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文化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下)

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下)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身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空氣中混雜著一些不知哪來的煙味與明顯地霧霾,路上的摩托車、音樂聲、談天聲、喇叭聲也是此起彼落,誰也不想輸。這些嘈雜聲讓來到尼泊爾當志工的我,回想起了尼泊爾大地震那年的事。

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發生的那年的某一天,因為新聞作業的關係,我不斷地游移在不同的新聞網站,老師還要我們做什麼亂七八糟的角度分析。眼見尼泊爾大地震的死亡人數以千的速度不斷進位,我關起視窗,真的不忍再看災區的照片了。

我傳了封訊息給R。一年前當我還抱著伸張正義的心態進新聞系的時候,她和我說,她當初放棄新聞系而選擇B-school的理由,是因為她不認同記者所謂的倫理標準。妳知道嗎?最殘忍的現實就是,我發現我也開始做不到這樣的標準了。

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7.8級地震。(圖片來源:CNN

媒體焦點不在受害者的尼泊爾大地震


採訪完UW的尼泊爾學生,我突然發現我永遠也無法成為一個世俗中定義的「好記者」。或許只有神仙做得到這麼淡定,也只有祂們升任得了這份艱難的工作。

妳看著受訪者的雙眼,她也愣愣地望著妳。那一瞬間我只痛恨自己的渺小。真的真的好渺小。她就是加德滿都人,過去三天內失去了不少親人,每隔半小時就打一通電話。她告訴我,還有很多鄉下地方尚未有人去救援,因為那裏根本沒有柏油路。這讓我想起去越南時我們建立的流動診所,沒有熱水、沒有電、沒有柏油路,卻很諷刺的有S.H.E的海報和可樂,第一次親眼見到帝國主義的物質與思想入侵得比科技還快。

「國際媒體都把焦點放在倒塌的古蹟上,到底為什麼?」

受訪者這麼問我,而我小聲地回她,因為旅遊業是尼泊爾的經濟來源。媒體關注的是「大事」,看的是大層面。我越講越小聲,真想搧自己一巴掌。我憑什麼自以為知識份子的自大口吻說話?我是誰?我在幹嘛?

「那些古蹟已經存活了四五百年,總有一天會倒的。但那些去世的人們原本還能再活五十年的啊!為什麼不報他們?」她激動地對著我說。「我現在一看到手機,想到還有很多電話要打就頭痛。」

我一句話都說不出口,這完全超出我所能回答的範圍。因為我是個只想著下禮拜還要瘦個一公斤暑假要不要去拉斯維加斯關心YSL哪個口紅色號好看並享有特權的女孩子,我永遠無法理解她的痛。

尼泊爾:一個充滿愛和知足的地方

這次來尼泊爾,雖然美其名是「志工」,自己的心態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在美國時,有大半年的時間在流浪者收容中心當志工,更有一次和學校一起去越南的山裡當國際志工。我先自首,身為志工,其實都是滿足自己大過滿足他人。當過志工的人也知道,許多時候對方給你的幫助,反而比你給對方的幫助多得多。因此也有不少批評志工的聲浪。

我想,能夠把「志工」這件事做到盡量不負面,或許只能從心態開始。「志工」需要理解到,你在幫助的不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是和一個和你我沒有什麼不同卻又沒有交集的人,分享彼此的世界。地球上的各個角落,儘管有著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我們都會有喜怒哀樂,都渴望陪伴、渴望被愛、渴望被理解。這次的尼泊爾行,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尼泊爾人、來由世界各地的旅者。他們提醒我,這輩子一定要更謙卑地去服務世上的人。

每當我提起自己來自台灣,遇到的人,無論是什麼國籍,都會多關懷兩句。「電視新聞都有報,希望不要再有戰爭了」。我們住的地方的寄宿家庭的奶奶,儘管語言不通,但就像我自己的奶奶和外婆一樣,無時無刻都擔心我們沒吃飽。學校裡的孩子興奮地和我們分享尼泊爾的rapper、有名的Tiktoker、BTS和尼泊爾的舞蹈。走的時候給我們安上額頭上的紅點tika,只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另一個當地領隊的太太,在大家輪流生病的時候,沒日沒夜地照顧我們。臨走前遇到三個在莫斯科做生意的中國東北大哥,他們很豪氣地請我吃飯,不斷稱讚台灣多好,罵自己政府罵得我都驚訝。(他們說,國內都不能說,只能到國外說!)

這次旅行,看到最多的應該就是世界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了。We are all interdependent。

而遇到的尼泊爾的孩子們一樣喜歡Tiktok、喜歡韓團;大人們一樣渴望有機會賺錢養家,於是許多尼泊爾人從深山的村裡去了歐美、去了日本工作,就為了下一代更好的生活。sounds so familiar。全世界哪個地方的人不是這樣呢?因為理解到人類的相似,所以可以對與自己看似不同的人更坦誠相待,也更可以發自內心地尊敬,在世上各個角落一樣在為生活奮鬥著的人。經歷過各種人生大小事,也更能在旅途中,來自陌生人的各種單純地善良而感動。

五年前在印度德里的時候,孩子們沒有東西可以給我,因此在路邊摘了兩朵花,插在我耳朵上。五年後,在離開達曼的車上,兩個孩子也去路邊摘了花送給我。慚愧的我,還有什麼藉口不繼續給予這個世界愛與關懷呢?

這是我所看見的尼泊爾。一個充滿愛和知足的地方。


本文經Irene Lu 建築人類觀察筆記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Queenie
核稿編輯:Shiuan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尼泊爾與悉達多教會我的事(上)

到尼泊爾這件事引起了家裡長輩的擔心,但我們要認清的是,我們不該只怪罪某個國家的危險,而是要有責任地保護自己。

「冷漠」反而是好事?要想好好生活,我們都要學會「適度冷漠」

當我們站在他人的立場體會對方的情緒,我們會感到自己被他人信任,產生一種崇高感,也加深我們和傾訴者的連結感,讓我們內心深處湧出一種獨特的快樂。但當這種同理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直到我們內心無法承受時,我們就會發展出一種「冷漠」來保護自己。

《奇蹟車站》:要學會擁有,必先學會接受失去

電影請來人氣動畫《你的名字》導演新海城十歲愛女新津知世,飾演女主角沙也加搭檔可愛白色柴犬露露。透過由《在咖啡冷掉之前》女星有村架純的旁白,交錯編織沙也加的現況與回憶片段。

《婚姻故事》:用運鏡帶領觀眾「離婚」一次 (下)

導演諾亞執導的《婚姻故事》一反大部分的離婚電影,將離婚的過程放大,經過他精妙的安排,雖然冷冽卻不失溫暖,讓整部電影更貼近人們的日常感受。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