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專欄評論朋友出國玩,看清真面目?帶你看出國旅伴的6大問題

朋友出國玩,看清真面目?帶你看出國旅伴的6大問題

255,324FansLike
119,979FollowersFollow
7,421SubscribersSubscribe

在疫情解封後,大家開始出國了,除了跟家人、伴侶出國以外,很多人也會跟好朋友一起出國玩,但其實跟朋友出國也正是考驗友情的時候,許多的不理解、麻煩事也會從旅行中發現,在本文中,會以葳老闆自己曾經的經驗與粉絲投稿,盤點那些幾乎是毀掉整趟旅行的誇張行徑。

一、報備狂朋友

因為伴侶沒有來,因此從頭到尾就一直要報備給另一半,例如:「我們現在到哪裡了」、「我現在要幹嘛幹嘛」等,不只如此,傳出去的照片並不是自拍照,而是朋友的照片,拍下吃飯、走路、看行李等行為,一直都在拍朋友,然後傳給自己的伴侶報備,而這一切都沒有告知當事人,直到被當事人發現對方的手機裡滿滿自己的照片,而且因為都是在不經意的狀況下被拍攝,所以都是以狼狽的畫面;在晚上時,他會跟他的伴侶視訊,但會一直照到朋友,但這時朋友是以較為隱私的狀態在房間。

其實這樣的行為是不尊重朋友的,不僅沒有事先詢問、經過同意,這樣的行為侵犯了對方的肖像權;且伴侶真的有想看朋友嗎?如果真的要拍,什麼不能拍,一定要拍朋友嗎?

面對這樣子的報備狂行為,身為友人其實是難以啟齒的,不知道該怎麼明白告知,也不想打壞關係,只因後面還有幾天需要一起度過,所以即使尷尬也必須講出口。

和朋友出遊時可以試著把注意力從手機中移開,享受與朋友的時光。圖片來源:pinterest

二、公主病朋友

「公主病」的人格,其實不必出國就可以知道,但一旦與這樣的人一起出國,會發現是一件極煎熬的事情。

來自某個網友的回饋:

他和一群朋友出國自由行,早上訂定時間準備出門,但這時有一位女生派她男朋友下來說:「呃⋯⋯不好意思,因為她早上都要先喝咖啡,然後要先上廁所和做出門前的準備,所以要大家等她一下。」但面對著一整群朋友,這樣的行為是令人不知所措的,尷尬地只好整團在大廳等。如果是自己在出門前有許多準備工作、個人習慣要處理,是可以自己提早起床準備的,而不是當約定時間到了才告知大家需要等你,不然就是找可以接受的旅伴一起旅行,尤其團體旅遊,更考驗彼此之間的兼容程度,這種總是讓別人來「容」他的人,需要謹慎考慮是否一起旅遊,可能會造成整段行程的不安穩。

三、自私病朋友

自私病跟公主病有什麼不一樣之處?公主病是覺得別人都要伺候他等他,自私病是他個人都不去為任何人著想。

例如出國最常遇到就是在廁所從卸妝、洗澡、泡澡、吹頭髮到保養花了兩個多小時,這時候其他人都被拖到時間,全部卡在一起,就像是以前住四人宿舍時等洗澡時要不斷地等待,但有時候真的是會等到讓人不愉快。

可是出國時要怎麼辦?當遇到較多人一間房時,可以試著讓洗澡較快速的人先完成,至於需要較久時間的則可以自覺的當最後一位,另外,還有人是出門很慢,早上出門前的保養、妝髮要花許久時間,講好的集合時間他永遠出發不了,當這種朋友又是最晚起床時,真的會讓其他旅伴感到不被尊重。

因此,「自覺」是很重要的,要先了解自己需要多久時間準備,並且提早準備,才不會造成大家的負擔跟壓力,這樣的要求不論是放在自己身上或者友人身上,都相當基本。

四、行程喬不攏

第四點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是「行程喬不攏」

旅行中因興趣差異而產生的分歧是常有的事。例如,在歐洲旅遊時,有的人熱衷於參觀美術館和博物館,而有的人則對此不感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雙方的協調和妥協變得尤為重要。比如,可以分別規劃半天的行程以滿足彼此的興趣。同理,當在法國旅遊時,如果一方想參觀法拉薩宮,不喜歡古蹟的人可以選擇在附近的咖啡店休息,類似這樣的方法。

為了避免到達目的地後因行程問題而產生摩擦,建議出發前就和旅伴討論並確定想要參觀的景點,提前做好行程規劃。這樣可以確保旅程愉快,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心結。

五、夜生活

第五點是關於在旅遊中的夜生活。

有個粉絲分享到在有次跟閨蜜去曼谷的旅途中,因為曼谷夜生活豐富,因此兩人規劃了一場女孩之夜要去夜店喝酒,結果她的閨蜜跟人走了,也沒有事先告知,就被這樣放鴿子,而晚上一個女生在夜店她的閨蜜也不在乎在夜店等她的安全問題,她就這樣被拋下;但我們換位思考想一下,那位閨蜜是否覺得:「到泰國就是要玩!為什麼我因為你而不能跟別人走,整天需要照顧你,像照顧一個小孩?」

事實上,兩人的感受都有其合理之處。但最重要的是提前溝通和確定彼此的期望,這樣可以避免因誤解而產生的摩擦。

六、帶人回來房間過夜

在旅行中,未經旅伴同意就帶人回房過夜是一種不尊重的行為。畢竟,當朋友一同出遊,房間的費用和空間都是大家共同分享的。如果隨意帶人回來,可能會讓旅伴感到不安和不舒服,尤其當房間變成他人私密的空間時。因此,如果真的需要帶人回房,應該先徵求朋友的意見,並達成共識。如果無法達成共識,最好的做法是另外訂一間房,以尊重旅伴的感受。

和朋友出國時,可以互相溝通,互相配合,找到一起出遊的平衡,才會讓整段旅程是開心的。圖片來源:東森創作《高塔公主》FB

以上所述的六點,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過相似的經歷。當你們只是朋友時,這些問題可能不會浮現。但當一起出國或過夜,這些界線和問題就會變得明顯。如果發現對方有些行為讓你感到不舒服,或許可以考慮調整你們的關係,回到普通朋友的階段,或者坦誠討論,看看是否只是旅行時的不適應?

面對著人,我們都要學習有禮對待,不管是朋友還是家人,儘管是親近的人也還是要有對於基本的尊重態度,才會在旅程中得以互相支持,讓整段旅程充滿著歡樂且驚喜的旅伴時光!


撰文/編輯:鄭巧筠
核稿:Lori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st Popular

More from Author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奮力浮出水面的YouTuber金魚腦:環保不需要厲害,只要持續就有力量

兼具環保、旅遊、生活的YouTuber金魚腦,以燦爛陽光的形象,親民的推廣環保議題,除了經營YouTube頻道外,還開了一家無包裝商店,期待自己的理念能在生活中落地生根,進而影響更多人。

在藝術與戲胞中栽種人生:最有號召力的90後網紅「張藝」

2016年因嘎嘎台合作推出的《植不起的實驗室》而開始有了知名度的張藝,在網路世代中,常不禁會讓人停下腳步細細品嘗他作品中的矛盾美感與細膩,但他始終不被任何身份所框架,並且一直在尋找自己。

山道猴子背後的魔性插畫:帶你認識經典迷因「wojak」的流派

最近廣為流傳的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而片中人物皆採用Wojak迷因漫畫角色呈現,深受2019年流行的網路迷因Wojak漫畫的啟發,而這樣的漫畫系列主要呈現了不同Wojak角色之間簡潔的互動情節,在影片中,Wojak漫畫則成為了基本元素,用以為每個角色賦予特定的屬性和性格塑造,也因此透過諷刺的方式成為這個世代的感觸。

- Supported by Google adsense -

More Articles

謝馥如諮商師:結婚不是人生的必修課,婚姻不該是關係間的枷鎖

婚不婚看個人,結婚與否各有不同說詞與見解,當你質疑人類為何要結婚?又存在著為何不結婚?這情感層面的拉扯是正常自然的,因為你是情感的動物,過不了情字這條路。

【集眾人之力的年末盛典:社區共好的「鬆勢三日節」12月揭開序幕】

彰化社頭,這個台灣的織襪之鄉,一場由地方青年發起的盛會【鬆勢三日節】即將於年末拉開帷幕。這是一場結合傳統產業、社區共造、品牌經營的匯集之地,各式各樣的想像在這裡發生,共同要為社頭這個地方繪出一段充滿活力的週末。

雲玩家、雲讀者、雲觀眾,到底有沒有資格發表意見?

雲玩家讓人詬病的原因就在沒明明沒有接觸過遊戲,僅僅是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 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不懂裝懂」

走出翻拍即崩壞的魔咒,《航海王》真人版的不俗表現與未來發展

動畫《航海王》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觀眾們喜歡草帽小子一夥人的性格,也對他們在偉大航道的冒險感到熱血沸騰。而當作者尾田榮一郎宣佈要真人化時,許多人不免擔心會崩壞,不過如今卻似乎繳出不錯的成績。

AI翻譯當道:有了科技與人工智慧,我們還需要學英文嗎?

在AI還不風行的時代,翻譯是一項有系統的專業,學會第二外語對於探索世界如虎添翼。然而當科技發展至人類能不透過學習,僅操作即時翻譯AI就能使用第二外語時,則挑戰了學習本身的核心價值。

承載故事的人-劉冠廷:Be water 像水一樣清澈,有無限的可塑性

劉冠廷,以《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聖筊》入圍第58屆金鐘獎男主角獎,而近年來在台灣掀起一波「冠廷宇宙」使大家漸漸看見他背後的努力與對於演戲的每一分執著,他是一個承載故事的人,像水一樣,有無限的可塑性。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用一部《蒼鷺與少年》走遍我們的人生

「這是最後一部」在2013年時曾經表示自己不再投入長篇動畫的宮崎駿宣言,在後期被打破最後一步的發言,又開始製作新動畫。 而這次在2023年耗費多時完成的動畫作品,其風格和劇情的安排卻呈現兩極化的結果。

出道30年,從電視明星變為網路紅人之路:斯斯感冒膠囊御用明星「羅時豐」

你聽過「感冒用斯斯~咳嗽用斯斯~」的廣告嗎?在電視中唱著廣告歌曲的羅時豐出道時是台語歌手,卻不甘於被標籤定義,54歲的他現在甚至經營起Youtube,成功迎來演藝事業第二春。

連小勞勃道尼都認證,用瓦楞紙做出鋼鐵人的藝術家鍾凱翔

紙雕藝術家鍾凱翔從喜愛昆蟲的孩童時期開始,便以紙材探索創作,還成功做出1:1等比例的鋼鐵人模型。儘管受到質疑,他始終忠於自我,不曾改變作品的風格,而這份堅持不成功吸引了小勞勃道尼,也吸引了世界。
Total
0
Share