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專題男人單身前五年:混沌、調整後,學會過日子再進入關係

男人單身前五年:混沌、調整後,學會過日子再進入關係

男人終其一生,唯單身,才能享受相當的自由。

文/張國立 境好出版

「男人終其一生,唯單身,才能享受相當的自由。這段時間不宜太長,我的意思是不宜長達20年,那就徹底頹廢了;不宜太短,否則還調整不出自己的獨身生活節奏便結束,太可惜。」

男人最珍貴的一段歲月是單身期,不過因為大部分男人一旦單身,會喪失生活的重心,明顯的症狀大概有:

寂寞—不知該如何面對突然空出的時間,為此,不少人沈溺於酒精之中。

混亂—開始懶得整理住處、開始以便利商店食物打發三餐、開始不刮鬍子不換襯衫。

焦慮—見到女人就想追,見不到女人,則四處拜託諸親好友幫忙介紹女友,然後三更半夜上網,流連於中年交友與色情網站之間。

圖片來源:Unsplashed

定心養性,建立自己的生活節奏

之所以有此覺悟,是因為我經歷過寂寞、混亂與焦慮。

那時住在台北近郊的山上,下班回家要開一個多小時的車,很多朋友擔心我自閉,而我一個人的享受,很難對他們說明清楚,於是某天我邀請三個傢伙來家吃飯,那是夏天,我研究了食譜好幾天,做出三菜一湯,分別是涼拌橄欖番茄、奶油煎鮭魚、青醬義大利麵、芹菜涼湯。

其中涼湯前一晚先做好,進冰箱冰,而涼拌橄欖蕃茄也可以先做好,朋友來了,配麵包與紅酒,免得他們窮嚷肚子餓,影響我做菜的情緒。青醬麵的青醬也可以先做好,因此我只需當場煎鮭魚,再煮個麵罷了。

那天吃得他們渾身大汗,哈,因為我對冷氣過敏,家裡沒有空調,而住在頂樓,當然晒得夠嗆,不過他們對我做的菜倒是沒有惡評,也從此不再囉嗦什麼「我看你快發霉囉」、「性生活不平衡,引發糖尿病」之類的刺激性語言。

圖片來源:Unsplashed

一個人過日子是種幸福

一個人過日子,廚房全由我掌控,有三個烤箱(烤土司的、烤魚的與烤甜點的),所有鍋碗都是我挑的。沒事到台北逛街,不買衣服不買鞋,往超市裡找食材,或看看有什麼新的鍋子、盤子。

慢慢,為了安排這些新添的東西,得調整傢俱,能夠組裝的,絕不找木工。一來受不了木工造成家裡三年都清理不乾淨的灰屑,二來做釘死的傢俱,容易潮濕或長蟲子。換傢俱之後,房內的色彩也隨之得調整,就自己抽空分段油漆吧。油漆是室內裝潢較簡單的部分,需要的是油漆、刷子與心情而已。

單身漢的雜事多,那時我在《時報周刊》上班,一周五天得工作到半夜,只有周三出刊那天能早點下班,於是每周三我必於中午抽空買好菜,想盡辦法在五點以前離開公司,躲開下班的車潮,若能在六點趕回家,還能端杯酒看一個小時的落日。

一個人多清爽呀,不必在意別人的時間,不必理會別人的情緒,離開辦公室,這個星球炸了都與我無關。

也有墮落的時候,像過年,除夕到初三的四天,二話不說,每天錄影帶配自己燉煮的佛跳牆,把《星際大戰》、《回到未來》,甚至傑克.李蒙與華特.馬修演的喜劇全部看一遍。

我的心得是,最適合跨年的是卡萊.葛倫演的黑白愛情片,最適合喝得半醉的是彼得.謝勒或布魯斯.威利演的任何一部片子,懷念歷任女友最適合看的是宮崎駿的每一部,要是天亮還沒睡著,就看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若是到中午還在嗨,嘿嘿,沒有什麼好說,看黑白戰爭片《最長的一日》,片長三個多小時。

男人終其一生,唯單身,才能享受相當的自由。

這段時間不宜太長,我的意思是不宜長達20年,那就徹底頹廢了;不宜太短,否則還調整不出自己的獨身生活節奏便結束,太可惜。5年,5年最佳,前兩年調整,後兩年享受,第5年則要經常出門去尋找伴侶,並融入彼此現有的節奏,進而琴瑟和鳴。

本文授權摘自境好出版《大碗另加:小說家的飲食滋味》
書名:《大碗另加:小說家的飲食滋味》
作者:張國立
出版社:境好出版

小人物編輯部 Lori hsieh
核稿編輯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溫暖中孕育、終至破殼而出 – 西子灣裡的小水坑,夕陽裡的陪於

「酩酊大醉/渾身濕透/脫掉膠鞋/裸足奔跑/破殼而出」 這是冰島樂團Sigur Rós其中一首歌的歌詞。 歌的名稱是Hoppípolla,冰島文翻成中文是「彈跳水坑」。

誰跟你小人物: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我們的事

如果,現階段的你想要被記錄下自己的時光片段,不論是特別的日子、特別的計畫,或者是事業上的不同階段,小人物都很希望可以跟你聊一聊。

信仰與征途:背上後背包,追逐媽祖婆的足跡

在這場土地與信眾的盛宴裡,人們不分老少、不分職業,肩並肩行走著,目的就是陪著媽祖婆走完遶境的這段路途。遶境現場讓人感受到濃厚的信仰氛圍,街頭巷尾張燈結綵,人頭湧湧。信眾們穿著傳統民俗服裝,手持香燭、鮮花和香火,虔誠地跪拜祈禱。隨著鑼鼓聲響起,緩緩移動的媽祖轎隊讓人肅然起敬。遊行隊伍裡的藝陣表演,例如舞龍、舞獅、扮戲等,引領著群眾,敲鑼打鼓地告訴地方民眾:「媽祖已經來到此處。」

當代擇偶:你的對象已放入購物車

現代人擇偶的方式越來越理性:對交往對象的評價數量越來越大、條件越來越豐富、品味越來越深化、標準越來越明確、想像也越來越完美,就像消費市場中不斷升級的產品品味,已經失去過去那般單純的感性。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我們受困於民主社會中的「有閒階級」?

近幾年韓劇流行的精英世界、上層階級與下層階級的對比,引起許多熱潮,在諸多的討論下,我們看見了就算我們在一個看似沒有階級式的民主社會,但仍有隱形的「有閒階級」在引領著我們朝著那個方向前進。

深受氣候變化影響,吉里巴斯81%的家庭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吉里巴斯風光明媚,但也面對著種種困境。全國一半人口(估計為12萬)生活在首都南塔拉瓦(South Tarawa)。該國土地形狀狹長,猶如一個回力鏢,主島幾乎無法容納所有居民。吉里巴斯出生率高(每1000人有26名嬰兒),加上外島居民移居至南塔拉瓦,令當地出現城市化,過度擠迫加劇健康、社會及環境問題。

畢業生求職路途上的燈塔:趙浩宏與《職人》雜誌

迷惘是人生的常態,但為何孩提時的我們能將迷惘正向地轉變成「好奇」,從嘗試當中累積喜好與熱情,年紀漸長卻失去了熱情?《職人》雜誌創辦人趙浩宏認為,強調成績與考試的教育環境,讓學生過早地失去對學習的主權。透過《職人》,趙浩宏要培養人們對世界的好奇與熱忱,讓發光發熱的職人們為職涯提一盞燈。

擁抱自己,把握7點讓高敏族的你更有自信

高敏感族群內心容易出現許多小劇場、經常小心翼翼觀察周遭反應,也容易被所處的環境影響。這些事無時無刻都影響著高敏感族群的內心,但其實,掌握幾個原則,高敏感族群也能看見另一份天賦。

大約翰全麥烘焙:用生活的步調證明「我們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一份,對於愛、對於家庭 一份,對於堅持、對於努力 一切,從紐西蘭開始,學習體驗對於自然、健康、純淨的一切 2004年創立於宜蘭的大約翰全麥烘焙,帶著在紐西蘭的經歷回到家鄉,開啟了一段與生活達到平衡的經營之路。

影評人的職涯求生指南:專訪雀雀與張硯拓

自由業者加上文字工作者,兩種搭配聽起來就非常難賺錢的工作,卻是現在許多上班族轉職的嚮往之一。在影評人雀雀和張硯拓的經驗裡,成為一個專業的影評人,首先需要的可能是熱情與目標、仰賴的卻是長期的自律與堅持。更重要的是,是不是擁有能夠接受薪資浮動以及「不作不食」的覺悟。

隨著審美潮流變動的「創業」:專訪五分埔服飾業者佩筠

聽到「創業」,大多數人立刻會想到的是和網路數位相關的「新創產業」。但在五分埔,時尚服飾的創業幾乎奠基於台灣早期的「聚集經濟」,並隨著消費者和流行的審美不斷變動,是一種既傳統、又創新的產業,而佩筠一家的服飾經營故事,正是台灣近30年來的產業縮影。

從無到有,建構扎實世界觀:《人選之人》導演林君陽專訪

林君陽執導的《人選之人》上映不到一週就衝上台灣NETFLIIX收看榜第一名,並受到韓國議員的關注推薦。以「台灣選舉文宣幕僚」為全劇焦點的設定,但不如真實世界狗血的作品,到底如何成功吸引觀眾目光的呢?

因為我們是最佳夥伴,所以我們結婚(下)

出版《男人的愛情研究室:談一場不追不求的戀愛》及《自信力:13堂關於事業、情感、人際關係的自信課的Mr.P,將在本文和讀者分享自身的婚姻觀:當真愛來敲門時,不是從利益為考量,而是因為信任,而決定成為共度一生的夥伴。

因為我們是最佳夥伴,所以我們結婚(上)

本文筆者Mr.P,專為學員打造自信提升課程,以生活作為切入,帶學員在溝通上、關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在人際之間有著獨樹一幟洞察力的Mr. P也分享了他對婚姻的見解,從常見的婚姻迷思切入,探討婚姻的目的。

AI時代真正該擔心的是什麼?

自OpenAI推出ChatGPT以來,人們不免也開始擔心與討論自己的工作會被AI取代。但職業更替在歷史上一直是必然的,更該擔心的是,AI如何控制我們的思想。

善用通訊軟體,替親子關係增溫

現今科技進步下幾乎人手一機,人與人的溝通也多靠著手機完成。雖然「通訊軟體」讓生活聯繫更方便,卻也好像讓溝通隔著螢幕少了點真實情感流動。究竟,LINE是讓親子溝通更順暢,還是阻隔更多?
Total
0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