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迎來開學季,大學校園內總會瀰漫一股青春的氣息。一群懷抱理想的年輕人初次離開家的呵護,隻身步入大學這個小型社會闖蕩。大學作為正式進入社會的最後一個關卡,他們將在這裡打下未來的基礎,創造自身的可能性。
正當我們的注意力還在這群年輕人身上時,一場圍繞著這群新生的爭執也伴隨著開學季而起。
『我是絕對不會參加的。』
一名新生家長日前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表態拒絕參加大學新生家長座談會活動,並呼籲各大專院校停止舉辦諸如家長會般面向學生家長的活動。他的發言吸引了一眾網友紛紛表示贊同,但同時也出現了反對的聲音,認為這類活動還是有其必要性。雙方在帖文底下留言表態,戰火一度蔓延至學校的粉專,留言者身份包含但不限於學生、家長、教職人員等。
大學生自主思考能力被忽視?
在支持廢止家長座談會的這一方,學生家長佔了大半。這些家長認為,孩子成長到了上大學的年紀,身體和心理已足夠成熟,也是時候該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大學除了傳授知識,同時也培養學生自主能力。身為家長應該學會放手讓他們獨立,而不是過多地干涉他們的生活。也有學生和畢業校友表示,在高中之前常年受家裡管束,不希望到了大學還要被父母干涉校園生活。
可大專院校舉辦的家長座談會卻間接否定了這些大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提供了家長可以瞭解並『關心』孩子校園生活的媒介。學校除了放任家長在一定程度上干涉了孩子的校園生活,還剝奪了孩子學習自獨立生存的機會,某些較偏激的恐龍家長還會以此作為管控孩子的藉口。他們認為此現象長久下來會讓孩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最後變成所謂的『媽寶』或『巨嬰』。
近幾年大專院校對於學生的自主權十分重視,除了學期成績單不再郵寄至學生家長手上,就連休退學學生也可以自行辦理,不再需要經過父母的簽署同意。學校在這種情況下仍舉辦家長座談會,豈不是自相矛盾?
大學家長座談會或許和你想的不一樣?
支持保留家長座談會的網友認為,台灣大學生的學費和生活費大多是由家裡負擔,因此家長也有權利瞭解這筆費用提供給了孩子怎麼樣的就學環境和資源。家長座談會是校方提供給予新生家長直接和學校對話的管道,並不是我們認知中幼稚園老師帶著玩團康親子遊戲的家長會。大學家長座談會的出席人員主要是校內二級以上長官,內容也大多是說明學校的運作模式為家長解惑,希望讓家長可以更放心孩子的校園生活。
學校並不強制家長出席座談會,家長可視自身需求決定是否參加。且座談會的用意在於讓家長瞭解學校的環境,並非讓家長直接干涉學校的運作,何有培育巨嬰之說?孩子不會因為父母參加了家長會而變成巨嬰,巨嬰也不會因為父母不參加家長會而習得獨立自主。導致孩子變成巨嬰的誘因有很多,主要原因還是歸咎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被父母過度的呵護。而家長座談會絕不會成為造就巨嬰的成因。
也有教職員指出,各處室偶爾會接到家長致電詢問孩子的狀況,稍有怠慢便動輒聯絡媒體或鬧上教育部,對學校也會造成一定困擾。因此舉辦座談會讓家長直接提出疑慮,也可以大大地減低學校行政單位的壓力。
清大校長的『放手』哲學
國立清華大學的校長高為元在今年的家長座談會談到,同為人父的他可以理解台下新生家長們複雜的心情,在為孩子驕傲的同時卻又帶點焦慮和不捨。他也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放手』哲學,表示會尊重孩子的決定,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他願意在身後當個『風箏爸爸』。
『要想風箏飛得高、飛得遠,家長手中的線必須放得夠長。不去控制線的長短、不去限制風箏飛的距離,只求風箏線不斷。』
有網友戲稱,這與其說是新生家長座談會,更像是呼籲家長信任自家孩子的誓師大會。或許真如他所言,對於那些無法在一個暑假內就接受孩子已經長大了的家長來說,學校舉辦的家長座談會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讓他們稍感安心。孩子在大學學習獨立自主的同時,家長們也正在學會如何放手和信任。
綜合以上各方觀點,你們認為大專院校有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的必要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