故事策展;她用行動去愛護與親撫土地,持續推動及辦理自然探索複合藝術的營隊活動

【專訪】慕嶼商行主理人原耕達:兩間甜點店,圓了媽媽與自己的人生夢想

他是原耕達,今年 29 歲,同時是兩間甜點品牌的主理人之一,分別是新竹的高原甜點和宜蘭的慕嶼商行。「我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人,因此我會持續去嘗試新的事物和迎接挑戰。」年輕的他,也曾告訴過自己:「我以後絕對不要做一成不變的工作。」,而他的好奇心與態度,絕對是成就這一切的關鍵之一。

米拉|十八歲自學生,要一直走在認識自己的路上,才能活得更耀眼!

她是米拉,18 歲的個人自學生,來自新竹,曾經到台南讀過半年的書,兩年內從實驗教育機構回到體制,休學後再度自學。她從舞台出身,參與過大大小小的學生活動,擅長用影像紀錄與詮釋她想說的話,她曾同時擔任過五個單位的校園大使,她也發起過好幾場線上聚會,擔任過各種論壇與活動的自學生講者。 用斜槓自學人去定義她,再也適合不過了,但與此同時,她也想成為一個堅定與溫柔的存在。

Harry Tang|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一個月,我的生活變得更快樂了

Harry Tang,一位在墨爾本留學的中國大學生,半年前開始拍攝影片紀錄生活與人生思考,在最新一部影片裡他執行了一項挑戰,也就是在一個月內只用老人機生活與工作。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一代宗師》:人生,就是一場功夫;一橫一豎,都是情。

《一代宗師》是對王家衛認識的集大成,集結了過往王家衛在影壇路過的足跡。電影中的臺詞宛如同人生的縮影,用美來裝幀人生,而非唯美卻毫無重量的虛有其表,在爐火中純青。

在埔里,用心經營一間小店:用點心港式早午餐

一間位於南投埔里的用點心港式早午餐,小小的店面,由一對夫妻共同經營。一如店名「用點心」,他們用心做好每一份點心,希望把好的品質和食物,分享給每一位來到店裡的顧客。

王凱琳博士:突破MBTI的侷限性,讓職涯諮商師助你一臂之力

在科技業一待就是十多年的凱琳,經過科技業不同部門的工作,讓她逐漸覺得MBTI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協助自己了解人跟人之間的差異,但越加深入了解,也明白MBTI其實有其侷限性。

我用不上 ChatGPT 的理由,你呢?

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網路上出現愈來愈多結合應用的討論與教學,但作為工具,ChatGPT仍有其限制,小說家麟左馬從「精度」與「相關性」兩點分享自己現階段用不上這個工具的理由 。

Mr. Lobby:咖啡的純粹加入Battle,雲林隨之舞動

有一種創業心態,不是賺著大錢或追著流量,而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在雲林斗六的Mr. Lobby,主打自家咖啡烘豆,並提供各行各業創作者在他的烘豆場域交流。Lobby用Battle的熱血和咖啡的甘甜,描繪出地方大摳的生活樣態,也為雲林添上一抹新鮮色彩。

毛小孩的守護神們!台灣民間信仰裡的動物神

近年少子化的現象之一,是寵物取代人類成為家庭裡的「毛小孩」。毛爸媽們對毛小孩的關愛,衍生出相應的產業與服務。而其中,過去被視為是「人的」宗教信仰,如今也開始關注毛小孩的安全與健康,使得提供動物相關服務的廟宇與日俱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台灣有哪些祭祀動物神的廟宇吧!

焦安溥:從歌曲中穿梭,用音樂感謝人生無常

2022年底,安溥發行新專輯《9522》,刻劃自己從1995年到2022年一路以來的心境轉變,並於同年平安夜舉辦十年一度的《潮水箴言》演唱會。近期金曲入圍名單公布,安溥雖未入圍最佳華語女歌手,她的音樂與歌聲早已撫慰許多角落裡的靈魂,撰寫本文的汪羽正是其一。透過敘寫安溥的創作歷程與自我認同,似乎也帶著聽者在音樂與生命中找回自己。

專訪中執委許菡芸:為世界帶點美好的政壇青年力量

許菡芸身為政壇年輕一代的力量,在政壇耕耘已久。經歷過選戰失利,卻仍持續在政壇打拼,嘗試為民眾生活帶來更多美好,也尋找青年於台灣的價值。

從《人選之人》看見政治工作的職人甘苦:專訪作家張慧慈

《人選之人:造浪者》作為台灣第一部政治幕僚職人劇引起熱烈關注與討論,劇中呈現台灣社會政治生態與選舉文化,並以性別平權議題為故事主線,描繪女性在職場所面臨的挑戰。透過專訪曾任職於政黨、歷經選戰的作家「小花媽」張慧慈,我們將更深入了解幕僚職人真實經歷的酸甜苦辣。

視老如寶,青銀共創如何造就世代共榮

Ezchoix是一個銀髮族專屬的資訊分享平台,該團隊希望藉由平台上的銀髮議題更新,讓更多人關注國內高齡化社會的發展狀況及銀髮族的權益議題。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何能協助銀髮族在年邁之時,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便成為現今的思考方向,而青銀共創便也成為炙手可熱之選。

我們受困於民主社會中的「有閒階級」?

近幾年韓劇流行的精英世界、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的對比,引起許多熱潮,在諸多的討論下,我們看見了就算我們在一個看似沒有階級式的民主社會,但仍有隱形的「有閒階級」在引領著我們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深受氣候變化影響,吉里巴斯81%的家庭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吉里巴斯風光明媚,但也面對著種種困境。全國一半人口(估計為12萬)生活在首都南塔拉瓦(South Tarawa)。該國土地形狀狹長,猶如一個回力鏢,主島幾乎無法容納所有居民。吉里巴斯出生率高(每1000人有26名嬰兒),加上外島居民移居至南塔拉瓦,令當地出現城市化,過度擠迫加劇健康、社會及環境問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