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醒著或睡著,錢總是一直處於流失的狀態。」
《金錢心理學》是由行為經濟學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和財經作家傑夫.克萊斯勒 (Jeff Kreisler)所著。在書的一開始,開宗明義地提及「本書並非要培養理財素養,也不是要教導大家如何精打細算。反而是期望能協助人們探討在金錢方面常犯的錯誤,以利在未來做財務決定的時候,可以做出更好的決策,或至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花錢如果是一種日漸養成的行為模式,我們又是如何養成目前的花錢與消費習慣的?有哪些花錢決策是錯誤或不夠明智的?書中並沒有對習慣的養成因素多加探討,但光是指出消費與花錢的錯誤方式和迷思,就足以讓人反覆咀嚼好一陣子。
1. 忽視「機會成本」
「當我們把一筆錢花在某樣東西上時,現在或未來的任何時刻,都不能再把這筆錢花在別的東西上了。」
亦即,有限的金錢無法拿來做完我們想要做的所有事情,但人們卻常常在選擇的過程,未能充分考慮到我們因做出選擇而放棄了哪些選項。因為要思考這麼複雜的情況,讓人覺得太抽象且太困難,乾脆不思考就好,因此直接地做出消費的決定。
2. 因「相對性」而做出錯誤的評估。
當我們面對著新的、不熟悉的產品或服務,在沒有參考值的狀況下,我們容易做出錯誤的價值評估。或是只被「折扣」二字迷惑,無法判斷該價格是否真的划算或合理。
例如,前些年才開始在台灣市面上出現的櫛瓜,從沒看過的人可能會被老闆的「減重效果超好」或「來自國外」等說詞打動,在無法跟隔壁攤商做比較的狀況下,以1條100元的昂貴價格拎回家,還覺得自己賺到了。殊不知,只要走遠一點,就會看到其它店家以100克15元或1條30元的價格販售。又或是,看著某知名品牌祭出6折的優惠,就衝進去瞎買一通,卻沒注意百貨公司是以原價打折計價;但一模一樣的東西在Outlet(暢貨中心)雖未打折,卻因為是過季商品,算下來比原價6折的價格還低。
在這樣追求低價與不熟悉背景的狀況下,我們經常被優惠、廣告用語吸引、說服,打開購買慾望的開關。
3. 「$與%」也常變成魅惑人心的一個重點。
書中有個很有趣的例子:「在店裡想買60美元的跑鞋時,店員透露另一家店正在特價,一雙只要40美元,只是需要多花五分鐘的車程。人們多半會覺得值得,而願意多花五分鐘到另一家店購買。若品項換成一組要價1,060美元的家具,就算店員表示花五分鐘車程的店有相同的物件,售價只有1,040美元,多數人不會再多花那五分鐘過去購買。」
一樣是省下20美元,一樣是五分鐘車程,因為拿來計算的基準點(%)不同,造成人們的感受有著相對性的差異,而做出迥異的選擇。
再舉個例子,如果花了1,000萬買下一棟房子,人們通常不太在意要再多花20萬元做裝潢。然而,如果這筆20萬元的開銷,是因為房子突然漏水而需要支付,人們可能會斤斤計較為何廠商是開出20萬的價格?而不是只有2萬元或2,000元。
這些奠基在相對性思維的作用下而出現的決定,並不見得是合理或正確的抉擇。我們只因為消費金額的百分比而做出「容易」的抉擇,但那個選項卻未必「正確」。
4. 「綁售」模糊我們的判斷。
為了銷售而刻意塑造的優惠方案比比皆是,消費者也常因為「便宜」而上鉤。例如限時優惠、買一送一、加一元多一件、分期零利率、滿千折百、多加100元就可以得到xx優惠等。
我自己以前就常被網路書店或線上購物平台以xx元免運的販售方式催眠,原本只需要買A和B就好,最後為了湊到免運的金額,想到C和D也快用完了或同為需要購入的產品,就再多花半小時或一小時的時間,以達成xx元的目標。然而,C和D或許並不是現在急需的,現在不買也沒關係。或是,那半小時或一小時原本應該拿來做其他的事情,我卻將其耗在「免運」這個莫名其妙的目標上。
5. 如何獲得錢財,影響花錢的方式
人們通常會把薪資拿來支付帳單,因為那些錢是辛苦、認真賺來的。但若這筆錢是賭博或較不費力得來的,會因為罪惡感而將部分捐給慈善機構,或將這些錢才用於享樂的事物上。所以,別羨慕那些中大獎或得到大筆遺產的人,那些錢畢竟不是自己掙來的,流失的速度可能會比得到的還快。如果是自己所努力賺來的,或許就有辦法撐得久一點。
又,像是最近政府普發的全民6000元,則會讓對於慾望的消費有了宣洩的出口,可以利用這筆錢出遊、買奢侈品而不覺得心痛。
生活中充滿各種金錢決策,《金錢心理學》帶我們去廣泛探討日常議題,並透過揭露我們對於金錢的常見思維,帶著我們去看見、思考在消費時的心理脈絡,近一步幫助我們改善用錢習慣。
本文經蔡翊楦心理師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