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高中華德福高中實驗班從情感、理智、意志對應之平衡觀點中使學生持續成長,讓學生充份了解發揮自己潛能,孕育自由心魂,並在將來以正向生命態度,進入世界,貢獻自己才能,開展未來可能性。」——擷取自桃園市新屋高中華德福實驗班簡介
體制之外,何謂「華德福」式的教育
在一般高中生利用早自習時間進行數學小考時;就讀新屋高中華德福實驗班的巧筠以有機化學、建築史、《紅樓夢》等跨足多樣領域的主題課程開啟一天的學習日常。而當一般高中生在一週一堂的美術課當中接觸了水墨畫、素描等課程;巧筠與同學們則是在以一學期為單位的手工課程當中,認真鑽研木工這個領域的技能。她的課表並非我所熟知,五十分鐘一堂課,一天八堂課的連續格子。每學期除了為期2-3週的挑戰課程(會進行露營、溯溪等活動),戲劇課程也是持續三週,從早到晚的集中訓練,最後以表演的方式呈現所學。高二時巧筠和同學們會選擇自己有興趣的主題,花一年的時間做專題研究,並在高三學期初發表成果。
當分數不再代表優秀程度
「我在小六時轉入華德福。在體制學校時,我會一直想著,要如何透過成績、獎狀顯得自己很優秀。」巧筠在自我介紹中提到了自己進入華德福教育體系前的心聲。華德福實驗班並沒有安排期中、期末考,最接近「考試」的是在每個主題課程結束後的小測驗。考卷上並非有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大多是讓學生闡述想法的申論題型。「還是會有成績跟排名,但評分是質性評量,比較像是老師去分析你這個人,而不是用分數去衡量你的表現。」在華德福的教育模式下,巧筠得以將心力放在體驗以及累積感受,一邊摸索自己的目標,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出深入思考的習慣。
每個華德福學生都會經歷的迷惘
前段提到,巧筠是在小學六年級時才轉入華德福實驗班,而轉入的契機其實十分單純,是因為媽媽是華德福實驗班的老師。雖然最初是懵懵懂懂地進入這個環境,但隨著年紀增長,巧筠曾經陷入了迷惘。「我覺得華德福的缺點就是交友圈太小,會讓人很想出去看一看。」她提到自己在國中時曾轉出實驗班一年半的時間;高中時,因為實驗班沒有參與學測及指考,讓她反而覺得學習缺乏目標,後來甚至因為對課程感到失望而跑出去補習。不過,正是因為接觸過一般的教育體制,讓她最終發覺自己仍然比較適合華德福的教育。
「我想這種迷惘是每個華德福學生都會經歷的。但過去之後,不知道為什麼,你會更肯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變得更了解自己。」歷經迷惘,巧筠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文學的興趣。高中時她與分別專精於攝影、繪畫的朋友一同創立了「文影時創社」。社團運作的方式是先藉由看電影聚焦主題,再產出附上文字敘述的照片以及散文、新詩等文學作品,目的是串聯起所有元素去探討社會議題,最終會以為期兩週的展覽呈現。因緣際會的結合,其實便是迷惘之人逐漸清晰的最佳例證。
由挫折萌芽的專題,最終茁壯成更好的自己
巧筠轉回華德福實驗班後,曾遇到令她印象深刻的挫折。「我是一個很需要被看見的人,但在華德福沒有所謂的第幾名。而且我自己沒有在哪個領域表現特別突出,而是很平均,所以我在體制內被認為的優秀,在華德福完全不適用。」這似乎是個無法在短時間內被克服的問題。
雖然被困擾著,巧筠卻也因此決定了高二要做的專題主題——母語認同。「就像我自己渴望被認同,我發現我的母語(台語和客語)和我的處境一樣。」製作專題的一年期間,巧筠從零開始學習母語,試圖以母語找回自己與土地、家族最真切的連結。直到發表成果時,巧筠發現自己同時已經走完了一段自我認同的路程。學會母語讓她終於看清楚自己是誰,屬於哪裡。除了找回母語,巧筠在製作專題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不熟悉的事物,因而學會去包容自己犯下的錯誤,不再被完美主義的個性拘束。
「華德福最明顯造就我的特質是勇敢吧。我變得勇於嘗試未知的事物,試著克服遇到的挫折。」今年即將進入東華大學縱谷書院不分系就讀的巧筠,將帶著從華德福式教育中獲得的寶藏與工具,毫無畏懼地闖蕩人生。
作者:實習編輯王維安
核稿編輯:何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