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的我,有過各種名字
苗栗縣通霄鎮虎頭山下,占地14公頃,我是名符其實「全台最大的海水浴場」。我並不喜歡這類的稱號,畢竟作為一個依山傍水的天然地理環境,我存在的時間肯定比任何一個人都還來的悠久。最初,他們都會被我的壯闊無垠所吸引,隨著知道我的人多了,就會開始有人想要占有我、利用我、定義我、開發我,人們每一次發現我的價值,就會給我一個新的名字,改朝換代之後,新的人再給我一個新的名字、新的定義,然後再來一次。
清領時期,我叫:「虎嶼浴場」
第一次被發現是清朝年間,當時已經有許多人來到這裡開拓、看海,可能最初是從虎頭山上看到了這片海灘,於是給了我「虎嶼浴場」這個名字。虎頭山是一座不高也不大的山,海拔不過93公尺,卻因為是通宵一帶的制高點而擁有極高的軍事價值。
日本人給了我新的名字:「通霄海水浴場」
甲午戰爭(1894年)後日本接收台灣,派了一位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接手台灣事務,他從台北一路南下經過此地,很快地意識到這裡的軍事價值,便決定駐紮於此,通宵很快地變成日本高級官員的重要基地之一。
戒嚴時期,海岸線都是軍事管制區,我就成了民眾玩水渡假,最好的選擇!
通霄車站向外走500公尺就到達海灘,向上卻要走700公尺的陡坡才能到達虎頭山頂。比起巡視國防,更多的高官貴族到了通霄就只想來海灘渡假享樂。久而久之,「虎嶼」的印象少了,他們便給了我一個新的名字叫「通霄海水浴場」,成了專門給日本的高級官員渡假的地方。
1945年台灣光復,日軍離台。我頂著「通霄海水浴場」的名號開始聲名大噪,因為在那個年代,海岸線是軍事要塞重點管制區域,除了規劃過的海水浴場以外一般民眾都是不能靠近的。隨著海線鐵路的蓬勃運行,南至彰化、北至竹南,所有想到海邊遊憩的人都會搭著火車來我這裡玩水渡假,那是我至今最風光的一段光景。
解嚴之後,海岸線開放,歷經幾番輪轉,又得到了一個名字:「通霄海洋渡假村」
好景不長,1987年7月14日,台灣解嚴令一頒布,各地的海岸線開放了,人們再也沒有非來這裡遊憩的理由,黯然失色的我隨後被BOT轉民營,結合了周邊生態、遊樂設施與住宿,劃進了一個32公頃的園區規劃當中,並給我一個新的名字叫「通霄海洋渡假村」。
我就這樣,佇立在海岸邊,也算見證了時代的變化
事實上,「浴場」還是「渡假村」對我來說都是個偽命題。我生於平凡的苗栗海邊,見過高官貴人在這裡紙醉金迷,也經歷了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的風光歲月,最後被劃進成為商人手中海洋渡假村的一部分,而平心而論,我不過就是在那山、海之間,時而被海水覆蓋,時而露出淺灘的潮間帶,我謝謝人們喜歡我、欣賞我,甚至是發揚我、接納我,但比起那些熱鬧喧嘩的光輝歲月好不風光,我更期盼你們單純的過來走走散步,偷聽我與山海之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