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篇對於AI藝術家的反思,接著還有三個觀點與想法提供給在焦慮時代下,因為AI產生變化的工作者們與大眾。
五、AI繪圖帶來的代價:商業廣告意識形態的介入
人類的歷史告訴我們,科技進步取代舊有人力,並不會使得整體社會的產能下降或技術倒退。因此我並不擔心AI會導致文化藝術方面造成甚麼負面影響,我真正擔憂的是它有影響「集體潛意識」的能力,能夠淺移默化許多價值觀給使用者。
AI繪圖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和資源去進行運算,目前之所以免費使用,單純是AI需要足夠多的資料庫和訓練機會。而我相信這一過程將是永無止盡,就算AI被訓練到一定的程度後,科學家們肯定會希望其更上一層樓,那麼就需要大量人類對其進行下一步的測試和訓練。那麼帶來的結果就是對資源的消耗更鉅,勢必會超出能「免費使用」的底線。
但「免費使用」卻又是AI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時就是資本主義和商業應用的入場時機。而我相信接下來提到的項目,很可能在幾年內會實現,甚至2023年的當下就已經在研究如何實行。
無論是AI繪圖或是文字應答,如果在「答案」處增加特定品牌或意識形態的曝光,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會無比巨大。
舉例來說,當我鍵入「美女在旅遊景點的性感自拍」的照片,在留下足夠多詮釋空間下,美女會選擇穿什麼品牌的衣服,拿著什麼品牌的手機,背景會出現哪家品牌的咖啡館,背景在哪個城市。這些都是能透過AI資料庫生成的結果,唯一需要調整的只要不同圖像元素出現的比例。假設星巴克買下特定AI所有關於只要沒詳加說明的咖啡元素,那麼這些圖片中將全部出現星巴克。如果出現於明顯處便罷,甚至如果有能力塞在圖片中的各個角落和不顯眼處,將會對人類集體造成相當的潛意識影響。而同樣的邏輯,也將運用於文字應答上。
而相較於廣告來說,更可怕的是「不是廣告」。倘若這項技術並未公開應用,且沒有自由的廣告商介入,那麼肯定被偷偷應用於各類AI輸出的文字或圖片上。人類的符號學應用早已非常成熟,各類媒體上的暗示或聯想應用也早已行之有年,但當我們從AI那段接收資訊時,能否明確感知到其中隱含的廣告或意識形態,則相當令人深思,且擔憂。
「免費使用」是陷阱?是誘因?或許我們要對「免費」的服務都下意識地抱持防備之心,畢竟這背後代表著某些我們完全不知道要付出甚麼的代價。
六、商業攝影遇上AI繪圖,是打壓還是新創的契機?
現在有許多的不同類型的代言與廣告都使用動漫人物。但對於消費者來說,代言人是誰,是明星、模特兒還是虛擬人物,有任何差異呢?
AI繪圖將是下一個浪潮,相信將會有藝人經紀公司推出自己的虛擬明星,化妝品公司也將有能力經營屬於自家品牌的虛擬代言人,甚至奢侈品品牌每季的商品,也都能根據商品特性量身訂製新的模特兒,配合實景拍攝的虛實合拍,除了成本降低之外,也增加了更多創作空間。並且虛擬人物形象,更沒有與真人合作中的合約問題。
而在未來,可以大膽猜測平面模特兒也或將迎來失業潮。在產品能透過影像合成技術作為商業曝光視覺的前提下,中小型企業對於實景拍攝的需求將會降低,而商業攝影師也無可避免的迎來失業潮。
特別值得思考的是,目前AI繪圖依舊屬於後製階段完成的工作。在不遠的將來肯定會被整合到前製作業中。以《阿凡達》和《阿凡達:水之道》為例,導演卡麥隆於首集的拍攝流程是先拍攝,之後才進入後製和渲染流程。但在《阿凡達:水之道》中,已經能透過數位攝影機,看到前期渲染的影像成果。猜想這種虛實合併的成像技術,在技術不斷下放後,將會造成商業攝影與AI繪圖之間配合的革命性成果。商業攝影師將能從3D攝影鏡頭中,即時看到AI模特兒反映周圍實景的結果。
七、面對AI有無限可能的未來,藝術家該何去何從?
AI技術的發展幾乎了改變整個視覺藝術產業,但對於藝術家來說也許是受衝擊最少的那一個。藝術家的發跡,仍是依循著過往幾百年相同的道路,無論是從學院慢慢耕耘得獎,或者從資本市場上獲得成功後得到學院首肯賦予藝術家身分。但這百年來,藝術從實體逐漸轉向為抽象概念,因而出現行為藝術、互動藝術、參與藝術等新類別。近年因電腦科技的發展,也誕生與演算法發展息息相關的生成藝術。
但哪怕藝術類別雖然在百多年來有所增加,但最原始的繪畫或雕塑卻並無因此而被淘汰。主因在於「藝術」在社會階級上來說,仍屬最保守的富有人士所喜愛。這百多年來多種藝術流派的發展,充其量只是增加以普羅大眾為目標的受眾,而真正保守且核心的富有階級並沒因此消失。這種趨勢哪怕是在未來也恐怕不會改變,藝術的餅雖然被作大了,但只是鄙視鏈變長罷了。
因此我認為從學院出身的藝術家,光是從學院受到的教育,就能有效轉變對於未來創作脈絡的規劃。而自學的藝術家,受到科技的衝擊更甚,因此更不需要擔心未來。
雖然我認為AI科技對藝術家的影響不深,但社會上有許多靠著視覺創作為生的插畫家,我認為AI對於插畫家的影響就相當巨大。真要給出見一的話,我會建議插畫家們開始學習原始的繪圖方式,不管是壓克力顏料或油彩都是好選擇。在科技浪潮下只有透過更原始的創作方式,才能逐步耕耘透過更多名氣,獲得足夠多的抵禦能力。
面對AI的快速成長,我們開始大量反思,去放眼未來,試圖站穩屬於人類的腳步,但未來是難以猜測的,未來有著無限可能,或許在有限的將來內,我們不僅能期待AI對視覺藝術產業造成的巨大影響,進而,去和AI共處,並因此進步;去看見人類的價值,並因此去做處屬於人類的突破。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子迂的蠹酸齋,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作者專頁。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