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的管教態度不一致時、或是夫妻雙方不睦時,孩子自然會見縫插針、柿子挑軟的吃、喜歡找好說話的那方,久而久之,孩子和好說話的那一方就形成了「聯盟」,共同對抗另一方──這就是家族治療中提出的「三角關係」。而三角關係則會衍伸出四種不能輕忽的問題。
- 1 跨代聯盟:孩子變成父母的「情緒配偶」
父母之間時常爭執,使得父或母向孩子訴苦、試圖拉攏孩子,甚至希望孩子能選邊站。有些孩子夾在中間,覺得不知所措,對另一方感到罪惡感,也有些孩子和某一方形成心理同盟。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可能凡事都以他人的需求為優先,替他人著想而犧牲自己;認為唯有被他人肯定,自己才是有價值的,導致低自尊。
- 2 親職化:孩子成為「小媽媽」
面對父母的衝突或缺席,孩子開始盡力做個「乖孩子」把自己份內的事情做好,不讓父母操心。有些孩子會開始承擔更多家務、照顧弟妹,或中斷學業、打工賺錢幫忙還債,甚至照顧生病或失能的一方(如生病臥床、酗酒、失業),變成了父母的父母。
在華人文化中,親職化的孩子可能反而被讚揚、肯定,例如被讚美是「孝順的孩子」、「長姊如母」。孩子在身心發展未成熟的狀況下,被迫提前長大,承擔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壓力,導致這些孩子長大後,可能習慣壓抑或忽略自己的需求。
- 3 攻擊式迂迴(代罪羔羊):孩子被認為是「小惡魔」
當父母持續衝突時,孩子若出現問題行為,父母就能聯合起來,共同處理孩子的問題,而轉移夫妻原本婚姻的衝突。孩子也會相信自己是不乖、有問題的孩子,形成負向的自我驗證預言,而做出更多偏差行為。
孩子的小問題,可能被放大為嚴重、叛逆、故意的狀況,使得親子衝突愈發強烈。
- 4 支持型迂迴:孩子變成「小病人」
面對父母持續的衝突,有些孩子表現出體弱多病、無能的樣子,使得父母忙於照顧孩子,而無暇繼續發生衝突。因此,這些孩子的病痛很難真的好起來,而父母則更有理由擔心孩子的身體狀況。這麼一來,便形成惡性循環。
為了不讓孩子受影響,父母的「自我覺察」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和家人已經出現三角關係,我覺得關鍵是「回到原本最單純的夫妻關係及親子關係」。夫妻之間的衝突由夫妻之間來處理,不過度牽扯到孩子、不讓孩子涉入其中。
當孩子與父母形成三角關係,父母就能避開原本的衝突,但孩子卻被迫承擔不該屬於他的責任,使孩子身心無法健康成長,父母也沒有機會好好處理婚姻關係。
文章授權摘自寶瓶文化
書名:先陪伴,再教養──讀懂孩子不愛念書、手機滑不停背後的困境,校園心理師給青春期父母的27則心法
作者:蔡宜芳心理師
出版社:寶瓶文化
實習編輯:陳念渝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