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這句話實在很適合做為108課綱首代白老鼠的我們。面對一個尚未完備的制度,我們有很多犯錯重來的機會,也有不少漏洞和灰色地帶可以蒙混過關;但也是這個漏洞和意外百出的制度,使我們感到徬徨和茫然,因為沒有前例可依循,一切都必須依靠自己摸索,在模糊不清的規則中尋找生存之道。
我們是最困惑也最茫然的一群人,不像學長姊面臨末代指考背水一戰的決絕,也不同於學弟妹們踏著前人腳印的穩健,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找不到方向,未知的未來充滿太多不確定因子。
這是一隻白老鼠的自白,僅講述筆者的所見所聞,可能代表不了所有人,只是提供一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觀點。
分擔或負擔?──學習歷程檔案
按照中華民國教育部的說法,學習歷程檔案的初衷是為了減輕學生在高三準備備審資料的壓力,能夠在高一高二時就養成紀錄學習歷程的習慣,每學期上傳數個檔案,可以是課內作業或報告,也能是參與課外活動的所得。高三參加大學面試時,再從上傳的檔案中勾選出幾項,作為面試時的備審資料。
教育部的美意是將高三一次整理高中三年資料的負擔,平攤到各學期,然而事與願違,作為一名學測後正在整理備審資料的高三生,筆者並不認為如今身上的擔子有比學長姐輕多少,依然要針對志願科系寫自傳、學習歷程綜整心得,或是一些科系要求交出千字小論文。所以筆者反倒覺得學習歷程檔案是增加了高中生每學期的負擔,紓解高三生壓力的效果十分有限。
而學習歷程檔案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可能因此引發軍備競賽,拉大城鄉與貧富差距。都市裡重點學校有機會接觸到更多資源,也就能寫出更光鮮亮麗的學習歷程檔案;社區高中的學生在這方面則遜色不少,沒有學校主動提供的資源,需要自己另尋出路。
此外,學習歷程檔案也引發大家的功利心態,這點在社團選擇上展現得格外明顯,筆者身邊許多同屆和學妹,由於考慮到未來展示給教授的學習歷程檔案內容,捨棄興趣加入學術型社團。因為在我們的揣測裡,大學教授一定會希望看到你的學習歷程檔案裡,有愈多跟該科系相關的內容愈好。因此如果你在高一時就找到自己未來的志願,那你就能全心全意專注於參與該領域的活動,寫出正中教授下懷的學習歷程檔案;反之,若你遲遲無法確定志向,在這方面便會非常吃虧。可一個才十幾歲的青少年,又能多肯定自己的目標?究竟這是不是侷限了年輕學生對未來的探索和想像?
大學教授們對於這諸多質疑都給出十分冠冕堂皇的答案,不斷強調學習歷程檔案的發想是為了呈現每個學生的獨特性,絕非累積漂亮履歷的軍備競賽。在這裡筆者想誠摯的告訴各位教授:與其在理念層面說服我們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還不如採取具體的行動,先處理眼下已經發生的問題:那些已經在進行中的軍備競賽、已經產生的功利主義。請走出象牙塔,來教育現場看看這些真正受到影響的學生和基層教師吧。
課本裡的茶壺風暴:「螺旋式」課綱
除了學習歷程檔案,108課綱的課本爭議,早在筆者進入高中前便鬧得沸沸揚揚,其中討論度最高的便是歷史課本。輿論關注的重點大致可分為兩個方向,一是108課綱將歷史課本從編年體改為主題式教學,另外則是第二冊中國史被改為東亞史,加入日本、朝鮮和越南的歷史。
根據筆者這三年來的親身經驗與觀察,前者被大部分學生所唾棄的不外乎敘事過於零碎,導致吸收不良。在對整個歷史脈絡不精熟的情況下,主題式教學確實很難讓學生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而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和課本的編排,其實仍然是以時間順序法教授該主題(如人口移動、官僚體制的變化等)課程;而一個主題在課本中會被拆解成數個單元,單元間甚至會插入不同主題的內容,如此雜亂無章的課本編排,實在很難不讓學生感到困惑。筆者認為,這有可能是大家還卡在從舊課綱編年體到新課綱主題式的尷尬階段,因此誕生目前這本編年體不成、主題式不就的四不像課本。
至於後者,不少人認為將中國史改為東亞史是「去中國化」,筆者對此倒是持不同的看法。以中國在東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課本裡想不多提都很困難。而新課綱歷史課本裡的中國史之外的東亞史部分(日本、朝鮮和越南史),仍以敘述該三國與中國的互動為主,依然是從中國的視角看東亞。先不論這是否落入「大漢沙文主義」的窠臼,至少這本課本與想像中的「去中國化」相去甚遠。日本、朝鮮和越南三國歷史在課本中的篇幅極小,敘述也相當淺薄,感覺只是為了應付過審而加入的內容,很難讓學生學習到其中的知識並引發思考。
說完歷史課本,再來就是今年學測被稱為「史上最難」的數學。在108課綱的設計下,數學在高二後被分為數A和數B兩組,自然組和商管相關大學科系參採數A,文法科系等社會組科系則參採數B,但偶爾也會發生你以為該參採數X的科系其實參採數Y的情況,只能說大學端的數學參採實在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而這也代表如果志願橫跨這兩類校系的學生,在學測時必須選考兩科數學,且這兩科數學有互不包含的單元,若跨考數A和數B的學生得另外花時間去補修沒有學到的內容(筆者是苦主之一)。還有許多人是在高二時因為不確定未來志向,所以先選擇內容較多且艱深的數A,也因此常發生該生後終選擇了參採數B科系的情形。
除了歷史和數學的亂象,國文課本裡的古文比例也十分值得一提。先撇開究竟該不該「去文言文」不談,108課綱的國文課本從原先舊課綱收錄的古文30篇改為古文15篇,被從課本正文刪除的古文文章被歸入「補充文選」,成為所謂「A級選文」,意指大小型考試題目中的常見古文。
如此筆者不禁想問,那為何要將這些「A級選文」踢出課本正文?筆者在此提供兩個解決方案:一是讓這些A級選文重回課本正文中,畢竟考試需要不能不讀;二是把古文連同在考試中的占比刪得徹底點,才不會存在現在這種課本內容和考試題目有落差的現象。考試題目和課本內容有落差,恐怕就是108課綱首代學生總是在面臨的尷尬情況。我們拿著新課綱的課本,出題老師出著舊科綱的題目;課本被老師嫌過於簡單,題目被我們認為超綱太難。
或許我們都沒有錯,我們只是活在青黃不接年代裡的無奈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冗長混亂的升學過程
讓筆者起心動念寫下這篇文章的契機,是在準備學測和大學面試所遭遇到的諸多混亂。108課綱的國英兩科在學測就一試定終生,分科測驗(指考的變體)未將國英列入考試科目,此舉美其名曰減輕學生的壓力,實際上增加了更多心理負擔。如果在學測時考砸國英兩科,便失去了過去能在指考翻盤的機會,筆者身邊許多同學便因此做好了重考的準備。
其中最令筆者感到煩心的,是新課綱上路後,大學面試的時間從過去的四月推延到五月,這意味著至少要在六月,才能確定自己是否有大學可念。而七月便要進行分科測驗,這代表我們要在考試前一個月,方能確認自己是否要參加分科測驗,從三月公布成績,到五月參加面試、六月確認是否獲得大學錄取通知這段期間,學生必須同時準備分科測驗和大學面試,承受雙重煎熬。
必須承受雙重壓力的情境不只如此,108課綱規定繁星推薦所計算的成績包含高三上第五學期的平常成績,這是為了「使高中生在高中三年有更完整的學習」,但也表示有意以繁星方式進入大學的同學們,需要邊準備學測邊應付期中各大小考,再次面臨兩面夾擊。面對雙重困難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我們往往在一件工程尚未告一段落時,便要考慮起下一步該何去何從,不是我們不想專注在當下,是我們兼顧不來每一項要求,卻也無法輕易做出取捨。
政府應盡可能地提供一個真正公平的制度
坦白說,筆者在最初對108課綱的諸多改革持正面態度,畢竟任何改革的成效很難立竿見影,尤其是教育。筆者認可108課綱設置的初衷,能肯定那些「呈現學生獨特性」、「培育素養與思辯能力」的理想,但新課綱在實踐面上有太多需要修正的缺陷,我們不能忽視這些待改進之處,自欺欺人的粉飾太平將使我們的教育無法進步。
「能力強的人,無論面臨任何改變都能吃得開。」
這是筆者在成長過程中常聽見的一句話,當面臨新課綱上路的重大轉變時,也被如此勉勵,並奉此為圭臬努力拚搏。但一個健康完善的教育制度不能只服務於金字塔頂端的學生,不該使一個「人才」的形成取決於他背後的社會資本或運氣,政府應盡可能地提供一個公平的教育環境,讓出身各社會階層的學生都能一展長才,這才是為一個社會作育英才之道。
即使新課綱擁有諸多弊病,筆者依然不認同許多支持「廢除新課綱全面回歸聯考」的聲音,一項新政策甫上路難免會面臨不少波折,我期待的是從這些已經犯下的錯誤中汲取經驗並加以改善,以建立一個健全的教育環境,絕非因為遭遇挫折便矯枉過正地將一切打回原形。我們需要的是不逃避並直面當前困境的解套方案,而非象牙塔和廟堂裡遙遠無力且流於表面的精神喊話。我們都想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遙望世界,但更多時候,我們必須用自己的血肉堆疊成巨人的形狀。
而我希望這些血肉沒有白白犧牲,能確實讓後人得以眺望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