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領英),相較於一般社交平台,LinkedIn是專門為商業人士設計,提供公司團隊跨國尋找人才,讓求職不在以國為限。筆者Daniel Chang曾任微軟客戶成功資深協理、Office行銷事業群資深協理,現為台達電 Director。Daniel Chang在使用LinkedIn 第1,800天,建立22,000個連結,並成功透過人脈轉職並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涯,一起看筆者從自身經驗所統整出的LinkedIn分析(上)及經營心得(下)。

使用LinkedIn的五大好處
1. 經營人脈
2017到2020年,位於密爾沃基的「萬寶華人力資源集團」(Manpower Group)總部針對5萬9,133名客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指出,當中有41%的人是透過自己的人脈找到工作。
透過人脈找工作比你自己投履歷更有效,這本來就不是秘密,很多有經驗的人都是透過朋友介紹找到工作的。LinkedIn 毫無疑問是擴展人脈最好的專業社群平台,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它是目前全球最多人使用的專業社群(每月用戶達6億5仟萬人)。你去哪裡可以找到一個地方接觸到全球超過上億以上的專業人士?
你可能會問:「建立連結又不等於建立人脈,有些人連面都沒見過,那能幫上什麼忙呢?」
《超級關係》的作者理查柯克(Richard Koch)將人脈分為:
- 強連結(Strong links):親密的家人與朋友關係。
- 弱連結(Weak links):泛泛之交,不太熟悉的相識者。
他提到一個有趣的觀點:「一旦過度依賴強連結,會容易自我感覺良好,進而形成同溫層,活在只有單一聲音的世界,無法得到更有價值的資訊。為了打破這種限制,我們該學著去反向思考,同時,盡可能拓展自己的弱連結!」
2. 尋找合適人才
除了對你找工作有幫助之外,如果你是用人主管,LinkedIn 也是很好的管道來招募好手。之前我的幾個下屬便是透過LinkedIn接觸,後來才進到微軟工作的。我現在召募人也一定會先看一下LinkedIn的profile當做重要參考。
3. 找客戶
有愈來愈多行銷及業務人員,透過 LinkedIn 找到目標客戶,來推廣公司的產品及服務。如果你的業務是B2B,那LinkedIn絕對比 Facebook和YouTube 更容易找到對的企業客戶,因為它有很完整的客戶檔案(公司、職稱、工作經驗)。
4. 蒐集情報
「你蒐集、管理、運用資訊情報的方式,決定了你的輸贏!」透過你的人脈網路,你可以蒐集到平常在公司無法看到或聽到的全然不同角度,可以幫助你做出更好的判斷及決策。
人脈是極有價值的資訊來源。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說:「讓你有別於競爭對手,與眾不同的最佳方法,就是運用資訊情報 ,做出卓越的事情。」
5. 解決問題
《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讀者調查中,逾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會利用自己的人脈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在職場中,公司外部往往比內部有更多專業的人才,如果善用這些人脈,可以幫你解決懸宕已久的難題。
麻省理工學院的黛博拉安可娜,亨利克貝斯曼和大衛卡德威爾在論文《X因素》(The X-Factor)指出:
「當創新、適應力和執行力至關緊要時,成功與否會與團隊如何與外部人士互動密切相關,因為成功的團隊會跨越界限建立稠密的人脈,在組織內外皆如此。」
破除LinkedIn的兩大使用迷思
1. 太在意公司的看法
我發現很多人用LinkedIn的問題並不在於如何建立LinkedIn的Profile,或如何po文,這些其實都不難,難的是你不敢「大膽」去用。
為什麼呢?因為怕被公司看到,誤會你有「二心」,在另覓工作。這其實是一個迷思。LinkedIn有6億5千萬人使用,這些人難道都在找工作?微軟CEO Satya Nedella也常在po文,難道他也在找工作?
關於公司與員工的關係,當然有很多比喻,我個人覺得最貼切的是《聯盟世代》作者雷德霍夫曼說的:「勞資雙方是一種合作關係。互相信任,並替對方創造價值。」好的公司應該要鼓勵員工擴展人脈,並讓員工運用人脈來協助公司才對。
沒有一個公司欠員工一份工作,也沒有一個員工欠公司一個「自己」。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
2.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另外一個迷思就是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相信我,無論你的po文寫得再好,還是會有人討厭你的觀點。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如果我們一直拿錯尺去量了呢?》,在「Medium」有3萬4千人點閱,不少人按讚,但也有不少人持反對的觀點。而這件事再正常也不過了。所以不用去想要討好所有的人。如果有人喜歡你,那一定也會有人討厭你。
你就是你。不會因為有篇po文被人討厭就貶損你的價值。
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因為LinkedIn,我的職涯徹底改變
我轉職的確是因為人脈,而使用 LinkedIn 卻徹底改變了我的職涯。一直到現在,我的很多合作機會都還是透過 LinkedIn 介紹來的!
你認識誰往往比你會做什麼更重要。
我在微軟曾經好幾次遇見素昧謀面的外國同事:「你是 Daniel ? 我有在 LinkedIn follow你呢!那篇文章…」瞬間就把彼此的距離拉近了,工作也進展得更順利。
如果五年前有人說我的 LinkedIn 會有超過20,000 個連結,我絕對會說:「你瘋了嗎?」
其實我剛開始用 LinkedIn 時,連結少得可憐 (不到200個)。更別說 po文了,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萬事起頭難,別怕使用LinkedIn為自己的生涯創造機會

14,就是我第一次在 LinkedIn 上傳的文章《SharePoint 2016 強勢登場》的按讚數。(這篇文章到現在還在~)經營 LinkedIn 就跟做任何事情是一樣,剛開始總是最難的。
如果我可以用 LinkedIn 擴展人脈,創造機會,我相信你一定也可以!
本文經Daniel Chang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Yuki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