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遍傳統的觀念中,「結婚」似乎已經成了人生必經的交叉路口,也常被用來檢驗一個人成功與否。那些「三十(或三十五)歲時必須完成的幾件事」裡,十之八九會有這一項。彷彿如果不結婚,人生就會自動往「失敗」或「不正常」的方向駛去。這樣的認知被建立及廣泛認同於我們父母所生長的年代。然而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產生了不同於過往的想法。
現實之下的人生抉擇
上一輩出社會打拼時,正值七零年代中後至八零年代前期,是台灣經濟的起飛期,也是亞洲經濟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當時產業轉型,物價、房價平穩,我們的父母親只要夠努力工作,節省部分不必要的娛樂開銷,培養儲蓄理財的習慣,達成買房、結婚、生子這些由社會期待設定的人生目標,並不是太過於困難的事。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且逐漸低迷的環境世代下生存的我們和上一輩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努力一百分,收穫也許只有八十分,甚至更低。現代生育率逐漸下降,很多家庭的子女不多於三個,我們的成長環境相對富足許多,有些人甚至有機會出國留學或旅遊。然而我們成為社會人士後,面臨的是就業市場飽和使競爭越發激烈,工作越來越不易,有了收入後還要追著物價、房價跑的狀況。如今普通上班族的薪資只能勉強與生活開銷打平,再算上為未來做打算的固定儲蓄,已經所剩無幾。如果連想要有些餘裕地生活都有一定的難度了,還談什麼結婚?生養子女更是想都不敢想。
結婚率降低背後的社會現象
根據內政部統計,1981年有將近17萬對新人結婚。在接下來的四十年中,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2020年,已經減少到12萬初頭。這是除了2009年金融海嘯之外,最少人結婚的一年。
世代環境的變遷下,肩負沉重的經濟壓力,使單身的人不敢結婚,有能力結婚的夫妻則對於生孩子望而卻步。然而有趣的是,這些人在社會上打滾幾個年頭,自己或夫妻倆的資歷和薪水累積至一定程度,可以拿回對生活的分配及掌控權後,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把下班後的時間留給自己或彼此。單身者會投入如插花、繪畫、烹飪或品酒等提升自我的課程,而夫妻則會為彼此安排旅遊、約會等。他們致力於提高生活品質,追求體面且充實的日子。在真正擁有心中嚮往的生活樣貌後,他們享受並希望能夠保持那樣的狀態,對於踏入人生下一個階段則會保持順其自然的態度與做法。
在長輩的眼中或許會認為,一個人賺那麼多有甚麼用?有錢了為什麼不找個合適的人定下來?而對於雙薪無子的夫妻,則是認為都結婚了為什麼不生孩子?
然而從單身貴族或生活豐腴的頂客族的角度來想,努力了那麼久,好不容易讓一個人或夫妻倆的生活有所改善,可以對自己或彼此寬容一些,不再需要為了生存錙銖必較,連想要犒賞自己都要對著菜單或購物網站猶豫不決,為何還要強迫自己再回到繃緊神經精打細算的日子,只是為了符合傳統社會對於所謂「標準人生」的設定與期待?
與時俱進的普遍人生樣貌
不同的經濟與社會環境,造成了世代之間的觀念差異。對於上一輩的人來說,成家立業是理所當然的。畢業、工作、買房、結婚、生子的標準程序和觀念由此形成。而這份由我們承接的「社會普世價值觀」,不斷隨時代變化修正。如今社會習氣變得多元、開放,我們不再被傳統觀念所禁錮。與其盲目跟隨眾人之言,逼自己選擇不喜歡或無法承受的生活型態,反而使自己陷入深淵,我們偏向先把自己照顧好,追求並維持生活的品質。在理想生活面前,「人生標準程序」似乎不再那麼重要。
(實習編輯/ 小人物雜誌 蕭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