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第三課我分享「低潮期自救指南」時,提到旅居初期我有一陣低潮期,在那段時間,即便身處異國,也實在很難感受到自己「視野與心靈變得開闊了」,反而更常處於自我懷疑的狀態。
即便出走了,日常瑣事依舊像滿地雞毛一樣等著我處理,更別談初來乍到的溝通問題及行政手續佔據著我的日常,好好放鬆與自己的時間反而變少,哪來的心靈開闊呢?
我們常會看到很多文章及觀點,鼓勵大家要出走看看世界,似乎只要跨出國門的那刻,你的心境與視野就會變得開闊,從此悟出人生真理等等,但,真的是這樣嗎?
放下得失,迎接不期而遇的驚喜
梳理自己後才發現,其實最重要的不是出走,而是看待事物的視角。
那段時間我曾問先生說:「你覺得體驗旅居生活後,我可以得到什麼嗎?」他反問我:「為什麼一定要有獲得?好好生活也是一種獲得呀。」
這句話讓我安靜下來,想了半晌後覺得,對呀,為什麼我那麼在乎我有沒有獲得?為何會覺得沒有收穫就是浪費?而我們又要如何定義收穫?也發現自己不自覺又陷入了「結果論」思維。
做某件事一定要有目標,沒有達成目標就白費了時間、金錢與力氣等等,讓自己無形中感到壓力,也喪失了恣意探索的樂趣。神奇的是,當我放下這些「必須有所得」的想法,專注將當下過好,不去煩惱未來及結果時,反而迎接更多不期而遇的驚喜。
這段過程講述起來很短,卻是我一路以來的寫照。
過去我是非常目標導向的人,做每件事一定要有收穫及成果,也被以往的伴侶說過,為什麼你總是「一定」要怎麼樣?不能有點彈性嗎?
本想著這幾年開始學習著眼當下了,但來到新環境後還是不自覺回歸慣性,擔心沒有達到目標或收穫,而開始自我懷疑與感到挫折。
「相信自己」是最有力量的事
最近聽《周慕姿讀靈魂腳本》podcast,聊到宮崎駿動畫《魔女宅急便》,有看過這部動畫的人,應該都知道琪琪經歷過失去魔法,掃帚斷掉無法飛翔的低潮時刻。某種程度也像在告訴我們:人生中有些事,只能靠自己走過。
走過自我懷疑與挫折後,琪琪在解救朋友與對他人無私的付出中,重新找回自我價值與生活意義。
最後琪琪是怎麼找回飛翔的能力呢?她僅僅只是隨意拿身旁的刷子,告訴自己:「飛起來!」就翱翔天空,她不再需要媽媽給的掃帚,因為她開始相信且肯定自己了。
每次自我懷疑時,我們總希望旁人告訴我們:「你做得到!」,期待從他人那邊得到鼓勵與安慰。而《魔女宅急便》中琪琪教會我們的是,面對自我懷疑與挫折時,自己的肯定比任何人給我們的更有力量。
最終會發現,其實最有力量的是:我們真正的信任自己。
相信自己的選擇,信任自身的決定,肯定自我的價值。
本文經作者Imchelseacom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Queenie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