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自我成長財富未來股市翻轉?AI取代股票分析師的可能性有多高?

未來股市翻轉?AI取代股票分析師的可能性有多高?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當我們談到投資和股票分析時,你可能會想到那些看起來很專業的投資人和分析師,他們通常會根據各種因素,如公司業績、產品銷售情況等,來分析股票的表現。但現在,人工智慧也開始逐漸介入這個領域。透過質化研究、量化交易和AI投資,AI已經開始挑戰人類在股票市場上的地位。

在過去三個月,如果要挑一項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新科技,我想ChatGPT絕對當之無愧,不只帶動一系列AI概念股飆漲,更讓外界關注,究竟AI會取代哪些工作?如果有AI,我們還需要傳統的股票研究員和基金經理人嗎?

剛好,前陣子筆者在清大進修金融科技,也接觸一點AI。來談談量化交易、AI會對傳統質化研究產生什麼衝擊?以及AI是否會取代分析師、經理人?

圖片來源: businesstoday

讓AI幫你賺錢!質化研究員退居幕後

你知道嗎?以往股票分析師通常依賴主觀的質化研究方法,但現在有了AI,量化交易能夠更精準的預測股市,也讓質化研究員逐漸成為幕後角色。
傳統上,證券商有自營、經紀等業務,其中研究員寫報告、經理人操盤資金,絕對是當中關鍵。不論是總經和產業研究、技術分析、個股評價、股票推介,乃至交易買賣,通通都由「人」來進行質化分析和主觀決策。然而,在金融商品、交易策略多元化的現代,這套以人為主的模式,卻正面臨兩大挑戰:

首先是人性偏誤。就如價值投資大師巴菲特曾說的,「多數情況下,基金經理人無法打敗沒人管理的市場指數,甚至不能打成平手。」這件事在2022年的台股基金表現上尤其明顯。據統計,2022年台灣加權指全年報酬率為-22.4%,於此同時,台股基金平均報酬率卻是-28.7%,整整落後6.3個百分點。

原因是,不論研究員、經理人再厲害、再理性,他們終究是人,也無法逃避人性和情緒,可能因爲績效壓力、FOMO、擔心太獨樹一格等,導致錯誤決策,進而在績效表現上,反倒輸給零管理費的大盤指數。

第二個挑戰是高成本。如果攤開台灣2022年主計處數據,會發現證券期貨業薪資竟高居全體產業前十名,而這樣高昂的人力成本,也反映在主動式基金動輒1%以上的管理費。然而,如今低管理費、指數化投資的ETF日益盛行。如果我們買大盤型ETF,就能享受超越主動式基金平均以上報酬,內扣管理費還更低,那我們還需要這麼多研究員孜孜不倦寫報告、經理人想破頭操盤嗎?不久前,某國內大型券商主管也指出類似趨勢:一來現在愈來愈少人看研究報告,二來現在資訊透明,跑產業、call公司效益也不如以往,要將報告轉換成商業價值的難度也愈來愈高,導致公司對質化研究投入也逐漸放緩。

你可能不知道的量化交易三大優勢

量化交易讓投資變得更加精準、更快速,並且能夠降低風險。但是這樣的優勢真的能夠威脅到以往獨大的質化研究嗎?
如果主觀交易、質化研究正在式微,誰會取而代之?短期內可能是量化交易和ETF;中長期來看,AI也可能參戰。

圖片來源:羊羽原文

先談量化交易,相較傳統模式,量化不靠人為判斷,而是依照數學、統計模型、程式來進行交易。

舉例來說,一套量化策略,可能會先從總經、技術、基本、籌碼數據中,篩出可能有超額報酬的因子;接著經過回測分析,將因子設計成明確進出場訊號;最後結合程式,開發成自動化執行的策略。細心一點的,可能還會在策略中設計濾網、優化績效,甚至透過濾網即時檢驗因子是否失效。綜上所述,可見量化和質化最大差異,在於消除人為主觀偏誤,只在最初的數據篩選、策略設計中,加入少部分人為決策,而在後續的買進賣出、判斷策略是否失效等,通通交給程式來執行。
這樣有三個好處,其一是成本低,不再需要研究員費心call公司、經理人盯盤買進賣出;其二是克服人性,不再會有FOMO、恐慌、貪婪、壓力攪亂,一切交給程式和策略;其三是策略可以廣泛適用,不再受限於人力研究範圍。
時下火熱的ETF產品,其實也可理解為量化交易的一種。一旦ETF設計出指數,基本上就如同一套自動化、按紀律執行的量化策略,也因此管理費遠低於主動式基金。如果再更進一步,我們把量化交易的因子挖掘、進出場訊號也設計交給機器來執行,那就會是目前最火熱的AI了。在美國,AI機器人理財已不是新聞,台灣也有阿爾發、Growin等團隊開發相關技術。

AI是否會全面取代股票經理人和質化研究員?

隨著科技的進步,量化交易和AI投資已經成為風頭正勁的趨勢,但是這樣的科技是否能夠取代質化研究員和股票經理人呢?
不過,要說量化交易、機器人理財(AI)要全盤取代傳統偏種質化的研究員、經理人,恐怕還言之過早。首先,對許多大型資金(如壽險業)來說,放在有價證券的資金部位動輒上億,不太可能利用量化交易策略頻繁進出市場,且過大的資金量體進出,也可能造成市場動盪,或者令某些因子、策略失效。

其次是,目前在台灣法令規範上,壽險業也不大能用程式進行量化交易,所以多半還是仰賴研究員進行股市、債市研究,並找出中長期的投資標的。就算撇除壽險等大型資金的特殊情況,其實目前市場上仍有許多非結構化資料可能影響股價,卻未必能放入量化交易策略中。也因此,質化分析依舊能在投資市場保有一席之地。
再者,開發量化交易策略的前提,仍需要對數據的理論認知、解讀、分析,才能進行篩選,否則開發策略只會像是無頭蒼蠅。所以,要找出市場數據與股價關聯性,依舊需要經濟、產業、商業模式分析等質化知識。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應該是結合質化與量化優勢,才能確保投資組合有最佳效益。

AI機器人理財,仍有三大挑戰要過

圖片來源:羊羽原文

至於AI,受到的法令限制則更為嚴苛。雖然在美國,機器人理財相對普及,但目前台灣並不允許金融機構提供「機器人理財的全委自動化交易」,意思是,你不能把錢完全交給AI操作,AI只能提供投資建議,最終使用者仍須親自按下同意,才能操作,便利度並不高。

但就算退一萬步,假設台灣法律全部鬆綁,AI機器人理財發展仍有三大挑戰:

其一是,機器人理財的原理,是透過AI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如SVM、LightGBM、RF等)進行訓練,進而去辨識、分群股票的漲跌,最後做成投資決策。然而問題在於,這整段訓練過程中,開發者能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選擇要餵入哪些資料做訓練,二是可以微調演算法中的訓練參數,但除此之外,關鍵的訓練、演算過程基本上是黑盒子,也導致要優化、調校AI模型難度相當高。
況且,在股市沒有標準答案,又有諸多人性因素參雜的前提下,連人類都未必能做出正確決策,更何況要去訓練、調校AI,更是不易。
更糟的是,萬一沒有慎選餵入的數據,還可能產生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窘境;又或者,如果過度優化,則會有Overfitting的疑慮,這些技術問題都還有待一一克服。

其二是,量化交易策略中的「有效因子」,其實在過去幾十年間,已經被人類實驗地差不多了,AI能找出的因子可能也都大同小異,要開發全新因子尚有難度,除非有將更多非結構化資料放入訓練,才有望突破。


最後,如果AI策略普及,反而可能造成的現象是,大家都在捕捉相似feature,使得市場變得更加有效率、快速修正錯誤定價,投資人可以獲得的Alpha(超額報酬)也會因此減少。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都在使用相似的模型和feature,也可能在市場動盪時產生大跌風險(大家都因為同樣訊號集體賣出)。

若將來發展到極致,可能會演變成AI算力大戰,誰擁有更多的算力,誰就能訓練出更強的策略和模型,不過,屆時大概也不是小散戶能插手置喙的餘地了。

雖說,台灣距離AI大舉入主市場的日子或許還很遙遠,目前多半侷限在小規模的2C市場和金融機構中使用,但在長遠的未來中,投資人仍須認知到AI的效益、用途和風險,比起被工具取代或打敗,更應該去善用工具。能將質化、量化、AI三者,截長補短、發揮綜效的人,或許才有望笑到最後。

原文出處
本文經 羊羽 授權轉載

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與產業研究。過去在財經媒體《遠見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大量與產業接觸、拜訪企業的實務經驗,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產業投資與大眾間的轉譯者。


小人物實習編輯:queenie
核稿編輯:Lori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上)

到尼泊爾這件事引起了家裡長輩的擔心,但我們要認清的是,我們不該只怪罪某個國家的危險,而是要有責任地保護自己。

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下)

「志工」需要理解到,你在幫助的不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是和一個和你我沒有什麼不同卻又沒有交集的人,分享彼此的世界。這次的尼泊爾行提醒了我,這輩子一定要更謙卑地去服務世上的人。

「冷漠」反而是好事?要想好好生活,我們都要學會「適度冷漠」

當我們站在他人的立場體會對方的情緒,我們會感到自己被他人信任,產生一種崇高感,也加深我們和傾訴者的連結感,讓我們內心深處湧出一種獨特的快樂。但當這種同理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直到我們內心無法承受時,我們就會發展出一種「冷漠」來保護自己。

《奇蹟車站》:要學會擁有,必先學會接受失去

電影請來人氣動畫《你的名字》導演新海城十歲愛女新津知世,飾演女主角沙也加搭檔可愛白色柴犬露露。透過由《在咖啡冷掉之前》女星有村架純的旁白,交錯編織沙也加的現況與回憶片段。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