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關係經營愛情單身有罪?愛情究竟是什麼?《單身動物園》的離經叛道

單身有罪?愛情究竟是什麼?《單身動物園》的離經叛道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2015年上映的《單身動物園》,是一部充滿科幻反烏托邦黑色幽默愛情片。在近未來的反烏托邦社會中,單身男女們被迫在飯店尋找伴侶,但是否真的需要伴侶?難道單身錯了嗎?又我們該如何在社會價值觀與自我意識中產生平衡?

《單身動物園》由兩個極端世界組成,「情侶萬歲」與「單身萬歲」。

在《單身動物園》中,男主角一開始入住的飯店功能形同監獄。

圖片來源:得藝國際《單身動物園》劇照

沒有伴侶,就變成動物

單身在電影的社會裡是一種「罪行」,必須集中在一間飯店裡,不停地進行「再教育」:無論是透過荒謬的行動劇,或是必須獵殺逃亡的單身者才能延長單身期限的「勞動」,都是如同在監獄進行的「矯正」手段。在這段「服刑」期間沒有被「矯正」(找到另一半,成為情侶)的人,即是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人,就會被變成動物。

導演以「入住飯店」突顯了社會價值觀的荒謬性,尤其是在入住飯店期間,全體住客必須時不時被逼著看完的「行動劇」,這讓我想到政府的政策宣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政府」的角色在此只是社會價值觀的「打手」,確實有著摧毀這些人的影響力的其實生活在你我之間的社會大眾。

也就是說,真正令人恐懼的是「群眾的價值觀」。

有這樣的啟示後,可以發現《單身動物園》的故事主軸圍繞著「相同性」而生。除了要和群眾相同,在愛情中,價值觀的「相同」開始成了必備要素,一旦落差產生,愛情就顯現「脆弱」的本質,產生裂縫。本來,「相同性」在感情中並非必然,像是《單身動物園》男女主角一開始萌生的愛情,即不是因為「相同性」而存在的。

「相同性」可能是相愛的契機,但不代表所有相愛都必須因此而起,但是,在《單身動物園中》,導演刻意用「期限」,凸顯社會價值觀是如何「放大」了「相同性」在愛情中的重要性。為了在「期限」內找到配偶免於被變成動物,《單身動物園》被迫入住飯店的單身者開始以「相同性」為相愛的標準,認為這是「在期限內快速墜入愛河」的必然公式。

但是想要在短時間內、在有限的人選裡找到喜好、個性「相似」的另一個人絕非易事,所以單身者們用盡取巧方式,製造出「相同性」,製造出「愛情」,這不正映照出現代人們談感情時的荒謬行徑?我想和你在一起,所以就把自己弄成「你喜歡的樣子」,縱然那不是「我」。

圖片來源:得藝國際《單身動物園》劇照

單身有罪?還是戀愛有罪?

導演在片中以「為了追流鼻血的女孩而在約會前把鼻子撞到流血的班維蕭」、「偷襲飯店時以這個房間的情侶有什麼共同特質做區分」、「為了得到冷血殺手青睞而掩蓋情緒的柯林法洛」凸顯了這個議題的荒謬性,同時以此作為主角出逃這個「社會監獄」的轉折,散發濃濃酸澀味。除了「相同性」這個大魔王以外,最好笑又既視感最深的荒謬社會價值觀非「小孩萬能」莫屬:在《單身動物園》中,如果配對成功的情侶吵架了,飯店就會塞一個小孩給他們(不是嬰兒,是孩童),說這樣很快就能解決感情不和的問題了,這個諷刺真的是精準到有點討人厭啊!

但別以為逃到在樹林中潛伏行動的「單身社會」就會闊天空,這裡面又有另一種極端體制:戀愛有罪。

憤世忌俗的導演在「單身社會」裡當然也沒放過主角,當然是讓他在這個世界遇見「真愛」。這個世界體現了單身者對於愛情、情侶「放閃」的敵視,現實社會的既視感依然悄然浮出,兩邊的世界其實一樣荒謬,端看你是否符合那個世界的政治正確罷了,有的僅僅是主文化與次文化之別。男女主角為了戀情不被發現,創造出只有兩人才懂得肢體語言,這段又讓我看見導演繼續諷刺戀愛時人們的荒謬行徑。除了他們兩個在那邊轉頭、蹲下、站起真的很可笑以外,更因為情話猶如繁星,而社會如此陰險,情人間卻以有限的方式表達,所以頭轉錯邊或舉錯手,就是截然不同的意義,是「我愛你」與「快逃」這樣的差距,亦暗示了感情中溝通不良的窘境。

圖片來源:得藝國際《單身動物園》劇照

當我們被社會價值觀蒙蔽雙眼,我們該如何自處

女主角最後被反叛軍首領騙去弄瞎了雙眼,當她好不容易與男主角逃到城市,準備正大光明地相守,但此時社會大眾對於愛情的價值觀──「你們應該相同才是相配的相同性」開始作祟。

她與男主角至餐館小憩,男主角向服務生借了尖銳的牛排刀,接著進入廁所,拿著刀子對著自己的眼睛,欲刺,他猶豫著,接著鏡頭就轉到在外等候、用盲了的雙眼木然「望著」前方的女主角,劇終。

我認爲導演丟給大家的議題是:當愛情從情感層面轉成被社會制度綑綁的形式,像是進入城市,或者可以說進入婚姻,這樣的轉換必然伴隨著社會制度價值觀的「凝視」,這個價值觀即是「相同性」。

導演用了「盲」將社會價值觀對於個人行為的綑綁的荒謬性推伸到極致:大部分的人都被社會價值觀矇住雙眼。而 Colin Farrell 的猶豫,則體現了我們「每一個個體」在這樣的社會價值觀中生活的掙扎,這樣的掙扎永無止盡,沒有答案。

圖片來源:得藝國際《單身動物園》劇照

我這部片其實藉由社會對於愛情的認同與否定,來體現「整體社會」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觀是多麽無理與可笑。

事實上愛情只是其一而已,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這種荒誕的「制度綑綁」,《單身動物園》讓我們做個旁觀者,才能看清這樣的現象,但看清了又如何?我們仍影響不了,亦敵不過這整個社會和愚蠢的眾人們,而我們又何嘗不被其影響,而漸漸變的荒誕?


本文經Lizzy Chiang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山道猴子背後的魔性插畫:帶你認識經典迷因「wojak」的流派

最近廣為流傳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而片中人物皆採用Wojak迷因漫畫角色呈現,深受2019年流行的網路迷因Wojak漫畫的啟發,而這樣的漫畫系列主要呈現了不同Wojak角色之間簡潔的互動情節,在影片中,Wojak漫畫則成為了基本元素,用以為每個角色賦予特定的屬性和性格塑造,也因此透過諷刺的方式成為這個世代的感觸。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