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海上石油開採活動日益頻繁,海上石油運輸也日趨活躍,然而海上開發石油其實是高風險產業 。
石油洩漏入海主要有以下四種途徑:
- 油輪事故
- 海上鑽井平台爆炸
- 近海或海上輸油管洩漏
- 人為故意漏油

石油洩漏對海洋的危害
污染海水水質
原油裡的有毒化合物因地而異,但問題最大的是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包括、苯、甲苯與二甲苯,這些化合物會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危害。原油中的多環芳烴等化學物質很難溶於水,會持續留在環境中,對人體健康有巨大威脅。多環芳烴是著名致癌物質,它會透過皮膚直接接觸或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可能導致癌症。若於颱風季節發生漏油,在風暴助長下可能把浮油和有毒物質推向內陸,使更多人接觸到有害化學物質。「若吸入或食入這些化合物,危害特別大。在哺乳類或鳥類等生物體內,這些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能會轉變成毒性更強的物質,並傷害DNA。」因而產生基因突變,可能會降低生育力、致癌,或造成其他問題。
危害海洋生態系統:浮游生物和魚類
原油密度小於水,黏度大,往往懸浮在海洋表面,阻止空氣與海水的氣體交換,減少海水中的氧含量及陽光投射量,這會顯著降低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以及葉綠素a 濃度。 原油中含有的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等有機物以及鎳、釩等無機物,會很快污染海水水質,殺死部分敏感浮游生物和魚類,引起浮遊生物羣落結構改變,同時驅逐其他魚類遊離原油洩漏區域,造成區域內魚類數量迅速減少。 若原油洩漏發生在魚類產卵季節,則對魚卵產生毀滅性的危害。
沙灘物種
原油對沙灘物種的影響包括原油對生物的直接影響以及工作人員清理沙灘上的原油時給生物造成的傷害。
海鳥
鳥類的羽毛被原油覆蓋後會喪失防水和保温功能,冷水浸透皮膚後,鳥類會因體溫過低而死亡。 當鳥類用嘴清理羽毛時,一旦攝入原油中的有毒物質,會導致腹瀉和脫水等中毒症狀。 另外海鳥處於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的最高級,通過生物放大作用,原油中的物質會在鳥類體內積累、濃縮,對鳥類的生存產生巨大威脅。
影響海濱旅遊業
原油泄漏事件發生後,海面、沙灘上覆蓋一層黑乎乎的原油,這些原油不僅影響大海帶給人們的視覺美感,還因散發的刺激性味道影響人們的嗅覺,導致原油泄漏區域的遊客數量減少,影響當地旅遊收入。
閃爍波光碎晶的浪花拍打,一片遼闊無邊際的大海,足以治癒被城市污染的心。海洋污染,將步步把我們習慣的海洋染黑,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其中海上漏油,是一種嚴重度高且迅速的危害。也許我們感受不到海上漏油所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許我們從來沒意識海洋污染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但這一切最終會回到人類身上,回到你我手中。
這篇文章,帶大家理解海上漏油的原因及影響,讓我們能夠正視人類對海洋環境的破壞,並且省思解決方式,還下一代一片湛藍的海洋。
本文授權轉載至:外木山洗沙祭 更多資訊也請持續關注官網文章及動態
本文轉載:窒息的油膩 海洋漏油是怎麼一回事
實習編輯:李柏儀
核稿編輯:Xe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