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其實是一個權力分明的地方
「我們做小孩的人,表面上是因為爸媽愛我們,所以我們生活在這個屋子裡,但其實我們是有領薪水的。」
這份薪水,就是爸媽對我們的照顧。
蔡康永認為身為子女,我們不可能沒有「吃人嘴軟」的心態,即便是對自己的父母、家人,也是難以避免的。子女對於父母,或許是出於愛,所以願意報答;或是出於敬畏、懼怕,所以想表現得讓父母滿意;又或是想維持領這份「薪水」,因此努力表現,符合父母的期待。其實家人之間就是如此難以將感情和道德、規範區分開,即使有親情,也依然會存在權力的區別。
《教父》中的家庭觀:隱晦的父愛和逃不掉的家庭繼承
蔡康永回憶自己成長的經歷,父親除了要求他讀一個碩士學位之外,從來不會干涉他的人生,也從不問他做這件事時開不開心,蔡康永曾經在報紙上的周六專欄寫文章,父親每次看完後也從不過問內容,只是默默的將看完的報紙摺疊好放在蔡康永的桌上,透過如此隱晦的方式表達深沉的愛。
對於家庭,讓蔡康永最有感觸的一張電影海報,是《教父》中兒子目睹父親被敵人開槍射擊,自己卻拿著槍蹲在路邊痛哭的畫面,他發自內心的感嘆道:「做那麼厲害的爸爸的兒子很累」,誠如他所描述的,父親從小就不會對自己有太多要求和干涉,連表達愛和關懷的方式也都十分內斂低調,但即便是這樣,依然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無形的期待和壓力。
「我們生在什麼家庭,就是會收到什麼樣的價值灌輸」,蔡康永舉《教父》中的兒子為例,他原本可以選擇加入軍隊,走在正派的道路上,與家人的黑道事業區隔開,但他卻為了替父親報仇而變成一個罪犯,最終繼承了家業。現實或許不會像電影情節般,但原生家庭帶給我們觀念和人格的養成,同時也帶來許多逃不掉的壓力和責任,無論我們再怎麼有意識的抗拒,再怎麼極度的排斥,我們始終都無法否認,原生家庭總是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
從家庭開始練習設下界線、建立自己的標準
「當孩子惹自己生氣,父母還是得吞回去」、「因為老公賺錢養家,因此需要給他自由和空間」、「孩子仰賴父母扶養,因此孩子要回報父母」…,諸如此類的例子說明家庭的權力分工其實是相當明確且常見的,我們能在家庭中學習如何與人互動、溝通,「家人並不是可以包容一切,而是可以從家人開始練習如何與人設下界線」。
我們很難對家人設下界線,卻很容易隨意跨越對方的界線,要如何在親情和劃設界線之間取得平衡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若是我們從不設界線,某天當你無法負荷家人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時,你會難以拒絕或做出抗爭,因為你從來沒有表達過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常常是難以切割的,無論是價值觀、性格或是習慣,若要改變這些根深蒂固的東西,內心總是會糾結不已,甚至會產生愧疚感。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套「自評系統」,不要總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滿足對方的要求,而忽略掉自己的底線。因為常常在親情關係裡,大家都難以克制自己過度要求、過度期待,甚至有許多父母把生活重心都放在兒女身上,而也有許多子女為了證明自己的孝順、優秀,將自我價值都寄託在父母的反應與肯定,一旦達不到期望或者對方不在自己的生命中了,就會頓失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