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公益市容和拾荒者權益不是選擇題:萬華50年回收廠熄燈之下的法規爭議

市容和拾荒者權益不是選擇題:萬華50年回收廠熄燈之下的法規爭議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早上7點多,萬華的「一市仔」(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結束拍賣,批發商陸續把沒賣完的蔬果用菜車送走,留下一個個廢棄紙箱。整個市場正準備歇下腳步的時候,拾荒者才正要開始忙碌。不到清晨5點出門,推著推車到果菜市場等待。7點半後,一陣忙碌找尋、熟練拆解,將紙箱堆疊以彈力繩固定,9點半出發前往最近的光耀五金行變賣。

「光耀五金行」是萬華在地50年的回收場,卻因違反土地使用分區,在今天吹熄燈號。今(15)日最後一天營業,光耀五金行現場發放平安米,工作人員頻頻向拾荒者鞠躬致意,拾荒者也回應,「被你們照顧十幾年了,謝謝!」

從今以後,拾荒者必須花三倍時間到中正區的西藏路回收場,有拾荒者賴此維生卻行動不便,無奈表示「不知道怎麼辦」。

萬華50年回收場「光耀五金行」宣布紙營業至15日。攝影:陳昭宏
萬華50年回收場「光耀五金行」即將走入歷史。攝影:陳昭宏

萬華「窮人銀行」營業50年 遭認定違反使用分區將熄燈

「光耀五金行」是萬華最後一家回收場,每天有1、200名拾荒者靠著收集回收物在此換取微薄現金,也有「窮人銀行」之稱。老闆黃世隆在今年農曆年前收到一紙台北市府都發局的公文,認定光耀五金行違反「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不得於住宅區設置資源回收場,要求兩個月內限期改善。

然而,「改善」意味著關廠、遷移,空出住宅區用地。儘管光耀五金行一家三代50多年前就已落腳萬華寶興街,比使用分區制度早了10年,但目前幾乎無解套方式,黃世隆不得不決定營業至2月15日、預計3月5日前清空場地。

萬華營業50年的資源回收場「光耀五金行」,在營業最後一天發放平安米。攝影:陳昭宏
萬華營業50年的資源回收場「光耀五金行」,在營業最後一天發放平安米。攝影:陳昭宏
「光耀五金行」周邊老屋近年開始整合都更。攝影:陳昭宏
「光耀五金行」周邊老屋近年開始整合土地,準備都更。攝影:陳昭宏

萬華最後一家回收場吹熄燈號,面對許多仰賴資源回收維生的拾荒者可能因此失去生計,黃世隆無奈表示,「他們(拾荒者)有的流著眼淚,罵我怎麼那麼不夠力、無效(沒用),我也只能一直說對不起。」

營業最後一天,光耀五金行在現場發放平安米,工作人員頻頻向拾荒者鞠躬致意,「多謝恁這些年的照顧」。有拾荒者也回應,「被你們照顧十幾年了,謝謝!」

一片低迷氣氛中,也有贊成回收場停業的聲音。在果菜市場載貨的陳小姐,工作時間也會順便收集紙箱載去光耀五金行賣。他表示原址若能改建成大樓,環境衛生可望改善,提高附近生活品質。

只允許特定分區集中設回收場 「像把批發、零售一起放在工業區」

長期關注拾荒者權益的民間團體五角拌觀察,近幾年台北市中心許多回收場都陸續因為違反使用分區、鄰居抗議、管理者年邁、回收價格過低等因素停業,萬華地區20年前還有10多間回收場,現在卻面臨全數收掉的命運。

根據台北市環保局資料,北市目前有116家回收場,記者比對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扣除慈濟環保回收站、重複地址後總數為93家,約有44%符合使用分區管制(位於工業區、農業區、保護區),而和光耀五金行一樣是「違章回收場」者竟高達56%。

台北市93家回收場土地使用分區。資料來源/台北市環保局、全國土地使用分區資料查詢系統

光耀五金行停業後,萬華市區的拾荒者若要就近賣回收物,只能前往中正區的西藏路回收場。從「一市仔」出發到光耀五金行,一般人只要走10分鐘,年邁、行動不便的拾荒者則要走30分鐘,未來到西藏路更得花上1個半小時。

西藏路回收場回樣坐落於住宅區,違反土地使用分區規定,若未來被迫停業,拾荒者就只能冒險推車過華中橋,或到其他更遠的行政區回收。

有拾荒者就表示,西藏路回收場太遠,以前一天可以到光耀五金行賣兩、三次,現在只能一次,「根本袂和(不划算)」,但為了生計還是會撐撐看。另一名拾荒者也說,以他的身體狀況,一個禮拜只能去一次,但「需要錢,也只能這樣慢慢推(車)過去」。

拾荒者時常得冒險推著回收推車,在馬路與大車爭道。攝影:陳昭宏

肩負都市生活垃圾細分類大任 NGO呼籲住宅區開放設小型回收場

「社區型回收場不應該在都市裡就這樣消失,」五角拌共同創辦人施舜仁表示,一座城市中除了官方的清潔隊,也應存在多元回收管道。

城市生活產生垃圾,施舜仁解釋當中不為人知的「細分類生態」——社區裡的回收場屬於「小盤」,和拾荒者共同撐起都市裡的垃圾細分類;「中盤」、「大盤」則只收單一品項回收物,會嚴格要求小盤的分類品質。這套運作方式讓都市廢棄物精準再利用,也減少市府清潔隊負擔。

以光耀五金行為例,每月光是紙類的資收量就超過100公噸,是萬華清潔隊每月總資收量的一半以上,「如果回收場倒掉,清潔隊就需要用倍數的人力和空間處理(垃圾)。」

都市居民常直接把資收物拿到拾荒者住處,拾荒者細分類後,會再送到社區小型回收場。攝影:陳昭宏
今天(15日)清晨5點半尚未營業的光耀五金行,門口已經有拾荒者放置推車排隊。攝影:陳昭宏
清晨4點半的台北第一果菜批發市場堆滿蔬果紙箱。攝影:陳昭宏

黃世隆也不禁批評,台北市的土地使用分區規定回收場只能設於工業區、農業區、保護區,等於是把大、中、小盤都集中在北投、內湖、南港,「就像把批發和零售一起放在工業區,那到底誰要去面對這些消費者?」

環保團體看守台灣協會發出聲明表示,政府應重視拾荒者的力量和權益,呼籲北市府修訂分區管制條例,將一定規模以下的資源回收業納入「日常服務業」,允許設置於住宅區,並輔導拾荒者和基層回收業做好環境整潔管理。

五角拌則補充,許多直轄市如新北、台南、高雄都已允許經環保局輔導的回收站設在住宅區,高雄更已納管住宅區內、未達1000平方公尺的小規模回收站,呼籲北市府設立管理辦法、檢討土地使用規範,「以管理取代停業」。

除了土地使用分區問題,近年也有不少小型回收場因資收價格銳減而撐不下去。攝影:陳昭宏
除了土地使用分區問題,近年也有不少小型回收場因回收物價格銳減而撐不下去。攝影:陳昭宏

萬華地區的發展,是台灣現代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篇章。這個地區經歷了許多轉型和變革,從過去的工業基地,到現在的都市生活區,它的面貌和特色也在不斷變化。然而,隨著城市發展的加速,各式的居住問題也隨之浮現。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忙於工作、生活,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去關注周圍的社會現象和問題。然而,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和進步,社會問題的解決和改善,每個居民都有著不可或缺的責任和角色。因此,看完文章後,城市居民是否能夠省思現在所處的生活周遭,是否有更多不同的社會現象,是值得探討的。

萬華地區的案例告訴我們,回收場的關閉會產生許多漣漪效應,而這也是當地居民需要了解的。
透過對當地社會現象的關注和了解,城市居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認識自己所處的社區和城市,發現其中的問題,並積極參與解決方案的討論和實踐。這樣的行動不僅有助於改善當地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還能夠提高城市居民的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

只有通過每個人的努力和行動,才能夠讓城市更加進步。

作者/文: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本文授權轉載至:環境資訊中心 更多資訊也請持續關注官網文章及動態
封面圖片:Photo by Alfonso Navarro on Unsplash


實習編輯:李柏儀
核稿編輯:Lori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台灣女性勞動史:從家中走入社會,除了教育,還得對抗傳統體制

現今的女性,在職場、家庭、社會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百年前的今天,女性要進入職場工作並不容易。女性早期受到倫理道德綁架,更被傳統思想限制自由,直至日治時期,纏足陋習下令禁止,女性得以參與社會活動,開始有更多女性接受教育、接受專業培訓,接而得以翻轉地位身份。日治時期,已經有女教員、女醫生……高知識職業的出現,更為女性的地位及能力紮根。女性就業,是台灣走向現代化的指標。女子力的時代!

中地理論:經濟學告訴你,為何城市之所以為城市?

大都市是怎麼形成的?各區域的發展只要平均就好嗎?這篇文章我們將深入探討,從「中地理論」、「共同冪次律」出發。區域發展的關鍵在於,不是所有地區平均分配就好,更要因應各地優勢,打造因地治宜的產業政策,才能讓生活在各地的人擁有良好生活品質。

比台灣大44倍的垃圾島!被洋流匯集的海洋污染物

美麗大海的遠方,我們不曾踏足的那處,有座比台灣大四十四倍的垃圾島,正在一點點侵蝕海洋生態。太平洋長期被副熱帶高氣壓籠罩,導致北太平洋環流系統是相對靜止的區域,而風、洋流、海水旋轉方向,導致垃圾集中,形成一座「垃圾島」。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正視這座明顯的島嶼呢?

少子化:到底誰不生小孩?東亞文化對未婚生育的不友善是關鍵

結婚,生育,兩者其實有很大的關係,台灣生育率逐年下降,這並不只是台灣,而是各高發展地區都擁有的問題。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生孩子?教育越來越完善,導致學習的時間拉長,更多人對事業放重,結婚的年齡便越來越晚。亞洲人習俗婚育,不結婚不生育的習慣並非不好,卻逐年在降低生育率。結婚年齡上昇,生育數下降,連結的關係到底為何?點進文章來一窺究竟!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