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和交友軟體的普及,使得人們尋找另一半的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這些平台的出現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問題是過度要求條件。人們在使用這些平台時,往往會設定非常嚴格的條件,比如對方的職業、學歷、外貌等,這樣一來就容易導致忽略掉一些可能很適合自己的人。而且,這些條件往往只是表面上的,並不能真正反映一個人的價值觀和品格,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人們在選擇伴侶時出現盲點。
此外,交友軟體的頁面設計也會讓人產生在選擇商品的感覺。人們在使用這些平台時,經常會看到一個個的用戶資料和照片,這種類比容易讓人產生把對方當作商品來挑選的錯覺。人們在交流時往往只會關注對方的外表和基本資訊,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人格特質和內在價值。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將對方的價值和魅力減少到表面上的因素,忽略了人與人之間更重要的連結和共鳴。
當代交友的狀況,已經漸趨明朗並且表現在六個要點上:
1. 理智化
把尋覓對象的過程轉化成一種說得清、道得明、條件有共識、可匹配,還可以自我反省的過程。
ex. 對象的身高、體重、收入、性格、偏好、生育目標、毛髮多寡…等等等等。
2. 邂逅對象理性化管理
隨著網路科技的發展,透過技術「管理與對象的互動」。
ex. LINE最愛、FB摯友、電話關係人、Email優先…等等等等。
3. 視覺化
可透過網路評估目標對象的照片與影片,欣賞與比較。
ex. 社群和即時通訊軟體上的照片、影片…等等等等。
4. 計量
網路平台結合心理學和市場經濟,發展出評量與篩選的程式,進而不自覺讓尋覓對象的過程成為可計算、可程式化的過程。
ex. 臉書、IG與交友軟體上的出現頻率、出現排序與速配百分比….等等等等。
5. 競爭
過去,擇偶的評比與排序相對含糊、曖昧不明,網路時代加大擇偶的對象數、條件與匹配頻率,直接強化競爭。
ex. 加好友、分類、多平台註冊…等等等等。
6. 效用最大化
基於上述,我們對異性的評價數量越來越大、條件越來越豐富、品味越來越深化、標準越來越明確、想像也越來越完美,就像消費市場中不斷升級的產品品味。
ex. 隨著社會歷練增加,開始渴望更富有的伴侶、外貌更好看的對象…等等等等。
上面六種「過度使用理性」的常態已是文化共識,也可以說是我們絕大多數人下意識的評估邏輯。但回到真實生活,我們自己(或常聽見的故事)的結局卻往往不如當初預想,甚至天差地遠。
如果結局未必能理性,影響結局的更多是感性,那也許理性反而成為愛情(或婚姻)的阻礙。
想到這,即使知道這是理性的現實,還是莫名覺得悲哀…也許,這是新的時代現象。
編按:
總的來說,隨著社交媒體和交友軟體的普及,人們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過度要求條件、商品化的感覺等。這些問題導致人們在選擇伴侶時容易出現盲點,忽略了對方的內在價值和人格特質。因此,我們需要保持理性和現實,但同時也要記得,愛情和關係不能單純地被數據和條件所定義,我們應該保持開放和包容,並繼續追求真正的愛情和幸福。
本文授權轉載自傑克大公
本文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作者專頁。
小人物編輯:Lori hsieh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