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只能喝酒的圖書館》,一個出租成見、探索未知的地方。」神秘勾人的台呼,搭配藍調音樂,牽著聽眾卸下生活的壓力,帶領大家討論人生大小事。
2020年開播的《只能喝酒的圖書館》是一檔談話類Podcast節目,主持人夫妻檔Ting和Hank以自身生活經驗出發,舉著酒杯談天說地,激盪彼此思維。閒話家常卻不失深度的討論,就像與主持人們零距離聊天般放鬆自在,同時也能反思生命哲理,吸引了大批忠實聽眾。
一對夫妻,滿腔熱情,辭去工作築起「推動閱讀」的夢
為了探尋更豐富的人生經驗,Hank在10多年前毅然離開深耕已久的電子業,他對此僅表示,因為工作無趣。而當時適逢Ting因生育而暫別電視台工作,停下工作腳步的夫妻兩人,便思索著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一間座落在大稻埕的百年老屋,萌發了夫妻兩人推動「閱讀習慣」的熱誠。他們耗費大量時間與積蓄,將這座三層樓的老舊建築,改建成結合餐廳、咖啡廳與圖書館的藝文複合空間──「行冊 walkingbook」。
2019年,這裡也成了藝術家的駐村基地,增加人流氣息。同時他們每月舉辦一次的喝酒聊天聚會活動,取名為「只能喝酒的圖書館」,這也似乎成為現在Podcast頻道的取名靈感來源。
新冠肺炎肆虐,實體店鋪漸漸轉型成為媒體
雖然這間複合式的空間因為新冠肺炎而受到嚴重影響,讓提供的餐飲服務在2021年正式熄燈。但值得慶幸的是,老屋3樓藏書豐富的「只能喝酒的圖書館」仍持續運作,成為了Ting和Hank未來在媒體的轉機之一。
跟熱門Podcast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的劇本幾分類似,在失去餐飲的後盾之後,便架起麥克風,用聲音與獨有的特色轉戰新媒體市場,經營起Podcast頻道,成功搭上了首批「播客」熱潮。
在哲學思辨中,療癒焦慮時代的身心靈
Ting和Hank獨有的生活經驗,形塑了《只能喝酒的圖書館》頻道充滿哲學思辨、情感與理性交織的調性。Ting曾經在美國紐約生活過,在鼓勵發問「為什麼?」的環境下,讓她養成了對於事物的批判性,以及獨立思考能力,例如「愛」的定義是什麼;而Hank從就學時期就有著叛逆的個性,不願安於現狀的他,時常做出些令人無法預測的行為,像是當工程師並獲得國際大獎之際,卻毅然決然辭職。
夫妻兩人特殊的生命歷程,讓他們在製作節目時不用事先企劃,節目名稱也時常掛著大大的問號。例如,面對死亡,誰能此生無憾?錄製當作日常聊天,夫妻間的默契,一搭一唱,便能鞭辟入理,探索討論的核心,仍不失趣味與人性溫度。
然而在這個講求快速、精準的時代下,以「慢」與「思辨」為關鍵字的《只能喝酒的圖書館》為何能異軍突起登上排行榜冠軍呢?筆者認為應該是「人」味吧!焦慮的世代,聊哲學、聊生活已成為了現代人療癒的過程。
撰文/編輯:徐偉哲
核稿:Shiuan、Lo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