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關係經營友情歷史悲劇與人性孤獨之下的《伊尼舍林的女妖》

歷史悲劇與人性孤獨之下的《伊尼舍林的女妖》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遠駐於愛爾蘭西海岸的伊尼舍林島上,派瑞(Pádraic,柯林法洛飾)過著如軍旅般的生活──每天種田牧牛、下午兩點找好友康姆(Colm,布蘭登葛里森飾)到島上唯一的酒館報到、聽著音樂聊著閒話,日復一日。沒想到有一天康姆執意絕交,派瑞百思不得其解,消息更震撼眾人,劃破遺世小島的寂靜。

圖片來源:探照燈影業《伊尼舍林的女妖》劇照。

寂寥併發的存在主義與孤獨恐懼症

事實上,康姆一直渴望透過音樂成為不朽,然而年歲徒增,生活槁木死灰,他產生了強烈的生存危機。對自己人生價值感到虛無的同時,他於是決定割捨一切無知、佔據他思考時間的事物,好抵抗鐘聲敲響的窒息感。康姆對未來的焦慮,偏激地呈現在誓言中——他不只要在心理上解開與派瑞的連結,更要實際割下手指,用靈與肉的代償,宣揚名留青史的決心。

另一邊,康姆的離去改變了派瑞的生活規律,作為一個沒有夢想的「好人」,他急切想挽回這位老友,畢竟,伊尼舍林就這般大,哪裡還能找到新朋友來填補康姆的空缺呢?派瑞對康姆生活空間的侵占,反過來侵蝕了他的內心,引爆他對「孤獨」的深層恐慌,就此,連派瑞最大的優點「善」,也隨風而逝。

「你的父親被車撞了,情況很嚴重,你趕快回去,否則他將孤獨地死去」
「什麼?我的父親快死了?」 
「不,比死更糟糕」 
「還有什麼比死亡更糟糕?」 
「孤獨」

圖片來源:探照燈影業《伊尼舍林的女妖》劇照。

在歷史血痕之前,我們如何面對道德

透過康姆與派瑞兩位好友的人生志向,《伊尼舍林的女妖》點出人生奔逐「偉大」亦或「良善」的辯證,然而,電影並未流於表面,而是藉由康姆與派瑞背向彼此的發展,以小窺大,引出愛爾蘭內戰(Irish Civil War)的歷史瘡疤。

1922 年,愛爾蘭主導上動盪不斷,前腳獨立戰爭剛平息,後腳又因為對英愛條約產生分歧(註1)—一派是民族主義者推崇的共和國,實現真正的獨立自治;一派則是親英派的高官,支持加入英聯邦。兩隊人馬原本在獨立戰爭中並肩抗敵,卻因為立場不同交惡、掀起內戰——乍聽為相當熟悉的政治漩渦,始終,人類不斷捲進歷史。而愛爾蘭島上的暴力與傷痕仍如幽魂般遺留至今,當年真相的揭露與否,更存在著倫理難題(註2)

至此,更顯現出《伊尼舍林的女妖》的特別。電影中沒有任何一顆鏡頭直視戰爭,其透過側寫與暗喻的選擇,讓悲劇有了得以舔舐的糖衣,儘管內核依舊是燒毀的康姆小屋灰燼。

此外,其他角色的發展也補充說明了愛爾蘭內戰的影響,比如說,康姆與派瑞的爭吵連帶改變了島上居民的人際互動,好比引起戰爭後,實際遭受牽連的其實是市井小民;愚昧但被家暴的多明尼克(Dominic,貝瑞柯根 飾)則引射隱匿在暴力下、無人關心的受害者;亦有派瑞的妹妹(Siobhán,凱瑞康頓 飾)代表遠離封閉之地的文明人物⋯⋯種種展現了《伊尼舍林的女妖》劇本之精妙,無一處不塑造寓言。

圖片來源:探照燈影業《伊尼舍林的女妖》劇照。

超自然氛圍下的黑色幽默

於是乎,《伊尼舍林的女妖》結合人性和史實,創造出一種敘事、多種解讀的有趣景況,更有神似女妖的老婦人、聖母像、氤氳繚繞的湖景,形塑出神秘與超自然的氛圍,增添了這部寓言的神話性。遠離內戰的伊尼舍林島(註3)貌似如桃花源般和平靜謐,實際上是自我禁錮、扼殺心靈之處,外在美景與內在衝突,對應著歡樂的小酒館與居民的實際人生,最終,他們若不是因天真而死,也會無聊死,出走似乎才有一線曙光。


是悲劇,也是喜劇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曾道:「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規律的平庸看似美妙,卻能逼人絕望。無處不在的報喪女妖(Banshee)敲響的不僅是友情的喪鐘,也是對無知之徒的警訊,而誰又真的能清醒呢?




註解1:相關影視作品推薦:《豪情本色》(Michael Collins,1996)、《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2006)。資料來源:血祭愛爾蘭─以《豪情本色》與《吹動大麥的風》來探討英愛歷史糾葛,2014。(回到文章)
註解2:參考自中山大學林玉珍教授,1920年代初期愛爾蘭歷史探究。資料來源:暮氣、黑暗、秘密:糾纏愛爾蘭的歷史冤魂──專訪中山大學林玉珍教授,人文.島嶼,2022。(回到文章)
註解3:伊尼舍林島其實為虛構的島嶼,《伊尼舍林的女妖》的實際拍攝地是位於愛爾蘭西邊的阿基爾島(Achill Island)和伊尼什莫爾島(Inishmore aka Inis Mór)。兩島皆以自然景觀聞名,前者沼地壯闊,後者山崖臨海,為電影的悲涼徹底昇華。

本文經Vivian授權轉載,並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作者專頁。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山道猴子背後的魔性插畫:帶你認識經典迷因「wojak」的流派

最近廣為流傳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而片中人物皆採用Wojak迷因漫畫角色呈現,深受2019年流行的網路迷因Wojak漫畫的啟發,而這樣的漫畫系列主要呈現了不同Wojak角色之間簡潔的互動情節,在影片中,Wojak漫畫則成為了基本元素,用以為每個角色賦予特定的屬性和性格塑造,也因此透過諷刺的方式成為這個世代的感觸。

朋友出國玩,看清真面目?帶你看出國旅伴的6大問題

隨著世界解封、暑假的到來,許多人選擇和朋友一起出國旅遊,然而卻在旅途中發現朋友的「真面目」,也因此導致友情發生裂痕,而我們又該如何在不尷尬的狀況下畫出自己的界線,讓彼此有個舒服的旅行?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聽什麼音樂,買什麼商品:從Uniqlo和無印良品歌單看音樂與消費的神秘連結

你是否曾經在商場中無意識地隨著音樂的節奏踏步,或在某首歌曲的旋律下決定購買某件商品?這篇文章將揭示音樂如何巧妙地操控你的消費慾望,從影響者文化到品牌策略,探索音樂與消費之間的深層關聯。

婚姻處方籤:離婚就是一段新的開始,何妤玟教你如何與一段關係好好說再見

在努力維繫婚姻關係中,何妤玟也學會了放手。「我很努力去爭取我想要的,但如果我找不到也爭取過了,那麼坦承的面對之後,我就會選擇好好放手。」這一段經歷不僅是對一段關係的告別,更是一個人生階段的結束,對過去的自己說出了那句深具意義的「再見」。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從冰河之下奮力上游:「三條魚」詹喬愉,第2位成功登上聖母峰的台灣女性

從小就熱愛在戶外跑跳的詹喬愉,開始登山後也曾因意外墜落至冰河。雖然左腿神經受損,但憑著對登山的熱情、復健與山友的鼓勵,她終於成功挑戰兩座8000公尺的高山,成為台灣第二位登上聖母峰的女性。

「成功補習班」:正視青春的果實,藍正龍導演寫給年少時期恩師的一封情書

成功補習班於2023年9月上映,是導演藍正龍為了紀念生命中的恩師陳俊志而拍攝的,電影裡的故事交織著藍正龍的青春時光,同時也觸碰到親情、友情、愛情三的面向不同的愛,在義無反顧的青春中,找尋自己,同時也在連結著社會。

出道14年才拿下女主角資格,「小8」張允曦自認沒有白走的人生

張允曦以參加《全民大悶鍋》走紅,爾後投身紐約學習表演,期望有更多演出機會,但未如預期。然而,她的堅持和家人的支持讓她不放棄,終於在演藝生涯的第14年主演電視劇。

是演員、是潮模,也是網紅:不再迷惘的迷惘美,電眼女神「李優」

李優,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不僅在藝壇上以演員和畫家的身分嶄露頭角,更在網路上以網紅和潮模的形象受到大量粉絲的喜愛。她的歌曲「迷惘美」不僅在音樂界取得了出色的成績,更成為了她的代表作。擁有一雙被譽為「電眼」的大眼睛,李優的外貌和才華都讓她在各個領域都受到矚目,並且展現出了她獨特的魅力和不同於一般人的神秘氣質。

「街頭故事」李白:如何透過街頭似顏繪,治癒城市中的每一個心靈

19歲的大學生,因為想克服害羞內向的個性,在街頭擺起攤位,挑戰用似顏繪與1000位陌生人聊天對話,也打開了他收集故事的人生,這位收集故事的築夢者就是李白,他是「街頭故事」的創辦人,是一位圖文作家也是自媒體創作者。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