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能在法律保障下在台孕產,沒想到懷孕後,從生到養都處處難行。政策未能落實、仲介與雇主的壓力、移工對權益的一知半解,多重因素環環相扣,打成死結。一旦走投無路,有些移工爸媽選擇逃跑,換自己與孩子的自由。〞
讓台灣父母頭痛的子女托育,對移工來說更是大問題。移工不適用國人的托育補助,在沒有照顧後援下,多數只得忍著伴侶、親子分離之痛,由夫妻其中一方攜子回國,或請家人來台接回寶寶。生育前也成為一大問題:雇主不接受懷孕的移工,移工也很容易被解雇遣返,對此,報導者有詳細報導。
全台近70萬名移工,35萬是女性,其中有7成是25歲至44歲的育齡婦女。她們曾在禁孕條款下奉獻青春,回國時往往已過了適育年齡。近年台灣取消對移工的妊娠檢查,保障其在台孕產且不被解僱;根據領取勞保生育給付的人數推估,每年有逾萬名移工在台灣成為父母,但黑數遠遠超過,而她們懷孕後仍有高比例選擇解約回國,或是強迫終止契約、遣返,或被迫墮胎。
從山區、加工區到社區,人數逐年增長的移工爸媽,將在台灣踏上什麼樣的異鄉親職路?新生命的來臨,為何伴隨失業的恐懼?移工們在台成家的選擇,又將如何影響台灣社會?
台灣社會悄然的新洗禮:每年新增近萬移工父母
早上6點,時值盛夏的海拔2,000公尺山區,氣溫10多度。載著一家三口的重機檔車在一處不起眼的鐵皮工寮前熄火,包著農用頭巾的印尼婦人Wati(化名)輕手輕腳下車,將裹在羽絨衣裡的2歲女兒與一罐奶粉交給應門的保母,屋內嬰兒床上,已有幾位其他父母托顧的幼兒,眨著眼睛望向她。
Wati向半睡半醒的女兒悄聲道別,正值農忙,她與先生得到另一座山頭採收水蜜桃,女兒今晚需在保母家過夜。看見Wati的不捨,保母微笑地說,會多拍幾張照片LINE給她。
夫妻倆重新發動引擎,蜿蜒的產業道路上,他們遇見一些載著孩子趕往保母家的印尼同鄉。這群趕在上班前送托子女的爸媽,心情與所有雙薪家庭父母無異,唯一差別是,他們的身分都是在台灣高山上幫農的失聯移工。
就Wati所知,她工作的那片水果產區,有養育孩子的失聯移工父母至少50對以上,帶著從襁褓到學齡的孩童,甚至有的已超過10歲。他們出生後就跟著父母待在山頭,幾乎未曾離開過2,000多公尺的山區。
移工家庭在台灣高海拔山區扎下了根。
每隔幾公里,他們用貨櫃屋或鐵皮搭建的家,就錯落在一片又一片的果園或茶園旁。除了這座山區,《報導者》在過去5個月間,密集訪談數十位合法與失聯的移工父母,他們不只在高山上組成聚落,也在加工廠密集的城鎮、交通便利的村鎮鄉里間,成立家庭。
移工家庭已是台灣社會一個巨大而無聲的存在,更多移工家庭現況請見: 報導者
本文授權轉載自 報導者
文字 /報導者 曹馥年
攝影 /報導者特約記者 楊子磊 馬雨辰
推薦文章:
鄭宜農:終於不再擔心,是不是沒能長成自己喜歡的大人
邱煜庭|電商是一門學問:會說的人很多,能做的人寥寥無幾
編輯部 lori-hsieh
核稿編輯 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