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專欄評論被外遇者的求生指南:重新找回愛情、希望和自己的道路

被外遇者的求生指南:重新找回愛情、希望和自己的道路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這一篇文章,會更廣泛地去談外遇跟婚姻關係之間的關聯,重點會放在本書最後三個章節。我們將一起更廣泛地思考外遇行為的意義,以及外遇行為究竟與婚姻之間有怎樣的關係,外遇在大家心中可能都只有破壞婚姻,但也有一種可能性,是透過外遇來保護婚姻;有些外遇者,會認為自己從頭到尾都不想要傷害另一半,是想要保護另一半、保護婚姻的,那麼,何以他又做出了傷害另一半的外遇行為?

詹惠文諮商師:「此篇文章,讓我細細地分享我的實務經驗,剖析外遇者的心情,試圖透過這篇文章讓大家把外遇行為與婚姻關係之間的關聯看得更清楚一點。」

在台劇《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沙之書》中,力求完美的佑潔(林予晞飾)與隨興的宣(溫貞菱飾),兩人結為伴侶,但因為性格不同,在生活作息上的差異,讓佑潔困在柴米油鹽之中。而當她在咖啡廳遇見Aasta(瑞瑪席丹飾),兩人互相吸引展開秘密戀情。圖片來源:公視

從外遇個案看行為中的意涵

在某些類型的外遇事件中,可以看到「婚外情是發生在失落事件或悲慘的意外過後。當人類面對死亡的恐懼時,愛與性也跟著隨之震盪,透過愛與性,再度肯定自身生命仍存在。」

例如:個案罹患憂鬱症之後,面對失去希望與活力的感受,人生是多麼無力!外遇成了一種反抗行為,外遇就如同生的本能,來抵抗憂鬱力量、了無生趣的死亡本能。也透過外遇,來感受自己無力的人生,似乎還有一點什麼是自己可以掌控的、自己可以決定的。

當然,也有一些外遇行為純粹出於享樂主義,只是為了偷偷摸摸的刺激感或快感,或者體驗一下不同感情經驗或性經驗的新鮮感,或者透過性的外遇來感受自己是被愛、被喜歡,自己是很棒、很有價值的美好感覺。外遇行為的意義或引發的動機實在無法在此一一列舉說明,只能透過專業諮商的歷程,由諮商師陪伴每位外遇者細細地去體會與理解其外遇行為潛藏的意涵。

透過外遇行為來保護婚姻?

外遇在大家心中可能都只有破壞婚姻,但也有一種可能性,有些人是為了保護婚姻,而做出了外遇行為。

在某些婚姻中,會面對「無性婚姻」或者大家俗稱的「性生活不合」的狀況,在其他方面都很契合,就只剩性生活不合,那該怎麼辦?要離婚嗎?有部分外遇者,就想到一個辦法,因為不想要勉強另一半配合自己做愛的需要,乾脆自己偷偷在外面找人解決性的需要,只要自己可以擺脫無性生活的牢籠,嚴守秘密,就不用搞到家庭破裂,何樂而不為?

書中也有提及一些「特殊情況」,例如:考量到現實狀況,因為夫妻兩人育有身心障礙的孩子,即便兩人婚姻關係已近趨平淡,也無性生活的火花,但因為責任使然,考量到孩子需要爸爸與媽媽,家中也需要兩份薪水,無法斷然離婚,所以這樣的「合作撫養模式」不能中止,所以,這位太太就每週兩次去外面「跳舞」,很微妙的是,她的老公也從未過問她「跳舞」的事情,彷若心照不宣,兩人的婚姻這樣長年維持了下來。

切分觀點:為了滿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我們打從出生以來,還是孩童時期,我們就同時具備兩種驅力,其中一方是渴求安全感,想待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但同時又渴望到遊樂場探索與冒險。

我們期盼可以掌控未來的趨勢,想要可預測性,但又同時希望能感受到神秘與刺激的快感。

當我們的感情越來越穩定,婚姻生活也越來越有規律時,相對的,夫妻之間的情慾與活力也漸漸消減。

心理學家Janet Reibstein提出一種「切分觀點」理論。

融合實務經驗,我認為她的「切分觀點」理論白話一點地說,就是現今人們對婚姻關係的期望過高,無可避免的,很多已婚者也會面臨婚姻中的失望。這時,部分已婚者的反應是將不如意的部份切分開來,「外包」給小三、小王,因為真的很愛另一半,不想要將「滿足自己所有需求」的壓力加諸在另一半身上,也希望另一半可以純然做自己、不用為了滿足自己需要而太過辛苦,也不希望另一半為了滿足自己所有需要而改變自己,希望自己「外包」的行為可以減輕另一半的負擔,同時又可以讓不完美的愛情、性慾和家庭關係可以維持地更長久。

很多被外遇方最不能理解的是,另一半口口聲聲說要保護這個家、保護自己與孩子,怎麼他卻用外遇行為傷害自己,這算哪門子的保護呢?讓我們繼續沿用剛剛「切分觀點」的概念,延伸說明吧!

日劇《我們之間沒有的》講述兩對無性夫婦的故事,吉野美智(奈緒飾)和新名誠(岩田剛典飾)為同事關係,無意間得知對方在婚姻中性事不順,感到孤獨的兩人越走越近,展開婚內精神出軌的「雙重不倫」。圖片來源:yahoo電影戲劇

有些外遇者為了同時滿足情慾與活力,但又想保護婚姻與配偶,不想讓個人對浪漫情感與對過盛性慾的渴求擾亂了婚姻關係,反而讓他們把世界一分為二,一邊是婚姻中的安全、穩定世界,另一邊就是婚外的風險與衝動

「他們將風險與衝動留在比較不重要的情人那邊,而把較穩定的、舒適的、親密的留在家中。」

所以,被外遇方常會覺得自己受傷很重,被傷到難以理解:他怎麼這麼狠,居然用外遇行為來傷害我?從沒想過要保護我、珍惜我就算了,還傷害我,太可惡了!但從「切分觀點」來看,甚至進入外遇方的內心世界剖析,就是因為太珍惜、太保護這個家庭與婚姻甚至配偶,不想要把自己個人混亂又富有生命力的那一面展現在婚姻與家庭中,深怕這些混亂情緒會搞砸這段婚姻,甚至覺得自己內在同時渴求安定又渴求活力的部分對配偶來說,負擔太大了,不適合顯現在配偶面前,所以才要把不穩定的、有風險的、可能會傷害的東西直接切分出來到婚姻之外進行。

有人會覺得,既然外遇行為發生之後,對婚姻關係和被外遇方破壞性這麼大,那何不乾脆履行開放式關係的婚姻,讓婚姻外的關係直接也納入婚姻中,這樣既能知情同意,又可以互相尊重、不造成傷害?很可惜的是,就本書作者的觀察,即便是開放式婚姻,還是有可能面臨外遇的窘境。凡有規則,就有人會打破。所以,單純想用開放式關係來解決任何外遇的問題,恐怕是太小看外遇行為與婚姻關係甚至人性本身的複雜性了。

外遇事件後的領悟:下一步我該如何?

舉個例子,本來充滿浪漫、愉悅、活力的愛情,進入了現實婚姻中,多半時刻會剩下「撫養孩子的義務與責任」、「照顧公婆與父母的義務與責任」、「繳不完的稅單與帳單」以及「無止盡的家事與三餐的準備」,這些東西都讓情慾煙消雲散。這可能也讓婚外情成了「活力、希望、無憂無慮、放下責任與義務等重擔」的同義詞。但一旦小王、小三真的升格為正宮,合法結婚成為配偶之後,很可能又會再度讓充滿浪漫、愉悅、活力的婚外戀情,進入了現實婚姻,情慾又要再度煙消雲散了。所以,如果要善加處理婚外情,又同時更好的保護婚姻,不妨考量將婚外情中感受到的大膽、活潑、熱情,挪出至少十分之一,好好經營婚姻,就可能將婚姻家庭生活改造得大為不同。

對於外遇者或被外遇者來說,外遇事件的衝擊,會致使他們重新檢視這一段婚姻的關係狀況與品質,也重新思考:比起婚外情的誘惑,自己是否會更想要平穩的愛情與對關係的忠誠感?比起一直檢視婚外情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自己是否願意回看在另一半外遇前,另一半內心發生什麼事?我們在婚外情事件發生之前,我們兩個的關係怎麼了?你當時怎麼了?我當時又是如何回應你的?如果夫妻兩人可以把外遇視為一場「要一起面對與度過的婚姻危機」,或許,外遇就不一定會導向離婚,而是讓婚姻關係重生,兩手可以攜手走向更理解彼此也更深刻的感情關係中。

當感情關係趨於穩定時,婚姻生活在規律的狀況下,將自己較混亂的慾望向外求助。圖片來源:dreamstime_xxl_43013688

這系列文章已到了尾聲,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身陷被外遇痛苦的你更理解你們婚姻關係「怎麼了」或者你的另一半「怎麼了」,同時希望這樣的理解,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撫慰,稍稍緩解你對另一半的困惑與這段時間感受到的痛苦;也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身為外遇者的你,更願意細膩一點地去沉澱自己,了解自己「怎麼了」,並且更勇敢、更誠實地面對自己在感情、婚姻關係中的慾望、需求與感受,善加處理婚姻關係。

不論你是外遇方還是被外遇方,都希望你經歷外遇事件的風暴過後,還是能善加照顧自己,如果有任何需要,歡迎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別再靠自己單打獨鬥了!越是不能說的秘密,就越會給心中帶來壓力與痛苦。

希望外遇者與被外遇者,都可以透過諮商,感受到「有人懂我」的壓力宣洩與情緒釋放的感受,等到情緒紓緩一些了,才有腦袋來進一步思考:是否還要繼續維持婚姻?如果不維持婚姻,人生下一階段又可以如何規劃?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詹惠文,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撰文/駐站作者:詹惠文
編輯:鄭巧筠
核稿:Lori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婚姻中的外遇、隱瞞和動機:一位諮商師的專業分析和治療方法

承接上一篇文章:婚姻的新挑戰:解析婚外情的心理影響,自我價值的重建與現代婚姻危機,這一篇文章也將以《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為的再思》我們會來談談跟外遇有關的「吃醋」、「報復」、「隱瞞」、「外遇的動機」等等議題。

婚姻的新挑戰:解析婚外情的心理影響,自我價值的重建與現代婚姻危機

《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為的再思》一書由治療師埃絲特沛瑞爾撰寫,此篇文章以對婚姻的期待進行自我價值的反思,面對婚姻的期待我們該如何回應,而第三者又是如何進入婚姻關係間,此書帶領我們在外遇背後進行對於自己與婚姻的再思考。

透過四個面向,了解並陪伴親友走過傷痛

性暴力事件層出不窮,身邊親友也可能受害。本文便由詹惠文諮商師,剖析台劇《她和她的她》,分享身邊親友受傷時,你可以以什麼樣的面向來了解、接近,並擁抱他們,同時也治癒你自己。

四大原則,幫助他人走過性暴力陰影

台劇《她和她的她》以懸疑手法帶出職場權勢性侵、數位性暴力、校園狼師案、婚姻暴力、創傷症候群等眾多議題。而透過戲劇,我們可以看見社會中的傷,並且試著去撥開傷痕。或許,傷痕無法抹滅,但期待帶來安慰與溫暖,找尋與傷痛平衡的方法。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