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年前,MBTI測驗就在美國知名的科技公司盛行了,所以當時在美國工作的王凱琳職涯諮商師(以下簡稱凱琳)就已經接觸過MBTI,但她僅將它當作是個有趣的測驗,未深入了解。
在科技業一待就是十多年的凱琳,其實有在領域內轉換過幾次跑道。她起初是一名寫程式的工程師,因為不喜歡整天待在電腦前面寫程式,便轉到了市場行銷部門,因緣際會下又到了銷售部門,慢慢從幕後走到需與更多人接觸的幕前,這時的她逐漸覺得MBTI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可以協助自己了解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她同樣對於人的思想跟行為感到好奇:「在同一家公司,同樣都是做銷售,為什麼大家的風格和做法相差這麼大?」這份好奇啟發了她對心理學的興趣。
此時,凱琳也隱約察覺到自己對工作的熱情難以支撐她到四、五十歲,她開始想找尋一條能長久持續的職業道路。她重新梳理了她的職涯路途、接觸過的人物、以及自己內心的聲音,爾後整理出了答案:「將來想要幫助別人在職場上表現更好,就像一名顧問的角色。」
與此同時,為了陪伴孩子成長,凱琳決定從科技業離職,成為一個全職母親,並專心在家研讀心理學,並陸續考取了MBTI心理學人格類型分析及諮商師認證、職業規劃及發展專業教練及諮商師等許多證照,結合她在科技業豐富的工作經驗與心理的專長提供服務,讓她日後得以成功轉職為一名職涯諮商師。而等到孩子上小學後,她也重返校園,在三年半之內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
光靠MBTI其實不夠精準
MBTI測驗發明至今至少超過五十年了,只是近幾年才流行到亞洲。
MBTI的理論和架構相當嚴謹,但轉換成測驗本身又是另一回事。凱琳指出,顧問公司使用100多題的專業版本進行測驗,經過精準的統計分析,測驗結果的準確度頂多也只有70%,不臻完美,畢竟存在30%結果錯誤的可能性。因此,做完MBTI測驗後,需要再一對一的諮商,確認結果正確與否,更遑論一般在網路上搜索到的更簡短的版本,大多不是由專業人士策劃出來的題目,僅是一些非專業人士以自身對MBTI的解讀,自行設計出粗略的問題。既然題目的來源堪憂,可信度更是下降,準確度必定不到50%。
「MBTI測驗受大家討論的現象其實有好有壞。」過去社交媒體不那麼發達,認識一個人的步調比較慢,人們願意花時間深刻地了解另一個人。現代生活的步調快,人們更傾向迅速認識一個人,MBTI成了拉近彼此距離的工具,只要得知對方的類型,查詢過後就能大致了解對方的特質,同時也成為聊天的話題。
但王凱琳職涯諮商師對此感到憂心:「雖然大家相信MBTI測驗是有用的,願意使用它來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可是它的準確度不夠高,大家隨意自測完,以錯誤的結果在判讀,反倒變成像多數的心理測驗,看到網路上關於自己類型的描述,容易對號入座,替自己貼上一個標籤。」
MBTI將人格分為16種類型,一個類型涵蓋的範圍似乎有些廣泛,但這是實用與精準兩者平衡下來的結果。假設分成更精確的64型,類別太過複雜以致於記不住,就失去實用性了。
透過進一步的諮商,釐清自身特質
同樣地,在職涯規劃方面,用MBTI在網路上搜尋的話僅能找到空泛籠統的資訊,比如舉出MBTI的某個類型適合哪些工作,卻沒有仔細說明確切的原因,對於個人而言,光靠這些網路資訊其實無法給予足夠且具體的建議。
會去進行職涯諮商的人都對工作感到迷茫,凱琳聽過許多客戶反映「在網路上看完那些資訊後,沒有感受到實質的幫助。」凱琳建議,如果想深入了解自己的職涯,還是要找職涯諮商師協助,而非純粹依賴網路上的資訊。
在客戶職涯諮商當中,凱琳主要用的是「心理功能架構」的分析,是一個比MBTI更深層的心理學工具。職涯諮商師花一個月的時間,幫助客戶找到適合的職業規劃。這一個月的期間,職涯諮商師會在前兩週收集資訊,一直問客戶問題,但不帶任何的評斷,以便了解客戶碰到事情的感受及反應和客戶做事、與人相處的方式,真正進入到這個人的世界,藉由這些資訊去分析;第三週之後,職涯諮商師有了分析結果,再進行面對面對談,告訴客戶分析結果:心理功能中的強項和弱項,這個功能擅長和不擅長做的事,功能之間怎麼互相搭配,到最終表現出來的樣子。接著繼續往下延伸,回顧過去跟現在的工作,清楚認識自己的強項跟弱項後,再來討論並規劃未來。聽到分析結果,大部分客戶會感到恍然大悟,替過去擅長和不擅長的工作,找到一個合理解釋。
有些客戶來諮商之前,曾在網路上自行做過MBTI測驗,但做完職涯諮商時,客戶常發現諮商出來的結果與原先自測的人格特質根本相差甚遠。
MBTI結果的改變反映人格特質的發展
有些人測出來的MBTI結果會改變,對此,凱琳以諮商使用的心理功能作解釋,心理功能在一生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在發展,這是動態的,每一個階段會發展出一個新的心理功能,但是發展心理功能並不代表人格改變。
「人格特質會發展、會成長,但是不會改變。」
在成年之前到二十歲左右,MBTI為最核心、最穩固的基礎人格,是內心真正基礎的本我。到了出社會,人生閱歷越來越豐富之後,思想行為產生變化,就在基礎人格上發展出其他新的心理功能,由於當下更關注在新發展的功能,再做一次MBTI測驗,測出來的結果跟二十歲的時候完全不一樣當然是有可能的。
因為測驗本身無法考量到人生經歷對個人造成的影響,透過諮商師的分析,考量客戶現在的年紀、經歷過的人事物,才能進一步得知,某方面的表現確切是出於什麼因素影響。
善用而非濫用MBTI測驗,才有助於企業篩選求職者
對於有些企業在面試的時候參考求職者的MBTI,凱琳表示可以理解,站在企業的立場,把人分類之後,就能快速分辨求職者適不適合某個職位。
另一方面,許多諮商師們也擔心,若企業以MBTI測驗結果為標竿,評估某個類型不適合,就不給求職者機會,這樣的做法會扼殺團隊組成的多樣性。「就算某種類型的人不是這份工作最適配的類型,也可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完成這項工作。」舉例而言,一個ISFP藝術家性格的人進入資訊工程的領域,也許會成為一種不一樣的工程師,做使用者介面時,可能更注重觀看上的美感這方面或操作的實用性,更勝於程式本身的邏輯精準度及效率。
因此,MBTI需要被善用,而非濫用。若善用正確的MBTI測驗結果,對公司團隊的組成是有幫助的。一個公司未必需要所有從事相同工作的人都是同一類型的,偶爾要讓變數摻雜在當中,要有不同思維的人在從事同樣工作,每一個人展現不同的強項,互相合作,組織才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
實習編輯:陳念渝
核稿編輯:Shi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