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開始的社會住宅運動,是台灣的另一個奇蹟,因為2010年前,大家都不知道社會住宅是什麼?當社會住宅被提出來時,同時出現也很多新的名詞,像是接近以往賣斷式國民住宅的合宜住宅,還是為了避免社區反對而改名的青年住宅。當一棟又一棟漂亮的社會住宅完工之後,現在也不用遮遮掩掩了,大家已接受社會住宅這個稱呼。
「住宅金融化」的趨勢使得房價高漲
美國最近也陸續發起社會住宅運動。
2023年2月14日,西雅圖將進行社會住宅法案的公投,對許多美國人來說,「社會住宅」是相對新穎的名詞,因此激起了不少討論。
正在美國發 芽的社會住宅運動,也是目前全球住宅危機一環。新冠疫情爆發後,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房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在疫情陰霾之下繼續飆漲,惡化原本的住宅問題,連中產階級都很難找到可負擔品質好的房子。
比利時魯汶大學地理學教授Manuel Aalberts說,這就是住宅金融化的現象,因為2008年次貸危機所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機,反而讓全球基金投向房地產債券,因為房地產被認為是比較穩健的股票。這些基金投資公司在許多城市投資房地產公司,蒐購住宅出租,造成房價和房租大幅高漲。這問題在德國、加拿大和美國最嚴重。
中收入者發起住宅運動,提倡居住權
德國原本許多社會出租住宅是由私人興建,有一定年限作為社會住宅使用,最近幾年陸陸續續期限到期,也變成這些國際投資公司的目標,改成市場租金的住宅,造成更多低收入者的住宅問題。住宅證劵化,讓住宅像股票一樣,變成跨國基金的投資商品,因為資金雄厚,也加速房價的高漲。
柏林是最早開始發起抗議的都市,柏林市政府因而開始干預社會住宅買賣,減少低收入住宅流失。2020年在疫情最嚴重時,阿姆斯特丹也發起住宅運動,抗議阿姆斯特丹的房子,不但連老師都買不起,租金都超過老師的薪水可負擔範圍。
西雅圖的社會住宅運動也是由中收入者發起,因為住宅愈來愈變成昂貴的商品,消費者也愈來愈難找到合乎理想的房子,因為市場獲利的考量,商品化的住宅縮減公共空間和社區設計,居住空間也愈來愈縮小,房價、房租和低品質,連中收入者都有嚴重的居住困擾。
135公投提案如果通過,將允許社會住宅開發商成立,這是一個公有但非政府的開發機構,擁有產權,負責開發和維護其興建的社會住宅。資金除了民間募資之外,還包括政府提供的貸款,這些住宅將不受市場力量和投機的影響,並明確旨在為人們提供公平和負擔得起的住宅,保證用可負擔得起的租金來營運。
西雅圖住宅法案效仿維也納
其實,西雅圖社會住宅法案,是以維也納的社會住宅做參考,針對不僅是低收入者,而是收入介於中位數的0%到120%之間的人,截至2022年,西雅圖收入中位數為120,907美元。在這個社會住宅模式之下,收入較高的人將支付更多租金。租金價格將限制在家庭收入的30%。申請者不需要提供之前的租賃推薦信、共同簽署人、背景調查或申請費。將採用抽籤方式選擇租戶。這種混居方式將可以財務收支平衡,並且讓社區決定住宅的設計和管理的模式,所以也接近德國的合作住宅。
這個社會住宅的概念在美國是新的想法,因為美國政府補貼的住宅主要是以中低收入所得者。反對社會住宅法案的人,擔心目前中低所得者的住宅預算,已經非常不足,以中所得者為主的社會住宅,可能會擠壓原有的預算。但支持社會住宅法案者,認為這種混居的方式,才是可以讓美國的公共住宅脫離殘補式福利、汙名化和達成財務自主。而且相對於低收入住宅,中低所得的社會住宅因為有比較高的租金收入,達成財務自主的目標不會太難,但這絕對需要政府的立法支持,還有低利貸款的提供。
維也納是全世界排名前幾名的宜居城市,有非常棒的友善婦女的都市設計。百分之六十比例以上的社會住宅,更讓維也納成為社會住宅之都。政府興建的低收入住宅和用低利貸款補貼的合作住宅遍布各角度,每個住宅社區有便捷的捷運系統,這些住宅社區採用十五分鐘城市設計的概念,所有的公共設施、學校、診所和商店,都在走路十五分鐘的範圍內。屋頂必備的游泳池、戶外餐廳咖啡座和行人道設計,有各種增進社區關係的設計。更重要的是,這些房子很美、可負擔、又不用等很久就可以入住。
美國夢,就是擁有一個郊區的單棟住宅,這個夢非常的昂貴,對地球非常不友善,同時也造成隔離的居住模式。美國的社會住宅運動,像是一個中產階級覺醒的行動,對住宅過於商品化的反制行動,希望用集體的力量,影響公共資源的分配,重新建造一個適合居住的城市。台灣的社會住宅運動不盡完美,但一棟一棟陸續完成的新住宅社區,讓一般市民知道,藉由公共的力量,我們也可以改變豪宅大廈的都市發展模式,建立一個可負擔、共享互助的城市生活。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際研究的教授Jonathan Warren,發起許多行動支持西雅圖的社會住宅運動,他說這次公投因為市民對社會住宅的概念不太了解,通過的可能性不高,但是看台灣的經驗,只要再繼續推幾年,總有通過的一天。台灣社會住宅運動從2010開始推,從連社會住宅是什麼都不知道,到現在上萬單位的社會住宅,真的是社會集體力量創造的奇蹟。
文:陳怡伶(美國懷俄明大學政治、公共事務與國際研究副教授)
本文經《思想坦克》授權轉載,由小人物進行下標以及微幅修訂。
圖、文經編輯,與原作有部分出入,欲閱讀作者完整作品,請參考原文。
實習編輯:陳念渝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