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文化《游牧人生》與《阿拉斯加之死》:改變你一生的流浪電影

《游牧人生》與《阿拉斯加之死》:改變你一生的流浪電影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游牧人生》和《阿拉斯加之死》都是以廣闊壯麗的大自然作為背景的流浪電影,我們感嘆人生漂泊不定和命運多舛的同時,卻也不得不屈服於大自然的遼闊和力量,在大自然的映襯下,人類就像被撒下的一粒粒種子,如何生長、從何而來、歸向何處,跌宕起伏一輩子,也不過只是化為塵土。

開著車,她開始自己的遊牧人生

無論是經歷失業、丈夫過世後的《游牧人生》女主角芬恩,還是劇中其他的房車游牧者,大家因為各種緣由,主動或被迫的將房車作為家、打著零工,開啟浪跡天涯的旅程。或許這打破了主流觀點對於「家」的想像與定義,讓無論劇中的角色或戲外的觀眾都難免會為這些游牧者感到同情或憐憫,甚至希望給予他們幫助,但這些游牧者與我們本質上並無不同,我們本就是在人世間不斷漂泊的一葉扁舟。

《游牧人生》劇照 (圖片來源:Searchlight Pictures )

路上的人們,都到了哪裡?

芬恩途中遇見的75歲的游牧者史旺奇,她善良的幫助了車子爆胎的芬恩,並告訴她自己因罹患癌症而時日無多,在人生剩下的日子裡,他不願選擇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寧願前往阿拉斯加目睹令自己永生難忘的自然奇觀,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們半途會遇見許多人,無論我們選擇駐足停留或道別、繼續前行,這都只會是我們人生的其中一站,我們永遠是在路上的游牧者。

《游牧人生》裡的游牧者不只是開著房車四處漂泊的人,更是指所有在人生道路上游牧的旅人。不管是對回憶眷戀不旺的芬恩、嚮往自由曠野的史旺奇,還是回歸溫暖家庭的大衛和將一生奉獻給游牧的鮑伯,每個人都在人生途中不停游牧,不停地找尋心靈的歸屬和寄託。

《游牧人生》劇照 (圖片來源:Searchlight Pictures )

只要被人記得,流浪者哪裡都可以是家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游牧,每個人都是不斷前行的游牧者,我們會遇到許多同在前行的同伴,經歷一次次的告別和重逢,收穫一段段珍貴的回憶。無可避免的,也會有許多遺憾和失去發生,有人因阻礙和羈絆躊躇不前,也有人終其一生沉浸在失去的悲傷裡不願前行,但離我們而去的人事物終究會化成回憶停留在時光裡,留下的人卻不得不離去。

就像芬恩的父親所說「What’s remembered lives」,只要依舊有人記得曾經存在過的人事物,這些回憶便會永垂不朽,陪伴仍在路上前行的我們。

「家」是給予我們安全感、歸屬感的地方,是能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替我們遮風避雨的所在,無論它是以何種形式存在,只要我們能在這裡感受到全然的舒適和安心,都能成為我們的家。

即使對許多游牧者來說,踏上一人一車四處漂泊的原因是出於大環境所迫,但也有許多人最終因此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例如女主角芬恩在劇中說出的「我不是沒有家,我只是沒有房子。(I’m not homeless, I’m just houseless.)」房屋只是乘載著這份安全感的媒介,這個媒介可以是房車,當然也可以是其他形體,房車之於人的意義,就像房屋之於一般人的意義。

由此可見,游牧者們不需要人們因此可憐或同情他們,因為他們的心是富足的、有歸屬感的,房車甚至可以將他們帶至海角天涯,讓他們去到更遙遠的地方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妙之處。

《游牧人生》劇照 (圖片來源:Searchlight Pictures )

追求自由與死亡的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彷彿是渴望心靈自由的追尋者們的必訪之地,《阿拉斯加之死》中的克里斯雖與《游牧之地》中的史旺奇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動機,但他們對自由的追求和嚮往極為相似。1992 年,戶外文學作家 Jon Krakauer 在阿拉斯加的一輛報廢巴士裡發現 Chris 的遺體,後來 Jon Krakauer 受雜誌之邀而展開調查,開始撰寫客觀報導,並在 1996 年出版成紀錄文學《Into the Wild》。導演 Sean Penn 看到這個故事想將其拍成電影,但痛失親人的 McCandless 家族不願意將這個故事被拍成電影,於是導演等了將近 10 年,終於進行拍攝。

故事描述一名以優異成績於大學畢業的克里斯多夫・麥肯迪尼斯(Christopher McCandless),拋棄大好的未來,毀了自己的所有證件,斷絕與親人、朋友的所有聯絡,將所有的積蓄捐出,踏上追尋自我存在價值的旅行。年輕的克里斯帶著對社會滿滿的怨懟,對父母的不諒解,以及對自我的迫切追尋,毅然決然踏上前往阿拉斯加荒野的旅程。從他與途中認識的摯友Wayne、退休老兵Franz的對話中,可以看見克里斯毫不掩飾的反社會觀點,和他前往找尋靈魂核心的堅定決心。

Franz的那句「當你選擇原諒,心中便有愛,當心中有愛,上帝的光芒便照耀著你」,就像他讀懂了克里斯對家庭的埋怨和對社會的不滿後,對他的一句忠告與提醒。但或許與人類追尋自由的天性相同,固執也是人類的一種劣根性,真理總是需要透過實踐和親自尋找,才能使人徹底醒悟、明白的。

阿拉斯加之死 (圖片來源:Quotesgram)

克里斯最終在阿拉斯加荒野的一輛廢棄巴士裡,度過了生命最後的幾個月,遠離雲煙和塵囂,寄情山水、曠野與自然,透過書本和大自然,完成對自我的探索。最終他在日記裡寫下一句話“Happiness only real when shared”(快樂只在與人同享時才真實),生命走到盡頭,看著窗外的壯麗景色,他也想讓父母與他一起共賞。他順利的完成這趟旅程的終極目標,即使最後意外葬身荒野,我想,他也是滿足且無憾的。

阿拉斯加之死 (圖片來源:Paramount Vantage)

“I had have a happy life and thank lord.
Goodbye and may god bless all.”

克里斯在木板上刻下人生中最後一段文字,便在他生活數月的公車上靜靜的等待死亡。他從一個憤世嫉俗的反社會青年,到生命的最後,他能坦然接受所有的規勸、放下成見和怨恨,不僅與家人、社會進行和解,也與自己的所有情緒、缺點坦承以待。

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一片阿拉斯加的荒野,是無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無法填補、替代的風景,是我們一生的堅持和追求,也是我們最享受、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像《游牧人生》的女主角芬恩,她在孤身一人的旅程中適應孤獨、享受孤獨,即使曾有過幾次短暫的駐足、停留,也曾羨慕別人有家人、房屋及安穩生活,面對妹妹和朋友的慰留,她也曾心動過,但她逐漸發現,那終究不是自己的家,也不是自己最終的歸宿,只有在她的房車上,她可以安穩的睡覺,更可以無拘無束地做自己。

(圖片來源:Searchlight Pictures/Quotesgram)

但無論何種選擇,都有不同的成本和代價需要承擔。現代人為了一間安身的房屋,時常需要背負巨額貸款,若是想要跳脫於社會框架和主流框架外,追求心靈的解脫和舒適,而去選擇不同形式的「家」,卻必須承擔眾人的異樣眼光和驅逐,例如劇中的游牧者們,需要透過工作或付費取得一個車位,否則就會受人驅趕。

「家」的形式不只有一種選擇,人生中許多事情也是如此,不只有一種結果或一種答案。大衛在游牧旅程中重新投向家庭的懷抱,鮑伯找到畢生志業和使命,芬恩也帶著被回憶充實著的內心踏上游牧之旅,在荒野找到生命出口的克里斯也獲得超越肉身的心靈富足。

只要心之所向,人生沒有絕對的標準,值不值得,只有自己才能夠評斷。

實習編輯: queenie
核稿編輯:Xenia / Lori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上)

到尼泊爾這件事引起了家裡長輩的擔心,但我們要認清的是,我們不該只怪罪某個國家的危險,而是要有責任地保護自己。

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下)

「志工」需要理解到,你在幫助的不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是和一個和你我沒有什麼不同卻又沒有交集的人,分享彼此的世界。這次的尼泊爾行提醒了我,這輩子一定要更謙卑地去服務世上的人。

「冷漠」反而是好事?要想好好生活,我們都要學會「適度冷漠」

當我們站在他人的立場體會對方的情緒,我們會感到自己被他人信任,產生一種崇高感,也加深我們和傾訴者的連結感,讓我們內心深處湧出一種獨特的快樂。但當這種同理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直到我們內心無法承受時,我們就會發展出一種「冷漠」來保護自己。

《奇蹟車站》:要學會擁有,必先學會接受失去

電影請來人氣動畫《你的名字》導演新海城十歲愛女新津知世,飾演女主角沙也加搭檔可愛白色柴犬露露。透過由《在咖啡冷掉之前》女星有村架純的旁白,交錯編織沙也加的現況與回憶片段。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