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文化為了互相加油打氣而存在的管樂社:我終於讀懂了京都橘高校

為了互相加油打氣而存在的管樂社:我終於讀懂了京都橘高校

橘高校管樂社顧問田中宏幸出版《橘色惡魔的弱弱指導法》

那天京都橘高校去跟北一女交流時,行程非常之趕,雖然有努力追到教練井谷一美,但時間只夠聊三分鐘左右,年輕又帥氣、非常受學生歡迎的顧問兼城裕更是驚鴻一瞥就失去蹤影,站在那邊茫然四顧的我真的很想握拳朝天吶喊,「請告訴我更多橘色惡魔的祕密啊啊啊~。」
沒想到回來寫臉書一面上網查資料時,發現台灣最近正好有出版一本《橘色惡魔的弱弱指導法》,是曾在橘高校管樂社擔任長達23年顧問的田中宏幸寫的,超級興奮,但覺得上網買會有點來不及。

下雨天卻手提長槍昂首闊步,沒有人出現躲雨擦汗駝背遲疑的模樣

剛剛一早去中正紀念堂散步,原本天空只是有點陰,漸漸的,飄起毛毛雨,進而發展成為不得不撐傘的綿綿細雨狀態,正在煩惱球鞋前面已經開始進水時,抬頭望見有旗隊跟樂隊正在練習,我拿出手機遠遠拍了一張,傳給北一樂儀旗隊的家長朋友,「這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嗎?」
她回,「對呀,她們今天會在那邊從8點練到12點。」
另一頭,儀隊也全副武裝進場了,樂隊旗隊還可以穿上黃色雨衣,儀隊就完全不能了,她們手提長槍昂首闊步,沒有人出現躲雨擦汗駝背遲疑的模樣,一次又一次在雨中來回演練,樂隊抱著沉重樂器重複演奏某個小節,旗隊不斷將大旗甩上布滿烏雲的天空。
比起她們,我這個為了一點點的鞋濕衣服濕就感到困擾的阿姨,真的是太遜太不懷抱夢想了。

田中宏幸筆下的橘色惡魔:弱弱指導法簡單地說,就是師長忍住插手處理的念頭,讓學生之間透過相互鼓勵、督促

於是我打起精神,一路衝到附近書店裡,興奮地找出《橘色惡魔的弱弱指導法》,回到家一邊吃著理工男買回來的午餐,一面翻看,沒想到這本書不但解答了所有我對橘高校想知道的問題,更是簡潔扼要、直入靈魂深處那樣地同時釐清我與高中生小孩相處的所有盲點,不小心就兩個願望一次滿足了。
寫得實在太好,啥事都不想做那樣連讀三個小時把整本書看完,當然因為我從小就是閱讀神童所以才能這麼快(毆),其實慢慢來的話,兩三天一定能讀完。
田中宏幸真是個有大智慧的人,為了表達我的感激,一定要把讀後心得恭敬地整理出來。

圖片來源:總統府flicker

田中宏幸每年都會對新生說:
「當你覺得自己最累的時候,就去勾住隔壁座位同學的手臂,因為隔壁的人一定也覺得自己最累。痛苦的時候,就和另一個痛苦的人結為盟友,幫助另一個痛苦的人,和對方結為同一國的戰友。像這樣和其他人互相鼓勵、互相連結的時候,我想應該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 這些驚豔全世界的橘色惡魔舞步、隊型及挑選的樂曲,全都是學生自己發想設計而來。

● 橘高校管樂社能夠一面演奏一面長時間長距離跳舞的祕訣是「核心肌群訓練」:單腳舉起至90度,以另一腳獨立的方式維持平衡,用這姿勢演奏三分鐘左右,剛入社新生則不拿樂器,改以雙手合十,大聲數數,同時練核心與肺活量。

● 就算吹奏樂器時臉的上半部也能展現笑容的方法:絕對不由老師來說「要保持笑容」這種話,而是遵循「弱弱指導法」,也就是相對於成人屬於弱者的學長姐來照顧並教導同是弱者的學弟妹,「因為高年級不斷鼓勵,低年級為了不辜負學長姐的期待而不斷努力,慢慢地,終於可以不必靠學長姐鼓舞,就能自然展現出笑容,到了這個時候,整個隊伍就會變得更強。」

● 弱弱指導法簡單地說,就是師長忍住插手處理的念頭,讓學生之間透過相互鼓勵、督促,甚至經歷對立、爭吵後,能夠快速成長為為了同一個目標齊心自律、努力的團隊。田中宏幸將他23年培育學生自主的指導法歸納成4點:不教導、不下指令、不接近、不過問。

● 雖說不出面,師長卻必須暗中觀察每一個成員,了解他們的特性,在關鍵時刻進行談話,或是與學生幹部閒聊中透露對每個社員的關心與鼓勵,再藉由他們的口傳達給當事者。

● 橘高校也曾有全世界高中社團皆然的奇特社規:進入社團顧問室一定要敲三下門;襪子只能穿某種織法的才會贏得比賽;禁止使用手機;一定要在學長姐看到自己之前就主動打招呼;在學長姐換好室內拖鞋之前不能打招呼;禁止隔著窗戶打招呼;學長姐正在吃飯不能打招呼;樓梯站得比學長姐高時不能打招呼;禁止社員談戀愛等。

● 激發學習動能最好的方式,就是為學生尋找合適的、無可取代的舞台,讓他們留下特別的經驗,因此他帶著橘高校管樂社到夏威夷的茂宜島及考艾島、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演出,時間許可的話,再小的活動都願意參加,「比起在大型比賽中拿到獎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其他地方無法提供的經驗。」

● 成長的過程中,適度的上下關係是必要的,但需建立在對於個人成長有幫助的基礎上,並且,「只要心懷尊重,上下關係就不會差。」田中宏幸提醒,自己是什麼身份就用什麼態度說話,不要當長輩的卻用平輩語氣,這樣才是真正的尊重對方。

田中顧問曾對社員說,「老師告訴你們,雖然很多人把『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這句話掛在嘴邊,但其實只會墨守成規的人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傻子。」

田中顧問認為,橘高校管樂社是「為了加油打氣而存在」,因此演出地點、方式都應該像「水」一樣,以不經意的方式融入人們的生活,這樣的打氣哲理不僅可落實於社團,同樣也適用於家庭或公司。
他在書末寫道,「身處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選擇各種生活樣態和工作型態的現在社會,如果只是成績好、只懂得乖乖順從大人,這樣的孩子是無法生存下來的。『等待指示的人』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接受。」
我終於讀懂了京都橘高校,從今天開始,家裡小孩再在那邊頂嘴不聽話大小聲,我都不會生氣了,反而要緊緊抱住他們說,「媽媽太高興了,你們以後一定能在這世界好好生存下去啊。」

本文授權轉載自 王蘭芬臉書專頁

實習編輯:梁銓
核稿編輯:Xenia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First Love 初戀》:老掉牙的愛情,為什麼還讓人幸福滿點?

青春總是浪漫,即便到了多年以後,可以支撐往後苦澀生活的甜美記憶所剩無幾,那就只能夠憑藉歌曲、物品或是電影的依戀,讓我們突然想起,是的,我曾經深深愛過一個人,因為那個人,我開始願意相信這世界很美好。

追求完美,是如何阻礙你開展副業?—受眾喜歡,比完美重要

我過往接案,都專注於完美,在提交企劃、網站成果、文字稿件前,都檢查數十次才交給客戶。但是近期發現「追求完美」,並不適用於經營自媒體 / 個人品牌。為什麼?

遠距工作三年後,七個回不去了的改變

遠距工作並非適合所有人,最低條件:要自律。只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北一女樂儀旗隊的12個帥氣故事

好奇第一名阿芬阿姨我,經過兩年多醞釀、潛伏與採訪,終於彙整出12個關鍵詞,或許可以呈現這群全台最高調(國慶演出、曝光度百分百)同時也最低調(沒有任何個別成員變成矚目焦點)社團的部分面貌吧。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大約翰全麥烘焙:用生活的步調證明「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一份,對於愛、對於家庭 一份,對於堅持、對於努力 一切,從紐西蘭開始,學習體驗對於自然、健康、純淨的一切 2004年創立於宜蘭的大約翰全麥烘焙,帶著在紐西蘭的經歷回到家鄉,開啟了一段與生活達到平衡的經營之路。

影評人的職涯求生指南:專訪雀雀與張硯拓

自由業者加上文字工作者,兩種搭配聽起來就非常難賺錢的工作,卻是現在許多上班族轉職的嚮往之一。在影評人雀雀和張硯拓的經驗裡,成為一個專業的影評人,首先需要的可能是熱情與目標、仰賴的卻是長期的自律與堅持。更重要的是,是不是擁有能夠接受薪資浮動以及「不作不食」的覺悟。

隨著審美潮流變動的「創業」:專訪五分埔服飾業者佩筠

聽到「創業」,大多數人立刻會想到的是和網路數位相關的「新創產業」。但在五分埔,時尚服飾的創業幾乎奠基於台灣早期的「聚集經濟」,並隨著消費者和流行的審美不斷變動,是一種既傳統、又創新的產業,而佩筠一家的服飾經營故事,正是台灣近30年來的產業縮影。

從無到有,建構扎實世界觀:《人選之人》導演林君陽專訪

林君陽執導的《人選之人》上映不到一週就衝上台灣NETFLIIX收看榜第一名,並受到韓國議員的關注推薦。以「台灣選舉文宣幕僚」為全劇焦點的設定,但不如真實世界狗血的作品,到底如何成功吸引觀眾目光的呢?

因為我們是最佳夥伴,所以我們結婚(下)

出版《男人的愛情研究室: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及《自信力:13堂關於事業、情感、人際關係的自信課的Mr.P,將在本文和讀者分享自身的婚姻觀:當真愛來敲門時,不是從利益為考量,而是因為信任,而決定成為共度一生的夥伴。

因為我們是最佳夥伴,所以我們結婚(上)

本文筆者Mr.P,專為學員打造自信提升課程,以生活作為切入,帶學員在溝通上、關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在人際之間有著獨樹一幟洞察力的Mr. P也分享了他對婚姻的見解,從常見的婚姻迷思切入,探討婚姻的目的。

AI時代真正該擔心的是什麼?

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人們不免也開始擔心與討論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但職業更替在歷史上一直是必然的,更該擔心的是,AI如何控制我們的思想。

善用通訊軟體,替親子關係增溫

現今科技進步下幾乎人手一機,人與人的溝通也多靠著手機完成。雖然「通訊軟體」讓生活聯繫更方便,卻也好像讓溝通隔著螢幕少了點真實情感流動。究竟,LINE是讓親子溝通更順暢,還是阻隔更多?

《人選之人:造浪者》:「我們不要就這麼算了」面對傷痛,揭開疤

近期紅遍台灣的首部幕僚職人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創新題材看見台灣政治方面的議題,角色們貼近生活與選舉時事,並展現了在選舉其中的衝突、合作等寫實生活的問題,而其中「我們不要就這麼算了」不僅是全劇的經典台詞,更帶出了觀眾共鳴的去看見社會狀況。

少子化衝擊下,高房價問題有望趨緩嗎?

台灣房市在百年大疫的挑戰中逆勢成長。2021到22年中,全台灣共有35萬件房子被買賣轉。榮景另一邊,台灣的高等教育正面臨嚴峻的少子化。而少子化帶來的首購族減少,是否會影響房價,讓我們分析一下。

向《關鍵少數》學習:放下恐懼,在AI浪潮中尋獲新機

當AI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浪潮,恐懼、排斥、焦慮都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唯有直面害怕的源頭,將焦點放在如何利用AI增強能力、如何更進一步掌握科技,人機共存的未來才得以展開。

打造一部自然真實的台劇:《人選之人》編劇簡莉穎、厭世姬專訪

簡莉穎擁有多年的劇場編劇經驗,而厭世姬是網路知名插畫家,兩人選擇以「文宣幕僚」作為編劇主題,表面上呈現出台灣獨特選舉文化的熱鬧、荒謬、緊湊,但實際在故事面則涵蓋了性別平權、家庭與工作的平衡、職場性騷擾、理想與務實的矛盾等等議題。這一切的緣起,都跟兩人的生活經驗有關。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