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這封「你為什麼不創業」,得到了很多好評回信。
— 《你為什麼不創業?》
一部分覺得現在關於創業的文章,勸人創業的像詐騙,勸別人別創業的像哭訴、或凡爾賽式抱怨(賺很多錢卻說我也不願意好累啊)
所以想嘗試看看,用一點真實、真切的口吻來分享。
嗨嗨,你想過創業嗎?
之前的信中有說過,創業是什麼感覺。
過往我曾在很多演講中,被問到「為什麼會想創業」、「重來一次還會創業嗎?」之類的問題。
答案是會,我願意再次挑戰與經歷這些事物。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會鼓勵別人創業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如果你需要被鼓勵才創業,那還是不要好了。
這些是我真實的心聲與答案。
但這是好的答案嗎?老實說,不是。
創業帶給我的幫助多過於難過,為我帶來成長多過於傷痛。
公司目前也還活著,我也還在持續獲得創業的好處與利益,等於說,我正在爽,居然要叫別人不要爽,這什麼道理。

如同有錢人跟你說:「人不要太有錢」
談戀愛的人說:「單身好棒喔」
生了三個小孩的人跟你說:「沒小孩真好」
這不是做作假猩猩嗎?人的腳步是誠實的,真的要是一件事那麼不好,那早該放棄不做了。
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暗自在爽,但怕被別人發現自己爽,被說炫耀或是怕被攻擊,
所以只好多說點苦與痛,好證明自己也不是真的過那麼爽。
大家都說創業是火坑,那為什麼會這麼多人持續跳入火坑?火坑這麼好玩嗎?
當然不是,
創業是火場掏金,你如果準備足夠妥當,
那你可以在燒傷但不危及生命的情況下,得到你在其他地方永遠拿不到的寶藏。
比起如何創業,更需要知道的是「為什麼要創業?」
把一些好的一面說出來,或許可以讓猶豫的人更好理解。
創業的缺點很多,但優點也很多,而更多的不一定是優點,而是改變。
1. 金錢觀改變:
不是薪水四五萬,而是營業額四五百萬,金錢觀改變後,看待價值的方式也變了。
2. 時間觀改變:
不是白天上班晚上休息,而是找到時間趕快休息,珍惜時間後,也捨去很多無意義的活動。
3. 人際觀改變:
不是朋友同事家人,而是消費者、合夥人、商場上認識的人,更瞭解關係與情誼,也更知道什麼叫距離。
4. 世界觀改變:
不是認不認同,而是我們之間是否有共識與目標,即使很不一樣的兩人,依然可以一起共事。
還有許多延伸,就不再多說。
這些改變會是好的或缺點嗎?每個人不一樣。但我認為,能夠持續拓展與改變,就是好的一種。

我是個很害怕停滯的人,如果我今年做跟去年一樣的事,那我就會下定決定,明年一定要改變。
如果我發現自己跟三年前思考方式沒什麼兩樣,那我就會趕快停下腳步,找地方學習。
如果我現在在過五年前一樣的生活,那我就會開始反省,這些年發生什麼事。
世界總是如暴風雨般在改變,我們根本不可能一成不變。
所以如果我發現自己是一成不變的,那可能代表著,只有我在原地,而其他人早已飛奔遠離。
改變不一定好,但我們該習慣改變,並讓改變往好的方向前進。
創業大概就是這樣的過程,我們會被逼著一切都必須要跟著變動。
市場變動了,策略要跟著變,產品要跟著變,營運要跟著變,資金也要跟著變;
人事變動了,組織要變、制度要變、福利要變、徵才方式也要變;
知識變動了,思維要變、做法要變、觀念要變、心態也要跟著變。
當你把事業擺在市場裡面,而不是公司裡面時,你就會發現變動不是一個突發事件,而是生活型態。
所以你不會煩惱午餐吃什麼,有得吃就好,跟昨天一樣也沒關係;
也不會覺得每天都開會很煩,因為每天的會議都有不一樣的事要解決。
然後你可以看著自己改變的樣子,
看著自己沒變的地方,看著自己被當好人又當壞人又當好人的變化時刻。
這過程充滿樂趣與惡趣,有時候荒謬到你會笑出來。
恍若人生的迪士尼樂園,經歷重重冒險,留下萬種回憶。
如此特別的旅程,這一生,都建議參加一次,
當然,創業沒有遊樂園那麼安全,一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身敗名裂。
所以也更需要謹慎小心,每天都是發條上緊的狀況,
這不正也是,會燃起你熱情的時刻嗎?那,你為什麼不創業?
創業可以晚,可以早,可以剛剛好,但絕對不容錯過。
一生有一次創業,你就會再次、再再次持續的創新業。
那是上癮的感受,也是自虐的享受,更是不服輸與挑戰自我的時刻。
用創業的時光,度過每天的日常。你將發現,此生如此珍貴。而我們不曾浪費。
看完之後,你會想創業嗎?
我不確定這樣是否會鼓勵你或是動搖你。
人生很多重要的事,都不應該是看到別人的建議或鼓吹而決定,如創業、結婚、離職或轉行等。
我寫任何東西,與其說是勸你要去做什麼事,不如說是希望啟發你,讓你再多想一下,再思考一下。
不論最後決定是什麼,都可以說出:這是我思考後的結果。
不枉此生,是我最希望你說出口的話。⠀⠀也是信裡要給你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