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編輯 孫大翔

Branding Consultant、Businessman & Writer。文字工,媒體出身,以前做的是內容代工廠,寫的是別人的故事;現在做的是內容軍火商,書寫自己的觀點與哲學。

【專訪】打造政府與外送員溝通的橋樑:外送產業工會理事—蘇柏豪

在2021年的五一勞動節遊行,剛成立不久的全國外送產業工會(以下簡稱外送員工會),首度集結在遊行中現身,與其他勞工一起爭取勞動權益,督促政府制定更完善的政策,保障勞工權益。

邱煜庭|電商是一門學問:會說的人很多,能做的人寥寥無幾

企業經營上問題層出不窮,事情無限,時間卻很有限。邱煜庭老師與燒賣研究所、透鏡數位聯手籌辦《BTB電商結構學》課程,豐富的課程內容讓《BTB電商結構學》在 PressPlay Academy上短短3天已經募資超過700%。

好棒BUMP│柬埔寨詐騙的吹哨者,為甚麼正義會由他來伸張?

網紅「好棒Bump」在Youtube上有89.4萬人訂閱,在網路上小有名氣, 近日因踢爆柬埔寨詐騙一事而躍上媒體版面,由於議題涉及巨大,不少政治人物及媒體都爭相分享看法。 今日(8/16)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更以「所有政治人物都難辭其咎」來形容本起事件,因而引發許多人的關注。

孫大翔專欄│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網路啊!它現在仍是年輕世代的產物,如果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很懂網路的數位咖,就能讓自己的身心靈乍看之下都還年輕充滿朝氣,於是近幾年來研究或追逐年輕人的喜好成了市場上的顯學,就像是女人都想永保年輕一樣。

孫大翔專欄│搞品牌? 先把那個累死你的粉絲團關掉吧!

擁有百萬粉絲就是一個品牌嗎?「最近讚數變少了,辦個活動吧!」「達到五萬人的時候,辦個活動吧!」你是否也曾下過這樣的指令?就像業績下滑的時候用一劑劑促銷特效藥挽回消費者一樣。用促銷拯救業績很好理解,但是辦個活動來拉抬社群聲勢也是同個邏輯嗎?其實一個在粉絲團點讚、在IG按追蹤的粉絲,根本就不在乎你的「里程碑」。

孫大翔專欄│當書架上盡是鼓吹創業的書,斜槓世代到底怎麼發生的?

斜槓世代是商業發展的必然現象。當你學習的效率變高,會使用的工具就多了;當你會用的工具變多,執行的效率就更高了;當你執行的效率變高,你的全職工作是否還能夠填滿你的工作時間?你的收入是否能夠滿足你對生活上的需求?

孫大翔專欄│「把女性當作產品?」—談夜店為什麼讓女生免費入場?

這是一個媒體業爭吵很久的議題:到底我要付錢給媒體言,還是媒體採訪我要付我錢?當我手上有非常具有社會價值的「獨家新聞」,媒體需要透過各種關係、資源甚至金錢的付出才能得到它,例如總統或知名企業家的專訪;反之,商家為了徵求曝光則需要付出極大的廣告成本來購買版面曝光。 上面這兩段話我想大家都看得懂,因為它是簡單的「供需問題」:誰需要誰,誰就應該付出代價。

孫大翔專欄│Youtube、IG之後,創作者的下一個機會:Podcast

Podcast 是一種只透過聲音來溝通的媒體,就像聽廣播一樣,用戶只要透過手機或電腦上的 Podcast 軟體,就可以訂閱並且收聽自己想聽的 Podcast 節目。現代社會,每個人的時間因為數位產品與串流內容的越來越普及,碎片化,這正給了Podcast很好的機會登場。

孫大翔專欄│「刪除臉書」的反思(下):媒體已死 ,我們需要是更好的「社交工具」

為什麼我認為「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數據會說話,2016年由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做的統計,表現了人們對於「通訊」的需求遠遠大於「社交」。 促使我開始思考的點在於其實是「透過社交媒體,我們真的有社交行為嗎?」 我們把社交行為區分為「陌生社交」與「熟人社交」兩種類型,有許多交友軟體主打的就是「認識新朋友」,比較熱門的玩法是匿名社交以及近期蠻熱門的直播(但直播更近於藝人經紀的方向)。

孫大翔專欄│「刪除臉書」的反思(上):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刪除臉書」的反思(上):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為什麼寫這篇文章? 隱私爭議、個資外洩、介入政治,近年來接二連三的事件讓使用者從臉書開始了大規模的遷移行為,爭吵著移除Facebook雖然已不是一、兩天的事,但這波 #Deletedfacebook看似越演越烈,先是Firefox刪除了1800萬人的粉絲團,而後Elon Musk關閉了Space X和Tesla兩個粉絲團加起來也超過250萬人,各個意見領袖眼睛不眨、頭也不回的爭相表態,當大家說著「是時候移除臉書了」的時候,我聽到的是「也許我們從來就不需要社交媒體」。 難以諱言的,過去十多年,臉書造就了網路發展史上一段影響極為巨大的改變,催生了一個新興的名詞「社交媒體」,更把自家的Facebook一度推向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使的在那之後衍生出的各種新科技、新應用幾乎沒有一個不想扯上網路社群的。然而如果用十年的時間來看,再配上幾次歷史上「反Facebook」的行動,卻讓我開始懷疑社交媒體是否真的是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讓我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想的。 * 附註:本篇筆者只是以臉書為例,實際上部分概念可套用到其他社交媒體的行為解釋 為什麼會「社交媒體成癮」?從定義社交媒體談起 從頭思考社交媒體,到底是「社交」還是「媒體」? 「媒體」還比較好解釋,一個公開的資訊來源,提供有根據的事實與觀點的分析。「社交」就相對複雜多了,它用來形容兩個或多個有意識行為的個體相互交流的行為。 兩個詞放在一起,「社交」加上「媒體」的意思就是「多個有意識行為的個體,(在這裡)彼此交換著已知的事實與各自的觀點」。 先有這樣的理解之後事情就變得有趣多了,聽起來它可以是一個小組織,也可以是一個大團體,但先決條件是要找到「願意與自己交換事實和觀點的其他人」。 其實就跟新生開學時的自我介紹,然後會慢慢地形成小圈圈一樣,第一步就是先融入社群。而臉書知道融入社群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就想了一個解決的辦法,這個辦法在臉書上叫做「按讚」。 「按讚」讓我們以為有人在聽我們講話,在附和我們,在認同我們,進一步的讓我們上癮,覺得世界很有可能因此而繞著自己轉。 上癮的條件1:成為意見領袖、自媒體、經營社團或粉絲頁 筆者認為在社交媒體上成癮絕對是有條件的,例如我的爸媽就不會上癮,為什麼? 承上一段所說,如果沒有辦法找到「願意與自己交換事實和觀點的其他人」,那社交媒體基本上對你我而言不會有多大的吸引力,隨時可以關掉它。 而如果運氣好,我們發了文獲得了幾個關注、追蹤者,又剛好有幾個朋友留言回覆。慢慢的,經營自己的臉書就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們會成為某一個群體的意見領袖、自媒體(即便那個群體只有三個人),那感覺就好比在現實生活中找到了幾個知己朋友,而總會有一段時間你們會整天膩在一起一樣。 後來這群朋友可能會擴大、也可能會因為各種關係慢慢散掉,換新的一群走進你的生命。這是第一種以社交角度出發的解讀。 上癮的條件2:加入好友,關注社團或粉絲團 第二種解讀方式是媒體的角度,有許多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匹配的訊息,例如哪個朋友結婚了、哪個人得獎了、誰跟誰交往了、誰又換工作了,你總不希望自己是最後一個知道的。更進一步可能是哪個公司發佈了新產品、哪個人去出國可以代購甚麼等等。 於是我們為了得到一些匹配自己狀況的訊息而加入一些社團、粉絲團,加了一些知道但也許不熟的朋友,只是為了滿足「求知的本能」。而這樣的狀況也有機會造成社交媒體成癮,在國外的研究報告裡叫「FOMO症候群(Fearing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症候群」。 有些人也許像我的爸爸媽媽一樣,不曾發文、不曾留言、極少按別人讚,對這樣的人來說社交媒體其實就是「媒體」,只是獲得訊息的渠道之一。但你說他們可以沒有它嗎?其實也不行,因為他們會擔心錯過了孩子的動態或朋友的近況。這部分就像是媒體上的「獨家新聞」,你要嘛選擇不要知道這條新聞,要不就概括接受它提供的所有資訊。 所以為什麼在粉絲團、社團要創造真正的「社交互動」那麼難?因為這群人跟第一種情況不同,他們從來就沒把社交媒體當成「社交用途」。 有趣的是,統計結果指出,把社交媒體當作媒體的人數才是較多,占了81%。 談社交你只想變現,論媒體你太多廣告:當兩個條件都漸漸不成立 解釋起來,第一種情況的人是重度成癮,但第二種情況的只能說是「更好的替代品尚未出現」。就像我們會說自己有看報紙的習慣,但不會說我們沉迷於看報紙;當網路逐漸取代了報紙的功能,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棄報紙於不顧。 從社交來看,你不會想跟一個滿心只想賺你錢的人交朋友;從媒體來看,多數的訊息供應者漸漸地無法提供有用的資訊,更進一步的,使用者活躍度下降、發文數減少,然後離開。 或許臉書的商業模式本身就存在著問題,重新看看Mark Zuckerberg創立臉書時的願景是「Connecting the world(連結全世界)」,不難想見他的理想其實是建立一個更專注於社交的線上環境,但是臉書的營利模式卻是向媒體看齊:刊登廣告。 從今天的結果來看,比媒體能量,臉書不比今日頭條、Flipboard、NewsRepublic等新聞聚合器專業;論社交,臉書也不比Whatsapp、Wechat、Line來的真誠、溫暖並充滿互動。 我們是不是需要一個社交媒體也許還沒有解答,但我們清楚知道「我們不需要一個訊息假掰、同溫層一點也不溫暖的地方來和我『交流事實與觀點』」 截自之前所寫的文章: 「與其說年輕人都使用IG,更精準的說法是『年輕人已經四散到各個不同的社群網路了』 — — 《年輕人都在用IG?決定投入前最好再想一想》 /摳老爹」 如今有太多地方更加溫暖、真誠了,在那些平台上存在著更多的可能性,而新的一批使用者想當然早已不是「非要你臉書不可」。 接著看下篇:「刪除臉書」的反思(下):媒體已死 ,我們需要是更好的「社交工具」 摳老爹,一名跨領域創業者、攝影師與作者,專精於研究社會關係、CRM與外包管理,現任Social Lab社交實驗室執行長。 Social Lab社交實驗室是一家專注於「人類行為研究」與「未來社交應用」的數據科技公司, 我們致力於透過各式各樣的社交實驗與行為研究,發展出實際可應用的科技產品,讓線上的社交體驗更加真實與便利。 希望有機會與各位多交流 Calldadddy@gmail.com摳老爹收。(或Facebook搜尋我:Oriel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