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一年級便出版《爸媽離婚再婚教我的事》的可心,有著早熟的見解和思考。童年時經歷爸媽吵架、離婚、媽媽再婚後重組家庭的生活,深知家庭帶給孩子的影響十分深遠,因此希望可以藉由自己的故事幫助許多有著同樣經歷的人。
「出書、寫字是一種自我療癒的過程,寫書時要梳理邏輯和順序,去分類和整理,這是一個讓自己深思的過程。」十九歲的可心想寫書給予和她有相似經歷的人一些勇氣和信心,也藉由寫書將自己的成長歷程記錄下來,並在這個過程中與曾經的自己及傷痛和解。
經過七年的時光,可心的故事從家庭生根,在她燦爛耀眼的人生道路上開枝散葉,成為她一路上的養分。
結婚和離婚,都只是在某一個人生階段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對於「離婚」一詞,許多人都會抱持著避而不談的態度,甚至認為這是一件丟臉、見不得人的事。但可心認為離婚其實只是一個中性詞彙,它代表人生中階段性的一個抉擇。要將它視為正面還是負面的詞意,端看我們要如何看待它、善用它。
可心的父親是在美國長大的華人,母親則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可心的父母在母親於美國留學時相識,對獨自在異國讀書的母親來說,當時在美國擁有廣闊社交圈、生活如魚得水的華裔青年就像她的真命天子一般;而可心的父親也認為具有東方女性那股善解人意、細心入微的母親也是他能夠相伴到老的伴侶
成長環境的不同,帶給可心的父母們極為不同的個性和價值觀──他們當初相愛的原因,卻也是兩人婚姻中的最大難關之一。
可心談到母親時,腦海裡總浮現她操持家務、節儉並讓家庭安穩的印象。也因此,可心的母親會對父親帶著孩子做一些冒險、不安全的事情感到憤怒,她希望孩子能在正規、合乎常理的生活裡成長。
「媽媽的成長經歷也讓她從小便十分缺乏安全感、對人較為不信任,這也造就了她更為保守、謹慎的個性。」童年無法理解的母親,在可心長大後就漸漸能體會她所有行為背後的不容易。
而可心的父親則是擁有著較為自由奔放的性格。他會在颱風天帶著孩子出門看招牌被風吹落的畫面,也支持孩子不去上補習班或希望孩子能出國念書。相較於母親,父親看待事情的觀點較為開朗、樂觀,也對人較有信任感與安全感。
雙方的文化差異以及由此衍伸出的不同理念,讓婚姻逐漸出現大大小小的破洞,這樣的爭吵與不合也延續到母親再婚後。
可心舉例說明:「媽媽把我們送去寄宿學校,爸爸卻認為那是因為她再婚後不想照顧我們,而由於媽媽的反對,我們放假時去找爸爸玩,都要騙媽媽是和朋友出去」。
這也讓可心由衷地認為「父母的離婚是一件好事」,離婚不僅讓雙方過得更好,也讓小孩得以遠離無止境的爭吵帶來的灰暗生活。
雙方溝通不良以及對彼此的不信任,造成對對方行為的妖魔化,她深知雙方根本上的差異、各持己見和拒絕溝通,讓這段婚姻以離婚收場成了最合適且必定的結尾。
「我仍然希望當時他們能不要放棄溝通,但我已經不在意誰先提離婚,也不在乎輸贏了,真相重要嗎?人總會被自己相信的和所見所聞影響。」這是經歷了父母離婚後,帶給可心的體悟,而這些體悟也成為了她日後生活及工作上的珍貴養分。
理解,並不代表認同
「理解」並非分出對錯或者輸贏,而是去探討對方行為、言語背後的原因,從而理解對方為何會產生這些想法,但這不代表我們必須或能夠去認同對方。
誠然,在婚姻裡磨合、衝突都是一定會發生的,但最重要的還是「溝通」與「理解」,而不是雙方都避而不談,用各自的想法去誤解對方的行為。如果在婚姻中無法理解彼此,雙方都沒有努力的動力和面對的勇氣,這份疲倦感及厭惡感便會不停地蔓延、茁壯,那麼此時「離婚」便成了一個最合適且對所有人都好的選擇了。
「離婚」是一個中性詞彙,不是失敗,更不是虧欠,而是選擇
「我對自己說:『要有自信、幽默一點,不要把離婚看成負面詞彙。』」提到父母離婚的影響,可心說自己充分體會到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深遠,父母的心態和作法會直接導致孩子對離婚的看法,因此她建議離婚的夫妻應該以平心看待「離婚」一事。
「平常心」不代表對離婚一事避而不談,而是父母應該抱持大方、有自信的心態,並且放下權威者的形象,主動關心孩子並與他們溝通,互相分享彼此的心事和感受,甚至可以適度地表示自己的軟弱之處。
「孩子能否健康的成長,與婚姻的健全沒有絕對關係,而是與父母是否以正面、健康的態度引導孩子有關。」
從小親身經歷過父母離婚,可心更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麼,若是將來遇到同樣的情況,她也會主動對孩子提起自己小時候的相同經歷,讓孩子知道不必因此感到自卑,當我們自己以正面、有信心的方式面對,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眼光。
許多單親媽媽在離婚後對孩子深感虧欠,所以會想盡辦法彌補孩子,但「彌補」的這個動作反而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確是被虧欠的,可能會讓他們更加予取予求,心中也可能永遠認為父母的「離婚」造成他們獲得的愛是不完整的。
「愛不是一個披薩,並不是定量的,當你得到更多的愛,反而更能去愛人。」可心不認為父母的離婚對孩子而言會是虧欠和失去,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離婚是一件正常的事,既然同為一家人,更應該共同面對、一起成長。
成為一個感性與理性兼具的「觀察者」
父母在離婚過程中許多不理性的行為,也使得可心需要成為更理性、更成熟的作為一名調停者,同時她也在過程中獲得許多成長和自我了解的機會。
小時候因為父母爭吵不休,讓她十分厭惡、排斥與人爭吵,甚至在路上看到她人爭吵的場面都會感到不安、緊張,因為她認為爭吵十分疲憊且容易使焦點被轉移,而她對當時不停吵架、無法退讓的父母深感不理解。
隨著年齡增長,可心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出國留學、談了幾段戀愛,她發現需要靠人生經歷的積累,有些年幼時不理解的事才會豁然開朗,無論是父母的爭吵,還是離婚背後的意義和成因,她都更能夠感同身受且理解他們的立場與心情。
「我發現當我站在一個較遠的角度綜觀事情,反而讓自己更輕鬆、更不用受情緒或壓力所困擾」
「有時不需要答案或結果,因為變因太多、詮釋的方式也不同。社會不停變化,我們能做的就是當下認為最好的決定,但這不一定會是結果。」
人生不能重來,永遠沒有人能知道什麼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得到答案和結果也並非好事,所有決定的好壞都出自我們的想法和心態。可心從父母離婚的成長歷程中,收穫了比他人更早熟、更的個性,影響了她的個性、職業和價值觀,也成就了她看事情的高度與格局。
可心抱持著永遠開朗、自信、樂觀的態度迎接接下來的人生,也帶著滿滿的期待暫時卸下先前的工作,踏上屬於她的世界之旅。
採訪、撰稿:Queenie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