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i Hsieh

於製造業外商就業的美術人,工作是策展但實際上是全職專案保姆。 與社頭青年一同舉辦「鬆勢三日節」,為求大家將心力拉回自己喜歡的土地。 曾任百貨業務, 主要與化妝品國際品牌合作。 期待透過藝術與文字創造共好對話。

過往文章

妳要先是妳,然後才是妻子、媳婦與母親

在我成長的圍籬與因我結婚而建立的圍籬中,父母們不斷用某人的女兒、妻子、媳婦、母親來動搖我。在這之中,雖然我不停動搖並感到不安、傷心和辛苦,但是唯一讓我感到慶幸的是,我總是愛著自己。另外我也相信,就像我愛著自己一樣,我的孩子們也會愛著自己,並抬頭挺胸,朝著未來邁步。 所謂父母,不就是孩子們仰望的存在嗎?

我的喜歡,也許和誰都沒有關係

喜歡一個人也是一樣,有想得到的喜歡,有得不到的喜歡,有默默思念的喜歡,有默默守護的喜歡⋯⋯如果你在這個喜歡的過程裡,真的由衷感到滿足快樂,甚至獲得一份真正的幸福感的話,其實你沒有必要勉強自己去迎合或遵從別人的戀愛定義

除了感覺愛,婚姻裡更多的是如何實踐愛

在婚姻中成為某人的女兒、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媳婦、某人的母親之前,身為一個選擇愛情的人,我就只是個必須磨練愛情技術的人。 即便現在回想,我仍然覺得所謂的婚姻,是我們為了竭盡全力、永無止盡地修煉愛情技術,而設立的一個最基本的空間,要把各自的空間打造成格鬥競技場還是雙人花式滑冰的溜冰場,或是只求速度的短跑賽道,抑或是考驗長時間耐力的馬拉松賽場,全視夫婦自己如何決定。

你斜槓了沒?一昧鼓勵自媒體建立人脈,真的活出自己了嗎?

我們常常把「賺」「錢」兩個字連在一起,其實「賺」後面還有很多選項,而賺錢的背後也可能要賠上很多其他更重要的東西。但一個功利型的社會不太能幫助年輕人看到這些。

群眾不是不能接受網紅變現,但為何理科太太總是被炎上?

如果一個網紅,只想著變現,而不想著怎麼先分享,要做募資課程,如果理科太太再多累積個半年,定期輸出自我覺察的分享影片,之後再募資,我想有意見的網友會少很多,但今天理科太太選擇一個捷徑: 理科太太僅僅經歷過「100個小時諮商」,就想要自稱專家學姊,來帶領大家。

張珮珊:「再重來一次,我還是會選擇孩子。」

「到底該不該生小孩?」這個話題跨越世紀,永遠被熱搜討論、你我都徬徨過。但這樣的人生大哉問,永遠沒有標準答案。生小孩是一條不歸路,生了就回不去了(我也好幾次揚言想把小孩塞回去),但這也可能是你人生最美風景、最棒決定,沒有走過, 無法體會,不可言喻。

岑永康:原來,這就是當爸爸的感覺

浪漫愛情電影裡, 女生頭低低的貼到男生的懷裡,輕聲地說,「我有了。」男生欣喜若狂大喊,「我要當爸爸了!我要當爸爸了!」 每次看到這種對白,我都想翻大白眼,「真的有男生那麼期待當爸爸嗎? 驗孕棒兩條槓,男人臉上三條線吧!」我在心中默想著。在幸福家庭的美滿劇本中,若硬要塞一個反派,這角色非爸爸莫屬,至少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是如此認定。

大學生畢業只能找正職?看他們如何斜槓,翻玩不同路徑!

我發現自己從小到大都在滿足旁人的期待,滿足社會期待的我,我也為此深感疲憊,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想在為別人而活?我沒辦法活成那樣,那不是真正的我,在有了這個覺察後,我感受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