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社會實踐政治二二八:即便蓋住傷口,仍然不斷疼痛的步伐

二二八:即便蓋住傷口,仍然不斷疼痛的步伐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圖片來源:紀念抗日戰爭暨臺灣光復65周年特展專輯

「掠過我們身旁的那陣微風,從前不也曾吹拂著前人?在我們所聽到的聲音裡,難道沒有前人的回聲?⋯⋯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過去的世代和我們這個世代之間便已存在一個秘密約定,所以,我們來到人世間是在前人的期待之中,而我們也跟著所有的前人一樣,都被賦予微弱的、「過往」所要求的救贖力量。」

—班雅明〈歷史的概念〉

根據班雅明或漢娜鄂蘭的看法,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在先天上就已失去自身尊嚴的年代。每個日子與時間的流逝,不過就像早期那種壞掉的電影膠卷一樣,播不出影像的捲帶裡,每一個間隔都以相同且無意義的空白,流過發出喀滋聲的播放器。每一刻只不過是下一刻的過度,時間對人們而言,是虛無真正的實體,而過往早已在它的流逝中成為了「本該被遺忘的惡靈」。至於記憶,則變成了詛咒,它使還記得、還想回憶、還想理解的人們,不甘心的與那終將在自己身後呼嘯而過,並在盡頭吞噬人們的虛無進行無解的鬥爭。不願放棄記憶的人將永無寧日,永遠與安適的幸福訣別,永遠無法享受那種在「放逐過往」的身後「向前走」的輕盈自在。

圖片來源:陳婉真攝於展覽會場,照片原作者宋隆泉

「你是遺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當一段歷史記憶被遺忘

有些「也許是在無意識中的作為」,比之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慘無人道的屠殺、罪行,對實際存在與曾經在此的人們的影響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更加難以處理。因為在曾經發生的各種人為悲劇中,受苦受難、被背叛、被欺騙、甚至遭到屠殺的人們,還有曾勇敢挺身反抗、或許也曾在反抗中傷害了其他無辜之人的人們,這些所有人的身影,都是真實存在過的身影,他們的記憶即使被人為隱匿了兩個世代,終究仍是努力留存著的。也就是說,擺在我們面前不過七十幾年的過往與我們之間,並沒有真正的訣別,那個通往「過往記憶」的經驗之門仍然敞開著,但真正的問題是,在門前的喧囂聲所築成的牆,已用盡各種讓人眼花撩亂的手段,使許許多多的人不再願意相信或不再在意:那扇門正向我們敞開著、並且呼喚著我們。

在那些最惡劣的所有行為中,他們用盡一切方式告訴人們,你眼前看到的那扇門,以及那扇門後未留存下來的人們的身影、話語,是一條通往地獄的通道,它一直在叨擾我們現存的生活,讓人不得安寧、無法放下過去。這些喧囂聲不可能取消那些曾經被兩場戰爭的外來政權轉移,催生與碾碎的人們的身影的真實存在,於是只好把在另一個時間段上面對不同問題、遭遇不同處境的逝者拉上同一個舞台,開始「擔當剪輯師」,把兩段政權轉移的歷史「跳接」再一起,於是有人會問:談二二八為什麼不去談日本殖民,卻不會有人問談日本統治為什麼不去談二二八?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返校》劇照

只有在二二八,我們才呼喊著民主?

還有另一件同樣荒謬的事是:只有在二二八這一天,這些喧囂聲才會迫不及待的討論起日本統治,實際上卻對這段歷史最缺乏興趣與興致。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其實回到當時人們的真實經驗,日本殖民壓迫的背景,正是二二八及其所造成的屠殺背後,最深層、最諷刺的悲劇根源(正是因為受到殖民壓迫,才會期待一個自己所不認識的「祖國」,能平等的對待我們、幫助我們完成民主化。)二二八事件的意義遠不只是一個不義外來政權對本地人的迫害,它是歷經兩次在帝國主義戰爭陰影下的外來政權轉移,所碾碎的「他者」的見證,是這個連續歷史階段進程的一次終點(當然不是最終的終點,我們現在仍繼續活著),從那以後的人們要嘛被新的歷史進程輾過,要嘛被強迫性的推往一個與過去斷絕連結,由冷戰和流亡政權的鐵籠打造起的新時代。

因此所謂「為什麼不談日本」,當然不是真正想談日本統治,這只是把「過往經驗」弄成一場滑稽擂台戰的障眼法而已,然而對我們而言,真正具毀滅性的並不是這些喧囂聲中所帶有的明顯惡意能夠取信於人,真正恐怖的是光是這些喧囂所造成的混亂,就足以讓現代性、資本主義(現在還得加上社群媒體)共構的「缺乏耐心」,使人們對過往的一切根本上失去信心,因為經驗到那個混亂本身,就是對現代生活的穩定,最大的打擾。

圖片來源:公視《憤怒的菩薩》劇照

應該記憶起的歷史記憶

因此最關鍵的或許不是那些惡劣的行徑,即使它仍然十分讓人惋惜;為何在一個自稱極為重視「逝者」的文化中,最大聲聲稱自己認同這個「號稱延續了五千年」(實際上或許是三四千年)文化的那群人,因為人造歷史想像的錯置,寧可如此聲嘶力竭的用盡一切,踐踏這座島嶼的現代史上最重要(最具歷史轉折意義)的事件中逝去的、遭人遺忘的人們。

即使這樣的作為再讓人痛心,真正挑戰我們時代與這些逝者真實連結的,是那個任由身後一切「往虛無走」的輕盈腳步聲,我們在無負擔的歡愉中「向前走」,繼續不得不參與著辛勞的工作、過著小生活,不去理會包圍著我們的危機,以及在這個時代的所有危機中無處不在的「過往的吶喊」。於是人們遺忘了「逝者與活人之間的秘密約定」,也不再有能力相信「世界對於新來者是賦有期待的」。

如果真有彌賽亞,對於世俗世界的人而言,它的意義或許就是把身在名為「虛無」以及「徹底懷疑一切的享樂主義」(這個命名或許本身就是一個矛盾,但我覺得卻十分貼切)風暴裡的人給呼喚出來,讓人有機會停下那想從「一切讓人感到煩擾的複雜」之中逃逸,卻又讓自己身陷「無解的虛無風暴」的輕盈腳步,那所謂的「不要太認真、不要想太多、要向前看」。

圖片來源:公視《憤怒的菩薩》劇照

身為臺灣人,我們害怕的是什麼?

當我們不再如此害怕日常生活被所謂沈重、混亂、煞風景的事物打擾時,也意味著我們真正願意認真去看在自己的生活範圍外讓人難以看見、理解的人事物。在那輕盈的腳步聲下,我們失去的正好就是這份願意努力去看見我們所看不見(或假裝看見)、努力去理解我們所不理解(或假裝理解)的他人的能力。正是因為失去了這份能力與意願,才會有人憑著自己的直覺喜惡,覺得即使再踩一次曾經被真實的巨大暴力踐踏而過的逝者也無所謂,甚至把他們視為「破壞我們和諧生活的厲鬼」,恨不得「再殺他們一次」。

這樣的行為者,當然也早已失去了意會到自己行為本身的極端暴力性的能力,曾經許諾一個被壓迫者與全人類的解放之未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又何嘗不是呢?在革命的「絕對正確歷史軌道上」總是要有犧牲品的,這樣的犧牲本來就是「合理、正當且無需再議」的,即使是身在與之相反的陣營,這種思考模式卻是一樣的:「你們為什麼還要再談呢?為什麼不閉嘴呢?」

但那真實存在過的,被踩過、被無視的人們的身影,仍然在那裡,希望能喚醒活著的人。而關鍵仍取決於現在活著的人,我們要怎麼做呢?

原文作者:曹立寬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曹立寬-《在228之後,再思考記憶與遺忘,和我們對彼此負有何種責任?》

實習編輯:鄭巧筠
核稿編輯:Lori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山道猴子背後的魔性插畫:帶你認識經典迷因「wojak」的流派

最近廣為流傳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而片中人物皆採用Wojak迷因漫畫角色呈現,深受2019年流行的網路迷因Wojak漫畫的啟發,而這樣的漫畫系列主要呈現了不同Wojak角色之間簡潔的互動情節,在影片中,Wojak漫畫則成為了基本元素,用以為每個角色賦予特定的屬性和性格塑造,也因此透過諷刺的方式成為這個世代的感觸。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