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鞋的故事
木曜四超玩第177集由邰哥和坤達帶觀眾一探手工製鞋工廠—林果良品。
林果良品的創辦人曾信儒說,這不只是一家鞋店,更是以製鞋工匠精神出發,記錄即將失傳的技藝;從朋友關係找回人的溫度,描繪台灣美好生活的模樣。
而各種皮鞋的故事,是吸引人的,例如:德比鞋是在戰爭時被發明的,為了讓士兵方便穿脫鞋子;牛津鞋是在16世紀時,由牛津大學的學生穿搭帶出的風潮;孟克鞋是以前義大利的僧侶穿的monk,因此又稱僧侶鞋。而林果良品在找尋的,是這一雙雙鞋背後的故事。
台灣國寶的夕陽產業
一雙手工皮鞋的誕生是要經過層層複雜的程序,而在製鞋的各個過程中,從設計打版、雕花、製作鞋底等,都有專門的師傅負責。製鞋的程序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師傅:負責版型的樣品師傅,製作鞋面的面部師傅,完成鞋底的底部師傅。每個製程各有專工,從學徒熬到出師,平均需要三年四個月的時間,所以少有人能通才通學,獨力完成一雙鞋。
其中一位鞋底師傅林呈時說,他從國中就開始學習製鞋,到目前為止已經40年了,然而如今卻沒有人要學習這門技藝。
「這門工藝應該要列入台灣國寶。」邰哥說到。師傅苦笑著說,這是要被淘汰的行業,而他也感到失望。
「它不該是一個夕陽產業,而是一個朝陽產業,正是一個旭日東昇要開始的一個行業。」其實台灣的手藝是可以和國外相比的,但或許是我們不懂國際化的行銷與包裝,才使同為製鞋師傅的台灣師傅們,一周要製作至少一百雙鞋,而在義大利,他們能花上一個禮拜製作一雙鞋。製鞋業在義大利可以生存,在台灣卻苟延殘喘的活著。
手工的溫度
或許是因為現代社會講求速成,而年輕人難以忍受製鞋這個需要慢熬的技藝。
在過去,手工製鞋的技術傳承採取師徒制,一般不會跟學徒講解如何做鞋,而是要你學會用眼睛觀察,師傅的嚴厲使學習過程非常艱苦,但一旦學成,技術上也特別扎實可靠。在片中,鞋面師傅帶著他們挑著牛皮的樣式,一塊看似完好無缺的牛皮,師傅卻可以從中發現它的受傷之處,儘管只是一小塊裂痕,卻逃不過十幾年經驗的法眼。
另外,在製鞋的過程中有一道程序為拉幫,拉幫是考驗一個石婦的技巧,不過現代幾乎都是靠機器處理,皮放進模子裡一拉便完成,但當遇到某些特別的巧度時,需要邊拉邊調整角度才能繃緊,這是機器無法做到的。「製作底部最重要的還是拉幫的力道,除了這之外,其它步驟更是只能靠手工,機器無法代替。」
一雙鞋的價值,不只以金錢衡量,更是透過製作的過程可見,而他們想呈現的,是一股來自工藝技術所展現生命力的真實性,這是一門需要慢熬的手藝,是一雙皮鞋的手工價值。在設計、敲打、裁剪、打磨間,讓手的溫度,進入鞋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