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文化心理測驗的魅力與侷限

心理測驗的魅力與侷限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心理測驗在社群媒體上琳瑯滿目,大家時常談論著「我是什麼類型的人」,令人眼花繚亂。

那麼,究竟心理測驗的原理是什麼,而各式心理測驗又有什麼樣的侷限呢?

未知的魅力

「一個不懂星座的醫生不能稱為一個好醫生。」——希波克拉底

這句話出自於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約公元前460~370年),生活在現代科學背景下的我們,想必十分難以置信一位鼎鼎大名的醫生竟然說這樣的話。然而,這不是古人的荒謬或是現代人的聰明,而是文明的軌跡。

事實上,人們試著想要瞭解自己、瞭解自己的過去與未來、瞭解生死、瞭解宇宙的奧秘是再正常不過的本能。從宗教史、神話學的角度來看,人類起初探索何謂生死時,就是最古老的上層階級:祭司誕生的時刻。

如果各位在閱讀歷史時曾經研究過,不管是亞利安人的種姓制度、兩河流域諸文明起源時期的城邦,還是古老中國的商朝大王,都可以發現最上層的階級並不是武士,而是祭司。而什麼人可以會被認為是祭司呢?是了解生死、洞悉曆法、可以解釋你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麼的人。

因此,兩河流域的先知總是能呼風喚雨、了解天象,乃至於替人治病、起死回生,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聖經中的拿撒勒人耶穌了。我們從科學觀點上沒辦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處女受孕、死而復活,放心,古人也無法理解,因此才信得死心塌地。

圖片來源:Brett Jordan on Unsplash



而在漫長歷史發展的結果下,時間來到十九世紀,科學革命已經蔚為風潮,人們逐漸不相信煉金術、傳統療法、神秘學或古典占星術了。比起不知根由的這些學科,科學顯然更可信。但仍舊有一些事情是人類當時的科學無法解釋出來的,那些也都是事實存在的現象,科學完全無法否定掉他們,例如:精神疾病與心理狀態。這就讓精神醫學逐漸成形,一路發展到今天變成一門專業且具有科學依據的學門。

精神世界:客製化到大眾化

說到精神心理學門的起源,我們多半會提到兩個人: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與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佛洛伊德以《夢的解析》著名,分析夢中出現的各種精神暗示、本能衝動。從人的生物性本能去思考,試著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個性,提出「潛意識」、「本我、自我與超我」等知名學說;榮格則懷著「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精神,從人類的文化面去切入,認為要研究人類的心理活動,除了生理因素外,當然也不能遺漏精神、文化面的影響,從而透過研究易經、神話學、符號學等學問,提出「原型」、「個人無意識」、「集體無意識」等重要的精神分析學說起源,進而開創一家之說。

知名的墨漬測驗圖片之一:你覺得這像什麼呢? 圖源:wikipedia

在今日,臨床心理學上具有判別功能、協助心理師瞭解個案的心理測驗,多半出自於這兩位的門徒。不管是出名的墨漬測驗(Rorschach test),還是樹屋人測試(House-Tree-Person),這些心理測驗一開始都是很客製化的,需要由專家進行判讀,並且反覆追問當事人的想法、感受,搭配他們的童年經驗、創傷經驗才有辦法進行正確解讀。

然而,這太花錢、太花時間了。除了少數富人之外,沒有人負擔得起。因此,隨著時代演進,心理學家們也陸續推出更大眾的測驗模式,包含心理測驗、智力測驗、大五型人格模型、MBTI十六型人格測驗等等。

但問題來了,新的測驗出來之後,再度出現了一個問題:人的特質只能被分成五種量表審視嗎?人只有16種嗎?答案很顯然地不是。

此外,我們在網路上、日常生活中作答時都會有盲點,例如:問題是「我傾向先思考完再行動」,要你從最不同意(1)到最同意(5)之中選一個數字。我們可能會有一種狀況是:我認為我是個三思而後行的人,畢竟社會認為這是比較成熟的表現,所以選了4或5──很同意或最同意。

可是,這只顯示出了「你想像中的自己」,不見得等於「真實的你」,那又該怎麼解決這個狀況呢?

其實,現在許多臨床心理師或是各種心理測驗協會的施測師,都有形成一套自己的體系:先請想做測驗的人盡可能憑直覺回答問題,不要思考過多,然後再由心理師/施測師進行評估與施測。

這個過程結合了大眾化測驗的快速、便宜,但又可以由專業人士進行修正與重新評估,可以說是兩種方法結合下最具有效益的評估方式。

也因此,下一次你如果有考慮要怎麼瞭解自己時,除了看星座、紫微斗數或是其他神秘學方法之外,不妨也可以請專業的施測師/心理師在你回答完心理測驗,並且按照他們指示配合時,讓他們協助你評測你的狀況,讓你更瞭解你自己喔!

本文經亞寧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張欣喬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被查到怕!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布成立館藏出處研究小組

當大量藏品出處不明或不義時,博物館便容易被譏為「贓物大本營」。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宣布將成立一個專門調查館藏出處的小組,要配合檢察部門調查150萬件館藏的來源和出處歷史,維護自家博物館的形象與聲譽。

從《療心圖書館》思考:我想藉由工作成為一個怎樣的大人?

雲林土庫鎮圖書館館長彭冠綸讓圖書館除了是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外,更進一步上升為與孩子交心的時光。她不僅在這本書中傳達了溫柔與善意,不同於一般勵志書籍,她關心的不是工作效率、自我提升,而是「一個人要如何成就一份工作」的態度。

用3個反轉盤點自己的生存指標,讓你活得更像自己

Podcast排行前10名的說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瓦基(莊勝翔),從任職10年的台積電副理轉換跑道投身說書事業,這篇文章將分享他過去的迷惘、思考、解方以閱讀過的書籍觀點整合,給予我們生涯解答。

為何要上哲學課?持續跟自己對話,才是思考

褚士瑩寫作超過20年,但也曾遇過瓶頸。這篇文章他拜入法國哲學家奧斯卡·柏尼菲設立的「哲學踐行學院」門下經歷前所未有的思考練習與震撼教育的故事記錄,當中有許多促進思考的案例,值得推薦。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