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求婚的時候,輝先生很可愛地用日文腔的中文說:「你願意做我的老婆嗎?」
然後我說「Sure」
我後來想了很久,為什麼當下直覺的反應是個這麼理性的Sure。可能是表面的原因,這個求婚符合他的個性所以不是華麗排場,場景本身就沒有痛哭流涕的劇本讓我演;抑或是心理底層的原因,也就是「我想好了,這個合約,我簽」的冷靜思考之後的自然反應。
無論是Yes或是Sure,背後都是答應求婚的意思。而答應求婚最直白的解釋應該是,「我願意和你結婚」。
裡面有三個最主要的詞:「我願意」「你」和「結婚」。既然「你」這件事情可遇不可求,我想來探討一下至少主控權在自己身上的「我願意」和「結婚」。
首先,是很多人關於對「結婚」的認識。
去年以前,其實我對婚姻是非常不信任的。有別於小時候那種對夢中的婚禮之類的幻想,在出社會之後,看了好多長輩或身邊的婚姻,看到好多破碎的,還是沒有離婚但勉為其難微笑著的,帶著心理與身裡的傷痕的,無聊平淡如流水的。我並沒有看到很多讓我羨慕到流口水的婚姻,甚至聽過太多的恐怖故事,來自於亞洲女性在婚姻裡面的小媳婦角色。那些婚姻的狀態,似乎離我想要的婚姻生活非常遙遠。
因此我不斷地質疑,人為什麼要結婚?在每個國家都高升的離婚率,到底婚姻的本質為何?不就是近代才有的一對一社會制度,只是用來促進經濟發展的工具?我過不了這個坎,也不覺得自己和男友的心理準備或經濟能力,有辦法過一個我心目中完美的婚姻生活。若已經知道大部分的婚姻都會支離破碎,就算不支離破碎也有是困難重重,那我為何還要一腳踏入這個黑洞?
因為我就是想和他一起經歷婚姻這件事。
後來聽了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她要步入婚姻之前,發現男友做了讓眾人憤恨的事情。當她經歷了自己的傷痛,也從傷痛中復原後,過了一段冷靜期,她最後還是決定與男友步入婚姻。眾人都果斷地跟她說,這種事情有一次就有第二次,你不要犯傻了,不要把自己推進深淵。
很多人問她,你為什麼最後還是答應要和他結婚?你不怕嗎?
她回答,「因為我就是想和他一起經歷婚姻這件事。」
就這麼簡單。我對婚姻的恐懼,也因為這一句話而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結婚不是特效藥,也絕對不會是一個完美的狀態。婚姻就是一種選擇,不問結果的選擇。我想和你一起用婚姻的身分經歷這個輩子的人生,如果我們到老都還是可以手牽手,一起去錢湯洗澡,那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但如果中間我們的關係因為現實的原因,而被迫中止曾經許下的承諾,那會很難過,但是我不會後悔年輕的時候,我們曾經努力嘗試過接受婚姻這個戰帖。沒有情緒勒索,也沒有誰欠誰,因為我已經想清楚可能的後果了,也願意承擔各種風險。
現代有越來越多人選擇不進入婚姻,他們的人生或許有各種不同的愛,有自由也有孤獨。同樣地,就算進入婚姻,一樣也有婚姻裡特有的愛,也有在婚姻狀態才可以體會到的自由與孤獨。理解到婚姻即選擇,才是真正了解婚姻的本質。
我不得不說句老話:愛情是需要練習的
再來,是對「我願意」的認識。
十多年來,我不斷地在愛情中嘗試、跌倒、再嘗試、再跌倒,在很多次傷心之後把自己從垃圾堆撿起來的過程裡,才慢慢拼湊出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需求,也發現了許多以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擁有的潛力。我一直都願意結婚,但捫心自問,自己在愛情中的能力,已經到達進入婚姻的要求了嗎?
從一個在台灣被整個社會捧在手心幸福的公主,一個連洗個碗都會跟男友大吵的自私鬼,失戀之後立刻掉到十八層地獄。我被迫開始學習各種一段好的愛情裡面該有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也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之中,慢慢摸清楚自己的底線。因此這些付出都是建立在自己的選擇之上,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不會感到委屈。
比如體貼,我開始為男友燉雞湯、他的朋友們來家裡的時候我也會準備大餐款待、每天冰箱裡必備納豆、味噌湯伺候。比如金錢獨立,我開始在工作上很拼命,自己的奢侈品自己買,不會讓男友們負擔,因為我有這個底氣。比如無時無刻感恩,我會在感受到對方的付出的時候,大至請我吃大餐小至幫我拿一雙筷子,不厭煩地說出我愛你和謝謝。我願意在對方忙碌的時候包辦所有的家事,毫無怨言,只因為知道一段感情是彼此互補。比如在他的朋友面前給足他面子。對他的家人給予優先權。這些看起來是犧牲的事情,我做得甘之如飴,對方也會用他的付出來愛我。我似乎對於如何經營美好愛情的秘訣越來越通透。
婚姻不是愛情的延伸,是另一種相處模式的起點
婚姻只是下一種愛情模式的起點。但回首自己小時候談戀愛的模樣到現在,我不得不說句老話,愛情是需要練習的。愛情修練你的性格,它會把你覺得這個世界該有的軌道打掉重練,也會讓你有無數的期待以及無數的落空,很多的眼淚,很多短暫的雲霄飛車,很多錯過的對的人,也很多錯的人但開了你的眼界,甚至改寫了你的人生計劃。對於過去,我只有感謝,不只是那些已經離開的人,也是那些一路看著我跌跌撞撞到今天,對我不離不棄的家人朋友們。
所以我願意,我願意和輝先生一起進入這段新的關係,也希望我可以在婚姻中持續成長,持續享受各種體驗,持續增進愛人的能力。
全文轉載自Irene Lu 建築人類觀察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