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你們,早生貴子!」
在新婚的場景中,常常有如上述的對話。「早生貴子」普遍地被認為是男女結合的重要目的之一,甚至是「家庭幸福」的指標之一。但是在實務經驗中來看,女性懷孕以至於生產,都會衝擊到原有夫妻間的親密關係。學術研究的資料顯示,懷孕時期的婦女受到家暴的機率比非懷孕婦女高出許多!
我們觀察到「開始有小孩」這件事,是男女關係轉變的重要里程碑,也常是夫妻關係由濃轉淡的起點,日本電視節目曾報導先生因太太重視孩子甚於他而再也不和太太說話長達數年 。若能明瞭這段時期的男女內在心理轉變情況,調整夫妻相處之道,由此相知互諒,當能避免家庭裂痕,減低往後家庭破碎的機率,進而成功演化到家庭發展的下一階段,意即您和伴侶組合成的新家庭系統,當產生了「親子」的子系統,能和諧的地共處。
女性懷孕後更關注胎兒,而男性感到被忽略
要能明瞭此時期的男女內在心理轉變,就必須往前先瞭解「家庭」的形成過程當時男女內在的心理狀態。
常態來說,當戀人們決定共同一起生活後,即開始營造「新家庭」的工程。雙方各自從原生家庭中「出走」後,共同結合而營造一個「只屬於我倆」的新天地,此時或許同居、或許結婚‥。不管如何,重要的是個人「歸屬感」的逐漸位移,開始由「原生家庭」進一步發展而移動到兩人所創建的新天地,這個新天地、新家庭成為兩人相互歸屬的地方,在心情上是一種「我長大了,告別撫育我的原家(長輩),也像我的父與我的母當年一樣,和另一人共創新家」。
新家庭在初期的成員相當單純而基本,只有自己和伴侶,因此回到家後,所見所聞所做之事,不是為自己就是為對方或雙方,此時相處之道就是在兩人生活交集之處取得共識。這時回到家唯一能關注的對象就是對方,除了自己之外,我們總是看著對方,想到對方的需要。當雙方默契好,合得來,共識建立快速而少衝突時,再加上時有的相互體貼,往往就會感受到一種幸福、甜蜜而相互支持的感受,許多戀人就是守著這份甜蜜,不肯往下走。
但當往下走之後,即開始懷孕後,狀況也就隨之不同,女性的身體起了微妙的變化,這種身體變化的感受,身為男性一輩子也不會知道。此時女性關注的對象,已經不是只有伴侶,腹中胎兒的成長變化,讓她時常關注體內的小生命,並想像著幼小生命在她體內的情況,而胎兒長大產生的胎動,也帶給女性無可言喻的神奇與親密感受。她希望分享這種感受給她的伴侶,也希望伴侶能體諒她因懷孕所帶來的心身不適,並期待伴侶會協助她分擔家務或減輕身體的不適,共同為將出世的孩子做準備。此時「母性」角色的顯現往往大於做為「太太」的角色。
而對男性來說,他只是在腦袋中理性地知道「太太懷孕了!」、「我要當爸爸了!」、「可以給長輩交代了!」,這種理性知悉所帶來的美好情感,往往來自於社會傳統或媒體訴諸的應有反應,更為真實的內心情感,恐怕是焦慮多於喜悅,而隨著伴侶懷孕而產生前述關注對象的移轉,以及關注份量的降低,男性更是親身經驗到一種「難以說出的被忽略感」。
在以前,下了班要回家,所要進行的活動,就是思考自己和太太的需求,而太太也是如此,在這兩人的世界中,回到家,太太可能這麼說:
「累了吧﹗休息一下,桌上有杯果汁,你可喝喝看。」
而現在,當太太懷孕後,回到家,太太變成如此說:
「我等你好久了,我腳好酸,你趕快來幫我按摩一下我的腳。」
男性當然知道太太懷了「我們的孩子」而在承受懷孕的辛苦,應該協助太太,但這種知道與應該,多來自理性及道德律,而非實際的感受。先生實際的心中直接感受反而是一種「她好像沒看到我也很累」、「她變得不再關注我了」‥….這種感受不見得會浮現在腦袋,顯現在意識層面,而能夠用言語表達出來,許多男性多是經驗到一種程度不一的煩悶情緒。如果直接問男性,「你是否因為太太懷孕而感到被冷落?」,多數的男性均會否認。
這種「難以說出的被忽略感」,會造成行為上的被動,而讓女性怑侶感到男性僅出自於角色的責任而不夠投入協助。當女性伴侶在懷孕期沒有感受到男性十足十的熱情支持,當然易衍生負面情緒而無法安定,若男性完全不去照顧女性懷孕的需求,就易引發對於與這男性結合而來的新家庭之不安全感,進而回頭尋找娘家(原生家庭)的幫忙。此時我們說新家庭出現了「退行」的狀況。
雙方對性愛的需求不同,影響親密關係
此外,一個實際又難和諧的問題是雙方的性需求不同。對許多女性來說,懷孕待產以致於接下來的哺餵子女過程中,其身體的形態、勞累與調適,都讓她對性的需求降低許多(當然仍有各階段及個別差異),而男性通常仍維持在原先的欲望強度上,若雙方無法明瞭及體會相互的需要,無法溝通合宜的方式,就容易有誤解及挫折發生。比如,當女性需要休息睡覺,而男性卻「性」致勃勃或想藉由性交來感受被愛與安慰時,男性的要求,往往導致女性拒絶或「勉強配合」,這對雙方來說,都會是一種不愉快的經驗。
就男性來說,內心可能想著:「妳不再喜歡我的身體了嗎?是不是不再愛我!」、「妳就只顧孩子不顧我!」、「怎麼可能,難道妳都不會想嗎?」、「妳有其他人了嗎?」、「我有老婆卻還要自己打手槍!」、「好吧,為了孩子,我就不找妳(我去找別人)」‥等。
就女性來說,「你很不體貼耶!」、「手不要再伸過來啦﹗你沒看到我多累嗎?」、「白天應付孩子,晚上還要應付你!」、「自己被糟蹋,糟透了!」、「孩子在旁邊,不要亂來!」、「饒了我吧!」‥.等,都是可能的內心想法。
性活動原本是兩人極為親密的關係展現,如同魚幫水,水幫魚,相互需求著的魚水之歡,在此時卻成為破壞親密關係的來源之一。
孩子出生後,男女間除「夫妻」角色之外,「父母」角色的發展與吃重會反過來壓迫「夫妻」間交流的時間與頻率,此時若不去維護與活絡「夫-妻」間的交流品質,「夫-妻」間愛的流動將逐漸成為一灘死水,甚至充滿衝突,如此家庭的基礎將會逐漸被掏空而動搖,接續的親子關係往往會被不穩定的夫妻關係所傷害。
角色從「夫妻」轉變為「父母」的相處之道
綜上所述,當懷有「貴子」之後,家庭發展邁入新的里程碑,也是兩性相處重要關鍵時期,兩人世界由單純「夫妻」角色之下,演化發展出「父母」角色,兩人間相處之道調整建議如下:
1. 要體認和伴侶的關係不會再像以前,有很大機會由濃轉淡。
2. 女性因懷孕而產生身體與心理的變化,不僅無法像以前一樣關注伴侶,更需要伴侶敏銳地照顧。伴侶若能體諒並滿足女性的需求後,也可試著對伴侶說說自己內在的心情的轉變和想法。
3. 女性可以在口頭或行動上,對男性表現「你是最重要的,有你才有他(指:孩子)」。當男性感受到被重視後,往往能解除掉「難以說出的被忽略感」,進而激勵出更多「先生」與「父親」的正向行為。
4. 在適當的情境下,討論彼此性方面的需求,以及可能的變形的方式。比如,擁抱、撫觸、手技‥等來代替性交。
5. 保有「夫-妻」單獨交流的時空,比如,每周有1-2次可以輕鬆舒服地交談,共進晚餐‥.等。
6. 認知到當願意和伴侶持續人生的旅程時,「父」、「母」角色的甜蜜負擔,其實是深化「夫-妻」關係的另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