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記者/ 小人物編輯 陳巧婷
核稿編輯/ 小人物主編 孫大翔
出於各種理由,「創業」似乎逐漸成為許多年輕人對生涯的憧憬。現任群眾募資顧問團隊「貝殼放大」負責人的林大涵,雖然走在創業的浪頭上,身邊也不乏成功創業的例子,但他認為創業本身不是一個市場,也不應該被鼓勵。林大涵鄭重地說:「如果以為自行創業有好處而去創業,那請不要創業。」
創業是為了解決問題 是方法不是動機
林大涵說,要了解「創業」這回事,應該先從創業的動力是什麼談起。他提到,一兩年前出現一個名詞叫「wantrepreneur」,由「want(想要)」和「entrepreneur(創業家)」兩個字組合而成。從字面上來解釋「wantrepreneur」,指的是想要成為創業家的人,這些人並不是真的想要做什麼事情,而是為創業而創業。這到底好或不好,林大涵覺得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林大涵覺得,創業應該是先發現問題,進而想辦法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團隊及資源,包含錢、各種器材,接著發現公司化,或者組織化是一個可行的方向;最後才是選擇創業。
他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果這樣的大同社會真的存在,那麼就不會有房屋租賃業了。有時候正因為,政府沒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反而創造了機會;由民間組織來解決問題,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林大涵堅信著,創業是做好事情的手段之一,但不應該是目的。他發現,社會氛圍似乎鼓勵年輕人創業、自己當老闆;然而,他並不鼓勵這件事。林大涵說:「我不會鼓勵你去創業,但如果你真的已經去做了,那我可以支持你。」雖然他不鼓勵創業,但卻認為創業應該被支持。
他也表示,活在這個世代的青年們,多半都感受到一件事:大環境不再像過去一樣。60、70、80年代的時候,只要正常工作,就可以成功,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現在青年人已經慢慢認知到,如果只是照著所謂「正常」的軌道去走,不多做些什麼,世界不會變得比現在更好。 所以才會有比較多人,想要嘗試做些什麼。可能是解決一個問題,可能是滿足一個需求,也可能是自我實現;然後發現需要透過「創業」這個手段,才能做到。
創意從生活經驗累積
創業的前置作業之一,就是想到一個好的創業題目。對於如何找出社會需求,林大涵指出兩派說法。其中一派是從自身的需求去思考,生活中碰到了什麼問題,覺得什麼不滿足。這一派主張多觀察周遭,多用假設性的問題去發想。另一派則是看現在社會在討論什麼,跟自己的專業和經驗結合,思考可以怎麼做。
兩派的差異在於一個發想,一個是實作結合問題。林大涵覺得沒有誰對誰錯,他分享他讀《賴聲川的創意學》一書,書裡提到很重要的一點:「靈感大多早已存在於腦海中,創作的元素並不是突然湧現,是經過長時間的沉澱、累積,接受外在的刺激或影響之後,融合出來的成果。」林大涵對此補充,不論從觀察,還是從生活經驗裡累積,用創意學的概念思考,都是同一件事情。
林大涵將創業的門檻劃分成三個等級,第一個門檻是認知的門檻:「知道這件事情可以做」。對於飲料店、雞排店、咖啡館,甚至是二手商店,是很多人創業的題目,他認為的確這些產業的門檻比較低,門檻低在Know-how(技術訣竅)比較容易學;第二個門檻是經濟面:「做這一件事情需要多少錢」;第三個門檻各個行業則不盡相同,你必須先認知前兩項,認為你做得了,你才會去做。
就林大涵的觀察,嘗試創業的人碰到的最大挑戰,是「未知的恐懼」。第一次創業的身分轉換,從就業到創業,或者學生身份直接創業,都會形成難度上的差異。他也提到,有人認為「自行創業好像比較自由」,這其實是一體兩面。因為自由代表沒有人會告訴你,可以做什麼、該做什麼,自己要為未知的一切負責。
林大涵說,如果以為自行創業有好處而去創業,那是不好的。應該是對於自行創業將面臨的苦難,有所認知或想像;即使如此還是想去做,那樣的心態比較健康。
創業不是市場 不會飽和
或許很多想創業的人會好奇,創業市場已經飽和了嗎?哪個創業題目是有前瞻性卻還沒有人做的?
林大涵回答:「創業不是一個市場,所以沒有市場飽和的問題。」舉例來說,開一家公司是創業,在外面擺攤也是創業,同樣都在做生意,只是做生意的方式不同,能選擇的方式也有千萬種。他強調,在特定的時空背景之下,「一窩蜂」或「沒有差異性」的創業,可能暫時性地存在飽和現象,但創業整體並不會。
就像學校旁邊不可能開設無限多家的炸物攤,但如果把範圍擴及各種飲食、生活需求,市場容納度自然就會提高;而隨著科技和生活模式的改變,有許多特殊的業別也因此誕生、增加或蕭條。例如,在網路出現後,網咖如雨後春筍般陸續開張,直至普及到一定程度,大眾對網咖的需求下降,反而又帶動其他與網際網路相關的休閒熱門場所興起。
林大涵更將問題拉到創業的「問題導向」來談,如果創業是因為一個問題所產生的解決方案,那麼解決的過程中勢必又會遇到其它問題,它是不斷連鎖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在需求與問題的歷史上,永遠不可能有最佳解和最終解,所以創業不可能飽和。就像群眾募資本身一直都存在,但網路化模式使得很多人發現群眾募資沒有那麼好做,需要很多專門的知識和技術。因為這些問題存在,才又有了像「貝殼放大」這樣的公司。
新型態服務業將興起
問及大多數潛在創業者最關心的事,台灣2016年前景看好的創業題目是什麼。林大涵認為,新型態的服務業會興起。
林大涵說,傳統的服務業大部分都在做兩件事情,第一件是「我做你不想做的事情」,第二件是「我給你你不知道的東西」。而新型態的服務業將轉變成「我做會比你做更好」。具體來說必須找到「只有這個公司、這個團體、這個人,才能夠做得到的事情是什麼」,也就是服務業將慢慢走向品牌化。
他進一步解釋,品牌化是一種直覺聯想,如果提到牙膏,你第一個想到的會是黑人或高露潔,這是對具體產品的聯想。這樣的邏輯在服務業領域同樣行得通,就像想到廣告公關,你很快會想到奧美或電通,這就是品牌。對服務業而言,品牌化的價值在於,它是能力和成績等面向凝鍊而成的象徵,也是一種漸進的過程。從單純的提供服務,到獲得一定的評價,進而累積成為前述的直覺聯想,當這個印象被越來越多人感知的時候,品牌也就逐漸樹立了。
–本文收錄自《小人物雜誌》No.16 離開你的爛工作,現在創業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